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28-15分權化與責任會計-其他試題

【選擇題】

D01.甲公司打算進行一項投資計畫,該計畫應於期初投入$12,000,效益期間為10年,內部投資報酬率為10%。公司的折現率為12%。已知該計畫的淨現值為$430,不考慮所得稅的情況下,該計畫每年可帶來成本節省的金額為何?(10%10期之年金現值因子為6.14512%10期之年金現值因子為5.650) (A)$1,952.81 (B)$2,022.78 (C)$2,123.89 (D)$2,200.00[106地方三等成會]

節省金額=($12,000+$430)÷5.650=$2,200

 

D02.分權化的公司通常會將組織劃分成多個責任中心,下列那一種責任中心須負責的績效層面最廣? (A)成本中心 (B)收入中心 (C)利潤中心 (D)投資中心。[106地方三等成會]

投資中心:以部門利潤或貢獻為衡量績效指標,通常編製邊際貢獻式損益表表達。

 

A03.乙公司的主要產品為肥料,該公司共有兩個部門:生產部門和配送部門。生產部門的成本為:變動成本每磅$20,固定成本分攤至肥料每磅$60;配送部門的成本為:變動成本每磅$8,固定成本分攤至肥料每磅$4。配送部門目前的產能為每週6,000,000磅,其中有3,000,000磅是購自生產部門,另外有3,000,000磅是以每磅$70的價格購自其他的供應商。假設乙公司是以每磅肥料變動成本的180%作為內部的計價方法,請問配送部門購自生產部門的產品轉撥價格應為何? (A)$36 (B)$45 (C)$50 (D)$144[106地方三等成會]

轉撥價格=$20×180%=$36

 

C04.在下列何種情況下,企業比較可能會採用協議轉撥價格? (A)當協商成本很高時 (B)當各部門的自主性很低時 (C)當市場價格變動程度很高時 (D)當激勵各部門管理者的努力並非企業的主要目標時。[106地方三等成會]

協議轉撥計價法:給予轉出與轉入兩部門主管極大的自主權,相互協商議定轉撥價格。

 

D05.甲食品公司之遠東區事業部為一投資中心,甲公司之要求報酬率為8%,遠東區事業部X1年之營運資訊如下:

營業收入

$2,100,000

銷貨毛利

840,000

銷管費用

714,000

投入資本

630,000

下列何者最接近遠東區事業部之投資報酬率及剩餘利益(residual income) (A)投資報酬率6%,剩餘利益$50,400 (B)投資報酬率6%,剩餘利益$75,600 (C)投資報酬率20%,剩餘利益$50,400 (D)投資報酬率20%,剩餘利益$75,600[106地方三等成會]

淨利=$840,000-$714,000=$126,000

投資報酬率=$126,000÷$630,000=20%

剩餘利益=$126,000-$630,000×8%=$75,600

 

B06.甲公司之越南事業部投資報酬率16%,營業收入$2,040,000,淨利率8%。甲公司之要求報酬率13%時,其越南事業部之剩餘利益為何? (A)$21,216 (B)$30,600 (C)$132,600 (D)$163,200[106地方四等成會]

營業淨利=$2,040,000×8%=$163,200

投資成本=$163,200÷16%=$1,020,000

剩餘利益=$163,200-$1,020,000×13%=$30,600

 

07.某公司專門生產平價洋裝,所有衣服均經過剪裁與縫紉兩部門,縫紉部門完成後即售予批發商。該公司採責任中心制度,兩部門皆為利潤中心,縫紉部門可在市場上向供應商以$40購買剪裁好的布料。下列是兩個部門的成本資料:

 

剪裁部門

縫紉部門

原料

$8

$12

直接人工

6

4

變動製造費用

4

2

固定製造費用

2

14

兩部門固定製造費用的攸關區間為40,000~100,000件,每件洋裝以$120出售給批發商。

A07-1.假設剪裁部門以總成本的180%移轉40,000件洋裝給縫紉部門,試問兩部門的利潤各為何? (A)剪裁部門$640,000;縫紉部門$2,080,000 (B)剪裁部門$640,000;縫紉部門$2,640,000 (C)剪裁部門$576,000;縫紉部門$2,080,000 (D)剪裁部門$576,000;縫紉部門$2,224,000

剪裁部門成本=$8+$6+$4+$2=$20

縫紉部門成本=$12+$4+$2+$14=$32

轉撥計價=$20×180%=$36

剪裁部門利潤=($36-$20)×40,000=$640,000

縫紉部門利潤=($120-$32-$36)×40,000=$2,080,000

D07-2.承上題,假設縫紉部門出售100,000件洋裝,試問下列兩種情況對公司利潤有何影響?情況一:剪裁部門以協議價格$30移轉予縫紉部門;情況二:剪裁部門以市價移轉予縫紉部門 (A)相較於情況二,情況一之下公司利潤會多出$1,000,000 (B)相較於情況二,情況一之下公司利潤會減少$1,000,000 (C)相較於情況二,情況一之下公司利潤會多出$200,000 (D)兩種情況下公司利潤皆相同。[106地方四等成會]

就企業整體利益而言,兩種情況下公司利潤皆相同。

 

B08.相較於以成本為基礎的轉撥計價,下列何者並非以市價為基礎的轉撥計價之優點? (A)市價較能反映機會成本 (B)市價較成本容易取得 (C)市價較能合理衡量各部門績效 (D)市價較有助於達成目標一致性。[106地方四等成會]

市價基礎轉撥計價法的缺點:1.相同產品無市價可供參考時,無法採用。2.市價波動時,不易公平衡量各部門之績效。3.轉出部門有閒餘能量時,以市價為基礎,可能無法符合企業整體利益。

 

A09.甲公司之營業利益為$500,000,投資報酬率為20%,剩餘利潤(residual income)$250,000,則該公司資金成本之必要報酬率為何? (A)10% (B)15% (C)20% (D)25%[106原民三等成會]

投入資本=$500,000÷20%=$2,500,000

必要報酬率=($500,000-$250,000)÷$2,500,000=10%

 

C10.戊公司有兩個部門,部門一負責產品的生產,設在營利事業所得稅率低的國家,生產完成之後,再將產品移轉至部門二進行銷售。考慮市場的接近性,部門二係設置在營利事業所得稅率高的國家。戊公司如想節省它在全球的營利事業所得稅,則最可能採行的作法是下列何者? (A)提高部門二產品的售價 (B)設定較低的轉撥價格,將產品由部門一銷售至部門二 (C)設定較高的轉撥價格,將產品由部門一銷售至部門二 (D)部門一依據一般公認會計原則報導較低的稅前會計淨利。[106原民三等成會]

部門一稅率低,可設定較高的轉撥價格,將產品由部門一銷售至部門二。

 

B11.甲公司之投入資本為$1,920,000X1年度之總邊際貢獻為$351,400,總固定成本為$44,200,要求報酬率為13%,則甲公司X1年度之剩餘利益(residual income)為何? (A)$39,936 (B)$57,600 (C)$249,600 (D)$307,200[106原民三等成會]

