會計28-10聯合成本分攤-公營試題

【選擇題】

ACD01.若以實體法(又稱產量法)分攤聯合成本,有關聯產品分攤以下敘述何者正確?(複選) (A)係以各聯產品實體產量相對比例分攤聯合成本 (B)即便各聯產品單位售價不同,各聯產品之毛利率皆相同 (C)各聯產品單位售價差異越大,各聯產品之毛利率越不合理 (D)易使生產量大但售價較低之產品分攤到較高的聯合成本。[112台糖成會]

實體法(產量法):按實體單位比例(體積、重量等)分攤聯合成本。

分離點時,若各聯產品單位售價差異越大,則計算而得之各產品毛利率越不合理。

 

D02.產品AB的聯合成本為$8,000,分離點後AB各再投入成本$4,000$6,000,分別產出200單位A150單位B,為了證明分離點後進一步加工是合理的,產品收益 (A)A必須超過$12,000 (B)B必須超過$14,000 (C)A每單位必須大於$60 (D)B每單位必須大於$40[113臺鐵成會]

產品A成本=$8,000×200/(200+150)+$4,000=$8,571

產品B成本=$8,000×150/(200+150)+$6,000=$9,429

產品A單位收益=$8,571÷200=$43

產品B單位收益=$9,429÷150=$63$40(D)

 

D03.若以實體法(又稱產量法)分攤聯合成本,有關聯產品分攤以下敘述何者錯誤? (A)係以各聯產品實體產量相對比例分攤聯合成本 (B)易使生產量大但售價較低之產品分攤到較高的聯合成本 (C)各聯產品單位售價差異越大,各聯產品之毛利率越不合理 (D)即便各聯產品單位售價不同,各聯產品之毛利率皆相同。[113臺鐵成會]

實體法(產量法):按實體單位比例(體積、重量等)分攤聯合成本。

分離點時,若各聯產品單位售價差異越大,則計算而得之各產品毛利率越不合理。

 

【綜合題】

【中央印製廠成會109-4金山公司在聯產過程生產ABC三種聯產品,AB兩種產品可在分離點出售,C產品則需要進一步加工方能出售。分離點前的聯合成本(joint cost)$580,000ABC三種產品在2018年的相關資料如下:

產品

銷售量

期初製成品

期末製成品

分離點後加工成本

最終單位售價

A

68

0

132

$1,200

B

480

0

120

$900

C

672

0

28

$200,000

$600

三種產品均沒有任何期初或期末在製品存貨,且銷售價格整年度保持不變。試作

1.假設金山公司採用淨變現價值法(NRV method)分攤聯合成本,請計算每種產品之單位成本。

銷售價格

A$1,200×(68+132)=$240,000

B$900×(480+120)=$540,000

C$600×(672+28)-$200,000=$220,000

分攤聯合成本

A$580,000×$240,000/($240,000+$540,000+$220,000)=$139,200

B$580,000×$540,000/($240,000+$540,000+$220,000)=$313,200

C$580,000×$220,000/($240,000+$540,000+$220,000)=$127,600

單位成本

A$139,200÷(68+132)=$696

B$313,200÷(480+120)=$522

C($127,600+$200,000)÷(672+28)=$468

2.假設金山公司採用固定毛利率淨變現價值法(Constant gross-margin percentage NRV method)分攤聯合成本,請計算每種產品之單位成本。

成本率=($580,000+$200,000)÷$1,200,000=65%

單位成本

A$240,000×65%÷(68+132)=$780

B$540,000×65%÷(480+120)=$585

C($220,000+$200,000)×65%÷(672+28)=$390

3.假設C產品在分離點時有銷售市場,每單位售價為$450,請問C產品在分離點後應繼續加工嗎?聯合成本分攤方法對於該決策有何影響?

加工:$600×(672+28)-$200,000=$220,000

不加工:$450×(672+28)=$315,000

※不應繼續加工

※聯合成本分攤方法,對於決策沒有影響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會計28-01成本分類-公職試題

會計28-06混合成本制與作業基礎成本制-公職試題

會計28-05分步成本制-公職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