淨利=$351,400-$44,200=$307,200

剩餘利益=$307,200-$1,920,000×13%=$57,600

 

C12.甲公司成立許多事業部。各事業部之績效,係以投資報酬率來衡量。下列有關績效評估制度之敘述,何者正確?①投資報酬率未考慮權益資金之成本②計算投資報酬率,需要淨利與投資金額之資訊③以投資報酬率評估事業部之績效,無法衡量事業部使用資產之效率④以投資報酬率作為事業部獎酬依據,可能使事業部做出反功能決策 (A)僅① (B)僅②③ (C)僅①②④ (D)僅②③④。[106原民四等成會]

投資報酬率=資產總額周轉率×淨利率

1.衡量利用資產創造利潤的能力

2.比率愈低,代表資產總額周轉率愈高

 

B13.甲公司透過股權及長期負債取得資本,其中股權市值為$20,400,000,股權資金成本為12%,長期負債市值為$13,600,000,長期負債利率為8%,有效稅率40%。甲公司之A事業部為投資中心,X1年營運資訊如下:

 

A事業部

總資產

$16,150,000

流動負債

$4,760,000

營業收入

$4,323,500

營業成本

$2,530,000

A事業部X1年之經濟附加價值(EVA)最接近下列何者? (A)$(396,780) (B)$37,332 (C)$320,620 (D)$737,732[106退役三等成會]

WACC=[$13,600,000×8%×(1-40%)+$20,400,000×12%]÷($13,600,000+$20,400,000)=9.12%

EVA=($4,323,500-$2,530,000)×(1-40%)-($16,150,000-$4,760,000)×9.12%=$37,332

 

C14.甲健身器材公司以投資報酬率評估其跑步機事業部之績效,該事業部目前投資報酬率為12%,投資週轉率為10,營業淨利$1,080,000,該事業部之投入資本為何? (A)$1,800,000 (B)$5,400,000 (C)$9,000,000 (D)$45,000,000[106退役三等成會]

投入資本=$1,080,000÷12%=$9,000,000

 

D15.甲公司有兩個部門,地點分別在臺北與臺中,臺中部門生產及銷售半成品給臺北部門,臺北部門僅能向臺中部門購買半成品並作進一步的加工與銷售。假設轉撥價格不影響兩個部門之間產品移轉的數量及最終產品之售價,下列關於轉撥價格如何影響部門利潤與整體公司利潤的敘述,何者正確? (A)轉撥價格的設定會影響臺北部門的利潤、臺中部門的利潤、與甲公司整體的利潤 (B)轉撥價格的設定不會影響臺北部門的利潤、臺中部門的利潤、與甲公司整體的利潤 (C)轉撥價格的設定會影響臺中部門的利潤,但不影響臺北部門的利潤與甲公司整體的利潤 (D)轉撥價格的設定會影響臺北部門的利潤、臺中部門的利潤,但不影響甲公司整體的利潤。[106退役三等成會]

內部轉撥價格高,臺北部門利潤少,臺中部門利潤多。

內部轉撥價格低,臺北部門利潤多,臺中部門利潤少。

總公司因為兩個部門一增一減,且金額相同,總利潤不變。

 

C16.甲公司產銷馬克杯,加權平均資金成本10%,有效稅率40%。其印尼事業部為一投資中心,甲公司以經濟附加價值(EVA)評估印尼事業部績效,印尼事業部於X1年之總營運資產$5,850,000,流動資產$676,000,流動負債$520,000,稅後營業淨利$975,000,則印尼事業部X1年之經濟附加價值為何? (A)$(130,000) (B)$344,500 (C)$442,000 (D)$630,500[106退役四等成會]

經濟附加價值=$975,000-[($5,850,000-$520,000)×10%]=$442,000

 

C17.下列有關雙軌計價(dual pricing)的敘述,何者錯誤? (A)難以客觀評估部門的績效 (B)各部門利潤的總和並非公司之全部利潤 (C)轉入部門與轉出部門均較會重視成本控制 (D)可緩和以成本為基礎的轉撥計價所產生的目標不一致。[106退役四等成會]

雙軌計價法,可能使部門獲利,但就公司整體而言卻產生損失,且各部門因有內部利益,而不重視成本控制。

 

C18.下列有關市價基礎轉撥計價的敘述,何者錯誤? (A)難以適用於無公開市場的中間產品 (B)有利轉出部門之成本控制 (C)當轉出部門無閒置產能時,可能導致反功能決策 (D)具客觀性,可公正衡量各部門之獲利能力與績效。[106退役四等成會]

轉出部門有閒餘能量時,以市價為基礎,可能無法符合企業整體利益。

 

19.甲公司有ABC三個部門,已知公司長期資金來源有長期負債及股東權益兩種。長期負債市價為$6,000,000,利率為8%,權益市價則為$9,000,000,資金成本為10%,所得稅稅率為25%X9ABC三部門相關資料如下:

部門

資產總額

流動負債

稅前淨利

附加經濟價值

A

$6,500,000

$1,500,000

$800,000

B

7,000,000

1,500,000

$138,000

C

7,500,000

3,500,000

550,000

B19-1.甲公司之加權平均資金成本為何? (A)6.9% (B)8.4% (C)9.2% (D)10%

加權平均資金成本=[$6,000,000×8%×(1-25%)+$9,000,000×10%]÷($6,000,000+$9,000,000)=8.4%

B19-2.承上題,關於ABC部門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A部門的附加經濟價值為$200,000 (B)B部門的稅前淨利為$800,000 (C)C部門的附加經濟價值為$800,000 (D)C部門的附加經濟價值為$214,000[106高考三級成會]

B部門稅前淨利=[($7,000,000-$1,500,000)×8.4%+$138,000]÷(1-25%)=$800,000

A部門經濟附加價值=$800,000×(1-25%)-($6,500,000-$1,500,000)×8.4%=$180,000

C部門經濟附加價值=$550,000×(1-25%)-($7,500,000-$3,500,000)×8.4%=$76,500

 

C20.收入中心的管理人員需要負責的項目不包括下列何者? (A)產品銷售的單位數量 (B)產品售價及促銷活動 (C)所銷售之產品或服務的取得成本 (D)服務品質與產品組合。[106高考三級成會]

收入中心:1.因須對產品銷售之達成負責,即管理人員須對收入或邊際貢獻之差異負責。2.若產品之定價政策,由總公司管理當局決定或價格超出部門經理之控制範圍,則可以銷售數量差異及銷貨組合差異,作為部門績效之衡量。

 

A21.下列何種情況下,以市價作為產品或勞務的內部移轉價格可以作出公司整體佳的決策?①中間性產品的市場是完全競爭市場②公司內部子單位之間的相依性是低的③公司向外部市場購買或出售產品來替代內部交易,會為公司整體帶來額外的成本 (A)僅①② (B)僅②③ (C)僅①③ (D)①②③。[106高考三級成會]

外購會增加額外成本,使公司傾向於內部移轉。

 

A22.乙公司每年製造及銷售1,000單位的相機,售價為$690,該售價乃依製造成本加成130%求得。該相機之單位變動銷售費用為$30,每年固定銷管費用為$70,000。今乙公司決定改按總成本來訂價,若售價仍維持$690,試問其加成比率為何? (A)72.5% (B)80% (C)96.67% (D)109.09%[106普考成會]

製造成本=$690÷(1+130%)=$300

總成本=$300+$30+$70,000÷1,000=$400

加成比率=($690-$400)÷$400=72.5%

 

C23.甲公司產銷傳真機,並以部門可控制淨利衡量各部門之績效,下列何者為計算部門可控制淨利之方法? (A)部門收入扣除部門變動成本後之餘額 (B)部門收入扣除部門可控制固定成本後之餘額 (C)部門收入扣除部門變動成本及部門可控制固定成本後之餘額 (D)部門收入扣除全公司變動成本及部門可控制固定成本後之餘額。[106普考成會]

利潤中心:以可控制收入扣除部門變動成本及部門可控制固定成本後之餘額,作為部門績效之衡量。

 

B24.AB為甲公司的兩個部門,相關資料如下:

 

部門A

部門B

部門資產

$1,400,000

$2,000,000

部門流動負債

$500,000

$1,000,000

稅前淨利

$296,000

$270,000

加權平均資金成本

15%

16%

若公司所得稅稅率為25%,最低要求報酬率為14%時,部門AB之剩餘利潤各為何? (A)部門A$170,000,部門B$110,000 (B)部門A$100,000,部門B($10,000) (C)部門A$87,000,部門B$135,000 (D)部門A$86,000,部門B($50,000)[106普考成會]

部門A剩餘利潤=$296,000-$1,400,000×14%=$100,000

部門B剩餘利潤=$270,000-$2,000,000×14%=($10,000)

 

D25.有關轉撥計價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當市價無法取得時,以全部成本為轉撥價格才能達成目標一致性 (B)當轉撥價格高於轉出部門的增額生產成本時,轉出部門必會產生損失 (C)當轉撥價格低於轉出部門的增額生產成本時,轉入部門必會產生損失 (D)雙重轉撥價格(dual pricing)會使轉出部門較無誘因控制生產成本。[106普考成會]

(A)轉入部門可能吸收轉出部門之無效率成本,而發生反功能決策(目標不一致)現象。(B)轉出部門產生利益。(C)轉入部門產生利益。

 

B26.丙公司是手錶製造商,該公司的訂價策略向來都是以產品的全部成本加成25%來決定售價。該公司有一款電子式手錶,售價為$2,500,每單位標準成本如下:變動製造成本$950,已分攤固定製造成本$400,變動銷管費用$300,已分攤固定銷管費用?丙公司每支手錶分攤之固定銷管費用為何? (A)$0 (B)$350 (C)$650 (D)$750[106會計師成會]

全部成本=$2,500÷(1+25%)=$2,000

固定銷管費用=$2,000-$950-$400-$300=$350

 

D27.以產品之全部成本作為企業內部轉撥計價時,下列何者錯誤? (A)造成部門本位主義 (B)造成轉出部門之浪費 (C)降低轉入部門之競爭力 (D)增加帳務處理之成本。[106會計師成會]

全部成本之缺點:1.轉出部門無任何利潤,利潤全部歸於轉入部門,無法公正衡量各部門績效。2.轉入部門可能吸收轉出部門之無效率成本,而發生反功能決策(目標不一致)現象。3.轉出部門按實際成本轉撥,無法達成成本控制之目的。

 

28.乙公司經營禮品與文具兩個事業部,其中禮品事業部的資料如下:營業收入$250,000,平均總資產$220,000,邊際貢獻率40%,事業部投資報酬率15%

B28-1.若該公司設定之必要報酬率為13%,則禮品事業部的剩餘利潤為多少? (A)$500 (B)$4,400 (C)$5,000 (D)$8,900

剩餘利潤=$220,000×(15%-13%)=$4,400

B28-2.承上題,文具事業部之營業收入為$200,000,固定成本為$40,000,營業淨利率為15%。乙公司之總資產周轉率為1.2,投資報酬率為14.4%。若二事業部之存貨水準不變,請問該公司之總固定成本為何? (A)$107,000 (B)$116,000 (C)$157,000 (D)$170,000[106會計師成會]

平均資產=($250,000+$200,000)÷1.2=$375,000

總淨利=$375,000×14.4%=$54,000

文具部淨利=$200,000×15%=$30,000

禮品部淨利=$54,000-$30,000=$24,000

禮品部固定成本=$250,000×40%-$24,000=$76,000

總固定成本=$76,000+$40,000=$116,000

 

B29.丙公司有兩個部門:容器部門與飲料部門。容器部門所生產的玻璃罐可以為飲料部門所用,容器部門生產玻璃罐的變動製造成本為每單位$15,運送成本為每單位$3,對外的售價為$25。容器部門移轉玻璃罐給飲料部門時運送成本為零,若飲料部門向外部市場購買類似的玻璃罐,價格為$23。假設容器部門不存在未使用產能,而且所生產的玻璃罐全數都可以在市場上售出,則容器部門出售玻璃罐給飲料部門之最低轉撥價格應為何? (A)$15 (B)$22 (C)$23 (D)$25[107地方三等成會]

最低轉撥價格=$15+($25-$15-$3)=$22

 

30.乙公司X8年平均資產餘額為$10,000,000,損益相關資料如下:產品銷貨數量為1,000,000單位,每單位售價$25,變動費用$15,000,000,固定費用$8,000,000,所得稅稅率為25%

C30-1.乙公司X8年的稅後投資報酬率為何? (A)8.3% (B)11.1% (C)15% (D)20%

稅後淨利=($25×1,000,000-$15,000,000-$8,000,000)×(1-25%)=$1,500,000

稅後投資報酬率=$1,500,000÷$10,000,000=15%

C30-2.承上題,乙公司由於生產線重新安排,使每單位產品投入原料節省$0.5。相較於生產線重新安排前的績效,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生產線重新安排後資產週轉率增加 (B)生產線重新安排後利潤率不變 (C)生產線重新安排後利潤率增加 (D)生產線重新安排後稅後投資報酬率減少。[107地方三等成會]

投資報酬率=稅後淨利÷投入資本

 

C31.乙公司A部門X5年相關資料如下:總資產$1,500,000,稅後營業淨利$400,000。乙公司以剩餘利潤作為績效評估指標,公司最低要求報酬率為15%,所得稅稅率為20%。試問A部門之剩餘利潤為何? (A)$175,000 (B)$250,000 (C)$275,000 (D)$350,000[107地方三等成會]

剩餘利潤=$400,000÷(1-20%)-$1,500,000×15%=$275,000

 

B32.當產品由較高所得稅率國家移轉至較低所得稅率國家時,為了減輕該跨國企業整體之所得稅負,所設定之轉撥價格應為何? (A)宜較高 (B)宜較低 (C)宜由移轉雙方協議決定 (D)不論較高或較低,對企業整體所得稅負沒有影響。[107地方四等成會]

高稅率國家移轉至低稅率國家時,轉撥價格宜較低。

 

C33.甲公司在C國與B國都設有分公司,生產一種產品,產品製造先由C國的分公司加工後,再運至B國分公司,最終在B國以每單位$250銷售(產品目前總銷售量為100,000單位)C國分公司每單位產品成本:直接原料$45、直接人工$35、變動製造費用$30B國分公司每單位產品之變動銷售費用$20C國分公司固定成本總共為$2,000,000B國分公司則是發生固定成本$1,500,000。另外由C國分公司加工之半成品亦可在C國當地以$210售出(假設C國分公司在C國當地售出此舉不會產生銷售費用),已知C國稅率25%B國稅率為34%,考量甲公司稅後營業淨利最大下,其內部轉撥價格應設定為何? (A)$190 (B)$210 (C)$215 (D)$220[107地方四等成會]

轉撥價格=$250-$20-$1,500,000÷100,000=$215

 

A34.甲投資中心之銷貨收入為$600,000,投資報酬率為30%,利潤率為6%,則甲之營業資產為何? (A)$120,000 (B)$180,000 (C)$200,000 (D)$300,000[107地方四等成會]

淨利=$600,000×6%=$36,000

營業資產=$36,000÷30%=$120,000

 

A35.甲公司有兩個部門:生產與配送,主要產品為有機肥料,各部門生產成本如下:

 

生產部門

配送部門

每單位變動成本

$10

$6

每單位固定成本

$50

$4

生產部門的產能為2,000磅,配送部門的產能為4,000磅,其中2,000磅向生產部門購買,另外2,000磅以每磅$80向其他供應商購買。假設生產部門以每磅$70移轉給配送部門,而配送部門賣給顧客的售價為每磅$110,試問出售4,000磅的總利潤為何? (A)$120,000 (B)$140,000 (C)$160,000 (D)$200,000[107原民四等成會]

總利潤=($110-$6-$4)×4,000-($10+$50)×2,000-$80×2,000=$120,000

 

C36.甲公司實施責任會計制度,成立若干利潤中心。今有一項共同收入欲由多個責任中心分享。理論上應以何基礎計算各責任中心分享之收入? (A)各責任中心人數之多寡 (B)各責任中心累積成本之多寡 (C)各責任中心對該共同收入貢獻度之多寡 (D)由各責任中心均分。[107原民四等成會]

利潤中心:以部門利潤或貢獻為衡量績效指標,通常編製邊際貢獻式損益表表達。

 

B37.甲公司的資產週轉率為1.2,稅後淨利為$5,600,000,營業利益為$8,000,000,銷貨成本為$16,000,000,銷貨收入為$40,000,000,該公司之投資報酬率為何? (A)14% (B)24% (C)42% (D)60%[107原民四等成會]

資產=$40,000,000÷1.2=$33,333,333

投資報酬率=$8,000,000÷$33,333,333=24%

 

C38.甲飲料公司資金來源為負債及權益(equity),負債資本之市值$37,500,000,負債利率8%,權益資本之市值$60,000,000,權益資金成本12%。若甲公司有效稅率30%,並以經濟附加價值(EVA)評估其所屬事業部之績效,則其採用之加權平均資金成本與下列何者最為接近? (A)7.5% (B)8.5% (C)9.5% (D)10.5%[107原民四等成會]

負債:$37,500,000×8%×(1-30%)=$2,100,000

權益:$60,000,000×12%=$7,200,000

加權平均資金成本=($2,100,000+$7,200,000)÷($37,500,000+$60,000,000)=9.54%

 

D39.責任會計制度對於員工行為具有重要影響,應如何執行為佳? (A)責任會計制度的重點在於應對績效不佳的部門究責以促進組織目標的達成 (B)責任會計制度的重點在於獲取資訊使管理者作出對個別責任中心最有利的決策 (C)責任會計制度應使管理者對可控制與不可控制的成本負責以提升各責任中心的績效 (D)責任會計制度的重點在於提供資訊給管理者使其瞭解如何能夠提升整體組織的績效。[107高考三級成會]

責任會計制度:提供經營管理資訊,以協助管理階層做審慎的判斷與決策。

 

C40.戊公司的部門一,其營運資料如下:部門邊際貢獻為$580,000,部門經理可控制的淨利為$350,000,部門淨利為$100,000。試問可追溯至部門一但由其他部門所控制的固定成本為何? (A)$130,000 (B)$230,000 (C)$250,000 (D)$480,000[107高考三級成會]

可追溯至部門一但由其他部門所控制的固定成本=$350,000-$100,000=$250,000

 

C41.若欲達到部門與公司之間的目標一致性,最低轉撥價格的設定應採用下列何種方式? (A)生產與移轉產品或勞務所產生的每單位增額成本,加上因為內部移轉所產生的每單位沉沒成本 (B)生產與移轉產品或勞務所產生的每單位增額成本,減掉因為內部移轉所產生的每單位機會成本 (C)生產與移轉產品或勞務所產生的每單位增額成本,加上因為內部移轉所產生的每單位機會成本 (D)生產與移轉產品或勞務所產生的每單位增額成本,減掉因為內部移轉所產生的每單位沉沒成本。[107高考三級成會]

最低轉撥計價=增額成本+公司整體之機會成本

 

A42.甲公司之亞洲事業部投入資本$180,400,000,投資報酬率14.5%。若甲公司加權平均資金成本10%,要求報酬率12%,則其亞洲事業部之剩餘利益為何? (A)$4,510,000 (B)$5,412,000 (C)$8,118,000 (D)$21,640,000[107普考成會]

剩餘利益=$180,400,000×(14.5%-12%)=$4,510,000

 

C43.有關跨國轉撥計價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其他條件不變,當轉出部門所在國家稅率較低時,提高轉撥價格有助於降低稅負 (B)其他條件不變,當轉入部門所在國家稅率較低時,降低轉撥價格有助於降低稅負 (C)其他條件不變,以市價為轉撥價格會使公司整體稅負最低 (D)其他條件不變,無論轉撥價格為何,公司整體稅前利潤皆相同。[107普考成會]

需市價低,轉撥價格低,整體稅負低,整體淨利才會高。

 

C44.若甲公司資產週轉率增加20%,而利潤率減少20%,則該公司投資報酬率將有何變化? (A)增加20% (B)增加4% (C)減少4% (D)維持不變。[107普考成會]

投資報酬率=-20%×20%=-4%(減少)

 

D45.甲公司產銷飲品,以剩餘利益評估其茶飲事業部之績效,要求報酬率為12%,該事業部X1年邊際貢獻$8,640,000,營運槓桿2.5,投入資本$9,120,000,茶飲事業部之剩餘利益為何? (A)$414,720 (B)$679,680 (C)$1,094,400 (D)$2,361,600[107普考成會]

淨利=$8,640,000÷2.5=$3,456,000

剩餘利益=$3,456,000-$9,120,000×12%=$2,361,600

 

46.假設甲公司有兩部門:A部門與B部門,B部門均向A部門採購零組件,然當A部門將售價漲至$150時,B部門經理即決定向外界供應商採購。B部門向公開市場採購之價格為$135A部門由於特殊原因,若不及時漲價,A部門將無法賺取合理利潤。對於本次轉撥價格,A部門提供如下營運資料並希望獲得最高當局之支持:

 B部門每年採購零組件之數量  1,000

 A部門每單位零組件之變動成本 $120

 A部門每單位零組件之固定成本 $20

D46-1.假設該公司A部門內部之設備並無其他用途,若B部門以$135之單價向外界採購零組件,從公司整體而言,試問下列何者正確? (A)公司整體可因此受惠 (B)向外購買成本為$120,000 (C)可以節省之變動成本為$100,000 (D)多負擔成本$15,000

成本增加=($135-$120)×1,000=$15,000

D46-2.承上題,假設A部門內部之設備並無其他用途,並且外界售價亦跌至$115,從公司整體而言,試問下列何者正確? (A)B部門不應向外界購買 (B)外購可以少負擔成本$120,000 (C)向外購買成本$120,000 (D)A部門生產與不生產該零組件產品之差異成本只有變動成本。[107會計師成會]

差異成本=($120-$115)×1,000=$5,000

 

C47.丙公司在五個地區設有營運據點,地區經理負責行銷、廣告、銷售決策及所有在該地區發生的成本,此外,地區經理可以決定新分店的開設與否、新分店的地點、分店是否承租或購買設備等,而各分店經理則負責其所屬分店的行銷、廣告、銷售決策及所屬分店內所發生的成本。丙公司應以何種型態的責任中心來評估其所屬地區與分店的績效? (A)以地區為利潤中心;以分店為利潤中心 (B)以地區為利潤中心;以分店為成本中心 (C)以地區為投資中心;以分店為利潤中心 (D)以地區為投資中心;以分店為收入中心。[107鐵路三級成會]

責任中心之類型:

1.成本中心:管理者只對成本負責。

2.收入中心:管理者只對收入負責。

3.利潤中心:分店經理對收入及成本負責。

4.投資中心:地區經理對投資、收入及成本負責。

 

48.甲公司的臺灣部門製造手機,但擁有分佈全球的行銷部門。該公司在中國大陸的行銷部門從臺灣部門進口了1,000單位的最新款手機。臺灣部門的營業利益所得稅率為20%,大陸部門的營業利益所得稅率為30%,大陸的進口關稅為10%,手機每單位的變動製造成本為$1,350,手機每單位的全部製造成本為$2,560,手機在大陸的售價為$3,500。假設臺灣和大陸稅務主管機關只允許轉撥價格介於每單位全部製造成本$2,560與相同產品進口到大陸的市價$3,000之間。

D48-1.大陸進口關稅是以產品轉撥價格來課徵,任何支付給大陸稅務機關的進口關稅可以從計算大陸所得稅中作為扣除的費用(但臺灣的所得稅不列入轉撥價格),則在大陸允許的轉撥價格區間選擇那一個轉撥價格會使公司整體進口關稅與所得稅最小化? (A)$2,560 (B)$2,780 (C)$2,850 (D)$3,000

使公司整體進口關稅與所得稅最小化,應選擇稅率低的臺灣部門。臺灣部門轉撥時,應選擇最高轉撥價格$3,000

A48-2.承上題,若不考慮銷管費用,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當轉撥價格為$2,560時甲公司整體的稅負為$461,200,當轉撥價格為$3,000時甲公司整體的稅負為$448,000 (B)當轉撥價格為$2,560時甲公司整體的稅負為$478,000,當轉撥價格為$3,000時甲公司整體的稅負為$492,000 (C)當轉撥價格為$2,560時甲公司整體的營業淨利為$480,000,當轉撥價格為$3,000時甲公司整體的營業淨利為$500,000 (D)當轉撥價格為$2,560時甲公司整體的稅負為$205,200,當轉撥價格為$3,000時甲公司整體的稅負為$148,000[107鐵路三級成會]

轉撥價格$2,560

大陸所得稅=($3,500-$2,560-$2,560×10%)×1,000×30%=$205,200

臺灣所得稅=($2,560-$2,560)×1,000×20%=$0

關稅=$2,560×1,000×10%=$256,000

整體稅負=$205,200+$256,000=$461,200

轉撥價格$3,000

大陸所得稅=($3,500-$3,000-$3,000×10%)×1,000×30%=$60,000

臺灣所得稅=($3,000-$2,560)×1,000×20%=$88,000

關稅=$3,000×1,000×10%=$300,000

整體稅負=$60,000+$88,000+$300,000=$448,000

 

49.乙公司A部門X7年預計資料如下:部門利潤$510,000,銷貨收入$2,500,000,流動資產$1,000,000,非流動資產$2,000,000X7年初,A部門經理正考慮一新投資方案,該方案需添購成本$500,000的設備,預計可使用5年,無殘值,每年淨現金流入為$150,000,已知該部門各方案的最低要求報酬率為12%,乙公司以直線法提列折舊。

C49-1.A部門經理如接受該新投資方案,則該部門剩餘利潤之變化為何? (A)增加$50,000 (B)增加$10,000 (C)減少$10,000 (D)和接受新投資方案前之剩餘利潤相同。

淨利=$150,000-$500,000÷5=$50,000

剩餘利潤=$50,000-$500,000×12%=-$10,000(減少)

C49-2.承上題,假設該新投資方案將使銷貨收入由$2,500,000增加至$3,200,000,且其他條件不變,則乙公司採用下列何項績效評估指標時,A部門經理才可能會接受此投資方案 (A)剩餘利潤 (B)投資報酬率 (C)資產週轉率 (D)利潤率。[107鐵路三級成會]

銷貨收入增加,只有資產週轉率增加,部門經理才可能會接受投資方案。

 

A50.丙公司於泰國分公司的生產線目前有剩餘產能,該分公司產品可以每單位$280在泰國當地出售,也可以透過貨輪運回國內繼續加工。每單位產品成本包括了直接原料成本$100、直接人工成本$60、變動製造費用$20以及固定製造費用$30。假設本國稅率18%,泰國稅率20%,泰國分公司能接受的最低移轉價格為何? (A)$180 (B)$210 (C)$216 (D)$280[108地方三等成會]

有閒置產能,最低移轉價格=$100+$60+$20=$180

 

D51.關於部門績效衡量指標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部門剩餘利益同時將資金成本以及投資規模納入考量 (B)當某部門被歸類於利潤中心時,部門剩餘利益很可能不是一個好的績效衡量指標 (C)當某部門被歸類於投資中心時,相較於部門盈餘,部門剩餘利益更適合作為績效衡量指標 (D)當某部門被歸類於投資中心時,相較於以部門投資報酬率作為績效衡量指標,以部門剩餘利益作為指標較容易造成反功能性決策(dysfunctional decision)[108地方三等成會]

(D)當某部門被歸類於投資中心時,相較於以部門投資報酬率作為績效衡量指標,以部門剩餘利益作為指標較不易造成反功能性決策。

 

D52.某公司有甲與乙兩部門,甲部門所生產的產品A可賣給乙部門或直接對外銷售,每單位A的變動成本及固定成本分別為$420$110,其市價為$590。甲部門移轉產品A給乙部門,每單位可節省推銷費用與外售運費共$18。若甲部門無閒置產能,則下列那個轉撥價格比較可能同時被甲與乙兩部門接受? (A)$410 (B)$530 (C)$550 (D)$580[108地方四等成會]

$590-$420=P-$420+$18

甲能接受之最低價格P=$572

乙能接受之最高價格=$590

選擇$572(D)$580$590

 

53.甲公司資金來源包括:長期負債(平價發行)$8,000,000,票面利率為12%;權益資金$6,000,000,資金成本16%。所得稅稅率25%。該公司共有AB兩個投資中心,其相關資料如下所示:

投資中心

營業利益(稅前)

資產

流動負債

A

$960,000

$4,000,000

$200,000

B

$1,200,000

$8,000,000

$600,000

C53-1.A投資中心之經濟附加價值(Economic Value Added)為何? (A)504,000 (B)436,360 (C)264,000 (D)196,360

加權平均資金成本率=[$8,000,000×12%×(1-25%)+$6,000,000×16%]÷($8,000,000+$6,000,000)=12%

經濟附加價值=$960,000×(1-25%)-($4,000,000-$200,000)×12%=$264,000

D53-2.承上題,假設公司設定之最低報酬率為10%,則A投資中心及B投資中心之剩餘利益分別為何?(假設公司以「稅前營業利益」計算投資中心之剩餘利益) (A)320,000100,000 (B)320,000400,000 (C)560,000100,000 (D)560,000400,000[108地方四等成會]

A投資中心剩餘利益=$960,000-$4,000,000×10%=$560,000

B投資中心剩餘利益=$1,200,000-$8,000,000×10%=$400,000

 

C54.甲公司之臺北部門為一投資中心,臺北部門今年度目前投資金額為$2,812,500,營運槓桿度為1.4,總邊際貢獻為$630,000,最近發現一潛在之A投資計畫,投資金額為$810,000,可帶來獲利$121,500。若總公司要求之報酬率為14%,總公司對A投資計畫的看法為X。若以投資報酬率(ROI)衡量臺北部門績效,則臺北部門對A投資計畫的看法為Y。若以剩餘利益(residual income)衡量臺北部門績效,則臺北部門對A投資計畫的看法為Z。下列何者正確? (A)X:應投資;Y:應投資;Z:應投資 (B)X:不應投資;Y:應投資;Z:應投資 (C)X:應投資;Y:不應投資;Z:應投資 (D)X:應投資;Y:應投資;Z:不應投資。[108退役三等成會]

營業利益=$630,000÷1.4=$450,000

X:投資報酬率=$450,000÷$2,812,500=16%14% 應投資

Y:投資報酬率=($450,000+$121,500)÷($2,812,500+$810,000)=15.78%16% 不應投資

Z:投資報酬率=$121,500÷$810,000=15%14% 應投資

 

B55.在責任會計制度下,關於中間性產品或勞務移轉之轉撥計價,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最高轉撥價格最好不大於轉入部門向外部供應商購買之最低市價 (B)企業部門間成本分攤與轉撥計價是二個無關聯之獨立議題 (C)以協議價格作為轉撥計價,可能導致企業部門間之衝突 (D)轉撥價格若內含固定成本及毛利加成,可能導致企業產出水準無法達到企業整體利潤極大之產出水準。[108退役三等成會]

(A)最「高」轉撥價格應改為最「低」轉撥價格。(C)缺乏公允價格,部門間對價格認知會有衝突。(D)轉撥價格太高,轉入部門不會接受。若轉出部門有閒置產能時,企業可能面臨潛在損失。

 

C56.甲公司透過股權及長期負債取得資本,X1年股權市值為$12,000,000,股權資金成本為12%,長期負債市值為$8,000,000,長期負債利率為8%,總資產$28,000,000,會計部門不知有效稅率為何。甲公司之A事業部為投資中心,X1年總資產$18,500,000,流動負債$5,600,000,稅前營業淨利$8,900,000,經濟附加價值(EVA)$6,516,480。用於計算A事業部之經濟附加價值之加權平均資金成本(weighted average cost of capital, WACC)最接近下列何者? (A)4.80% (B)8.00% (C)9.12% (D)10.00%[108退役三等成會]

WACC=[$8,000,000×8%×(1-T)+$12,000,000×12%]÷($8,000,000+$12,000,000)

EVA=$8,900,000×(1-T)-WACC×($18,500,000-$5,600,000)=$6,516,480

解方程式:WACC=10%T=12.27637%

 

D57.下列關於投資中心之管理者的敘述,何者最為正確? (A)沒有能力影響或產生收入 (B)主要負責擬定行銷計畫 (C)可能是生產線的管理者 (D)必須為該中心能否產生適當的投入資本報酬率負責。[108退役三等成會]

投資中心之衡量標準為投資報酬率(ROI)、剩餘收益(RI)

 

B58.甲公司今年預計生產3,700張桌子,每張桌子需要使用5平方公尺的木板原料,今年年初倉庫中有木板原料存貨1,500平方公尺,該公司的政策希望以後不要有任何木板原料存貨於倉庫中存放,該公司今年需要採購多少平方公尺的木板原料? (A)16,000平方公尺 (B)17,000平方公尺 (C)18,000平方公尺 (D)19,000平方公尺。[108退役四等成會]

採購量=5×3,700-1,500=17,000平方公尺

 

C59.甲公司正在決定如何運用現有的$100,000資金,方案一:購置$100,000辦公桌椅。方案二:將$100,000資金投入未來4年營運,預計每年投資報酬率6%。若甲公司採行方案一,則機會成本最接近下列何者?(假設採單利計算) (A)$0 (B)$6,000 (C)$24,000 (D)$100,000[108退役四等成會]

機會成本=$100,000×6%×4=$24,000

 

C60.下列何者不是訂定轉撥價格所可能追求之目的? (A)維護部門自主性 (B)合理評估公司內相關部門績效 (C)確保優先購買公司內部其他部門的產品 (D)促進部門目標與公司整體目標的一致性。[108退役四等成會]

(C)若產能滿載,對外售價又比對內轉撥價格高,則應對外銷售。

 

B61.某公司有PQ兩部門,均屬利潤中心。P部門所生產單一種類的零組件乙可賣給Q部門或直接對外銷售,每單位乙的變動成本及固定成本分別為$70$30P部門產能為20,000單位,每年可以每單位$130銷售18,000單位的產品乙至外部市場。Q部門每年以$120的價格自外部購買5,000單位的乙,日前Q部門的經理向P部門提議,希望每年以低於$120的價格向P部門購買所需5,000單位的乙。P部門若將乙賣給Q部門,則可不必負擔每單位$8的變動推銷費用。在以不降低P部門利潤為前提下,P部門所願接受內部移轉之最低價格為何? (A)$86 (B)$98 (C)$110 (D)$122[108退役四等成會]

P部門有閒置產能2,000單位,Q部門需要5,000單位,不足3,000單位

內部移轉最低價格=($70-$8)+($130-$70)×3,000÷5000=$98

 

C62.甲公司之銷貨收入為$800,000,淨利為$60,000,資產週轉率為4,銀行借款利率為12%,資金成本為14%,股東權益報酬率為18%,則剩餘利潤為何? (A)$24,000 (B)$30,000 (C)$32,000 (D)$36,000[108退役四等成會]

投資資產=$800,000÷4=$200,000

剩餘利潤=$60,000-$200,000×14%=$32,000

 

A63.甲與乙為同一家公司內的兩個事業部門,甲部門生產出來的零組件按實際成本移轉銷售給乙部門,乙部門將該零組件進一步加工後即對外銷售。公司內所有的機器設備皆由採購部門統一採購,折舊的提列方式則按公司既定政策辦理。對乙部門而言,下列何者為可控制成本?①直接人工成本②加工設備之折舊費用③自甲購入之零組件成本④生產產品所耗用之水電費⑤分攤公司整體形象廣告費用之金額 (A)僅①④ (B)僅①②④ (C)僅①③④ (D)僅①③④⑤。[108退役四等成會]

由公司控制有:②折舊費用,③零組件成本,⑤廣告費用。

 

C64.部門之間的轉撥計價採用預計成本的優點主要為下列何者? (A)可以產生佳的決策 (B)可以產生較高的公司整體獲利 (C)各部門可以預先知道轉撥價格 (D)可以增進各部門的自主性。[108高考三級成會]

(D)協議轉撥法可以增進各部門的自主性

 

C65.甲公司原料期初存貨為84,000公斤,期初製成品存貨為4,000單位,本期銷售60,800單位,期末製成品存貨為2,000單位,每單位產品須用2.5公斤原料,若欲降低原料存貨40%,則本期採購原料的數量為何? (A)63,000公斤 (B)106,400公斤 (C)113,400公斤 (D)124,800公斤。[108高考三級成會]

耗用原料=2.5×(60,800+2,000-4,000)=147,000公斤

採購原料=147,000+84,000×(1-40%)-84,000=113,400公斤

 

C66.甲公司的總資產為$4,000,000,流動負債為$500,000X1年的營業利益為$600,000,營業利益中已扣除$150,000年初發生的廣告活動費,甲公司的總經理認為此活動的效益可從X1年初起延續五年,所得稅率為20%,公司有兩種資金來源:長期負債市價為$2,000,000,利率為9%及權益資金市價為$3,000,000,權益資金成本率為12.2%。則甲公司X1年的經濟附加價值(EVA)為何? (A)$123,000 (B)$204,720 (C)$206,760 (D)$219,000[108高考三級成會]

每年廣告效益=$150,000÷5=$30,000

税後淨營業利潤=($600,000+$150,000-$30,000)×(1-20%)=$576,000

投資資本總額=($4,000,000+$150,000-$30,000)-$500,000=$3,620,000

加權平均資金成本=[$2,000,000×9%×(1-20%)+$3,000,000×12.2%]÷($2,000,000+$3,000,000)=10.2%

EVA=$576,000-$3,620,000×10.2%=$206,760

 

D67.對採用責任會計的公司而言,下列那一項成本不應該出現在組裝生產線主管的績效報告中? (A)生產線上使用的直接材料成本 (B)生產線的人工成本 (C)生產線的設備維修成本 (D)生產線的設備折舊成本。[108高考三級成會]

折舊費用通常由管理階層控制

 

D68.甲公司有二個事業部,均屬於投資中心,甲公司評估二個事業部績效時採用剩餘利益而非投資報酬率,目的在於激勵二事業部經理致力於下列何者? (A)極大化事業部每$1元投資所能創造的營收金額 (B)極大化事業部每$1元營收所能創造的利潤金額 (C)極大化事業部總投入資本所能創造的報酬率 (D)極大化事業部總投入資本所能創造的絕對利潤金額。[108高考三級成會]

(A)營收高,淨利不一定高。(C)報酬率(RE)改為加權平均資本成本(WACC)。選(D)絕對利潤金額較佳。

 

B69.當轉出部門無閒置產能且其產品皆可對外銷售時,以下列何者為轉撥價格較不會導致反功能決策? (A)全部成本 (B)市場價格 (C)變動成本 (D)轉出與轉入部門之協議價格。[108普考成會]

市場價格比較客觀,故不會有反功能決策

 

B70.甲公司為製糖公司,有AB部門,A部門負責製糖、B部門負責銷售,「糖」之單位標準成本為:原料$90(3磅甘蔗*$30/),而人工成本$50(0.5小時*$100/小時)。甲部門製造費用係以每人工小時$250為分攤率,且估計其中約40%為變動成本,若以變動成本加兩成之轉撥計價為何? (A)$190 (B)$228 (C)$246 (D)$265[108普考成會]

變動成本=$90+$50+$250×40%×0.5=$190

轉撥計價=$190×(1+20%)=$228

 

71.下列為某公司甲、乙兩個部門的部分資料:

 

甲部門

乙部門

營業淨利

?

?

銷貨收入

$800,000

?

平均總資產

?

?

利潤率

12%

9%

資產週轉率

1

?

投資報酬率

?

36%

剩餘利益

?

$62,000

C71-1.假設公司要求的最低報酬率為5%,表格中缺漏的資料,何者正確? (A)甲部門的剩餘利益為$96,000 (B)乙部門的銷貨收入為$200,000 (C)乙部門的營業淨利為$72,000 (D)甲、乙兩個部門的平均總資產皆為$800,000

甲部門

乙部門

營業淨利=$800,000×12%=$96,000

平均總資產=$800,000÷1=$800,000

剩餘利益=$96,000-$800,000×5%=$56,000

設銷貨收入S,平均總資產A,營業淨利=0.09S

資產週轉率=36%÷9%=4=S÷A

0.09S-0.05A=$62,000

A=$200,000S=$800,000

營業淨利=$800,000×9%=$72,000

D71-2.承上題,公司希望甲部門投資新的生產線,該生產線投資成本為$600,000,預計會產生$300,000的固定費用,變動成本是收入的60%。該生產線至少需產生多少銷貨收入,甲部門的經理人才會願意投資? (A)$550,000 (B)$620,000 (C)$825,000 (D)$930,000[108普考成會]

至少產生銷貨收入=$600,000×5%+$300,000=$930,000

 

A72.如果公司對市場價格之決定無影響力,則最佳轉撥價格為何? (A)產品之市價 (B)產品之變動成本 (C)產品之全部成本 (D)產品之主要成本。[108會計師成會]

市價比較客觀

 

D73.慈愛公司有甲、乙兩個部門,甲部門生產半成品,乙部門進一步將半成品組裝為成品。根據過去年度資料,甲部門的製造成本$6,000,000,甲部門將一部分半成品賣到市場的營業收入$4,000,000,其餘部分則按市價內部移轉給乙部門的收入$6,000,000。乙部門的加工成本$1,500,000,營收$7,200,000,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部門的營業淨利為正,乙部門的營業淨利為負,公司整體的營業淨利為負 (B)甲部門的營業淨利為負,乙部門的營業淨利為正,公司整體的營業淨利為負 (C)甲部門的營業淨利為正,乙部門的營業淨利為正,公司整體的營業淨利為正 (D)甲部門的營業淨利為正,乙部門的營業淨利為負,公司整體的營業淨利為正。[108會計師成會]

甲部門營業淨利=$4,000,000+$6,000,000-$6,000,000=$4,000,000

乙部門營業淨利=$7,200,000-$1,500,000-$6,000,000=-$300,000

整體營業淨利=$4,000,000-$300,000=$3,700,000

 

A74.有關責任會計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這個制度是衡量一個責任中心的計畫、預算、行動與實際結果 (B)透過責任中心的權責歸屬可以區分沉沒成本與不可控制的成本 (C)該制度加入連續改善與學習曲線來劃分權責 (D)主要針對公司的投資專案而設。[109地方三等成會]

責任會計的基本原則:

1.責任原則:要確定責任單位,明確責任指標,使企業內部各個單位都有定量的經濟責任指標(資金、成本費用、利潤),企業的總指標都能分解落實到責任單位。

2.定價結算原則:按一定價格,分各個責任單位進行核算,包括各單位之間往來結算和各責任單位的責任指標完成情況的核算。

3.利益原則:對各責任單位指標完成情況要進行考核,在考核的基礎上進行獎罰。

這三個基本原則就是實際工作中的事先確定目標、事中核算監督、事後考核獎罰三個環節。

 

D75.在經理人薪酬計畫中採用經濟附加價值(EVA)時,下列何者正確? (A)內部稽核主管之薪酬宜根據EVA決定 (B)EVA強調依據經理人的會計績效給予薪酬 (C)薪酬應與EVA成正向關係,但與經理人承擔之風險成反比 (D)相對於非財務績效指標,依據EVA給予薪酬可能使經理人選擇投資計畫時較為短視近利。[109地方三等成會]

(A)EVA與稅後淨利有關,當管理階層做假調高稅後淨利時,內部稽核主管可能會為薪酬,視而不見。

(B)EVA強調企業必須創造出超過資金成本的經濟利潤。

(C)薪資與EVA成正比,經理人承擔風險應成正比。

 

D76.甲公司為一跨國企業,在低所得稅率國家設有生產子公司,而在高所得稅率國家設有銷售子公司,若甲公司欲減輕全球之所得稅負,則下列何者正確? (A)應減少生產子公司的產量 (B)應減少銷售子公司的銷售量 (C)當生產子公司移轉產品給銷售子公司時,應設定較低之轉撥價格 (D)當生產子公司移轉產品給銷售子公司時,應設定較高之轉撥價格。[109地方四等成會]

高稅率高價轉,低稅率低價轉,才能減輕稅負。

低稅率的生產子公司移轉給高稅率的銷售子公司,應設定高之轉撥價格。

 

C77.若有閒置產能時,以公司觀點而言,最適合的內部轉撥價格應為下列何者? (A)機會成本 (B)市場價格 (C)變動成本 (D)全部成本。[109地方四等成會]

有閒置產能:無中間市場存在,故機會成本為零。

最低轉撥計價=增額成本=變動成本

 

C78.甲公司有長期負債$1,000,000,票面利率為8%;其次,權益資金$7,000,000,資金成本10%,所得稅稅率17%。該公司有許多投資中心,其中A投資中心之相關資料如下:稅前營業利益為$700,000,資產為$1,000,000,流動負債為$300,000A投資中心之稅後投資報酬率為何? (A)0.498 (B)0.522 (C)0.581 (D)0.6[109地方四等成會]

稅後投資報酬率=[$700,000×(1-17%)]÷$1,000,000=0.581

 

D79.乙公司經營禮品與文具兩個事業部,其中禮品事業部的資料如下:營業收入$250,000,邊際貢獻率40%,事業部投資報酬率為15%,剩餘利益(residual income)$2,500。若該公司設定之必要報酬率為13%,則禮品事業部的固定成本為多少? (A)$21,250 (B)$37,500 (C)$62,500 (D)$81,250[109地方四等成會]

邊際貢獻=$250,000×40%=$100,000

平均資產=$2,500÷(15%-13%)=$125,000

固定成本=$100,000-$125,000×15%=$81,250

 

B80.丁公司的A部門生產硬碟,B部門負責組裝電腦。B部門每年向外購買50,000個硬碟,價格每個$800B部門考慮向A部門購買硬碟。A部門硬碟單位售價$820,每單位硬碟成本包括直接原料$280、直接人工$300、變動製造費用$100以及固定製造費用$80,固定製造費用乃是根據正常產能500,000個為基礎計算而得。A部門目前硬碟產銷量為380,000個,能接受的移轉價格最低為何? (A)$480 (B)$680 (C)$760 (D)$800[109高考三級成會]

閒置產能=500,000-380,000=120,000

最低轉撥價格=$280+$300+$100=$680

 

C81.有關轉撥計價(Transfer Pricing),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若轉出部門可將產品出售給外部市場,在無閒置產能下,移轉價格的決定不需考慮機會成本 (B)若轉出部門無閒置產能,應以變動成本作為移轉價格 (C)若轉出部門有閒置產能並以市價作為移轉價格,可能導致轉入部門之反功能決策 (D)轉撥計價若使用實際成本作為計價的基礎,轉出部門將會努力控制成本。[109高考三級成會]

(A)移轉價格需考慮機會成本。(B)最低移轉價格=增額成本+機會成本。(D)轉出部門之無效率成本轉嫁至轉入部門,產生反功能決策,無法達到成本控制之目的。

 

D82.關於轉撥計價,下列敘述何者正確?①協議價格法會損傷部門自主權②轉出部門有閒置產能時,以市價作為轉撥價格可能導致反功能決策③轉撥計價若以全部成本為基礎,可以督促轉出部門控制成本④假設轉撥產品或服務有外部市場存在,以市價法作為轉撥計價之基礎,通常可做成最佳決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109普考成會]

協議價格法:由轉入與轉出部門間相互協商議定轉撥價格,給予轉出與轉入兩部門主管極大的自主權。

以全部成本為基礎:轉出部門按實際成本轉撥,無效率成本亦轉嫁至轉入部門,產生反功能決策,無法達到成本控制之目的。

 

D83.使用投資報酬率法衡量投資中心績效之缺點為下列何者? (A)無法公平評估部門績效 (B)不同規模的部門不能比較其獲利能力 (C)可能會接受對部門有利但對另一個部門不利的方案 (D)可能會拒絕對部門不利但對整體公司獲利增加的方案。[109普考成會]

(D)部門主管可能會拒絶對部門不利,但對公司整體目標有利之方案,導致與公司目標不一致,產生反功能決策。

 

B84.甲公司的負債市值為$8,000,000、利率8%,權益市值為$12,000,000、資金成本12%,該公司有AB兩個事業部,其中A事業部的總資產為$9,500,000、流動負債為$2,800,000、稅前營業淨利為$1,055,000,稅率為40%A事業部的經濟附加價值(economic value added)為何? (A)$-233,400 (B)$21,960 (C)$188,600 (D)$433,960[109普考成會]

WACC=$8,000,000÷($8,000,000+$12,000,000)×8%×(1-40%)+$12,000,000÷($8,000,000+$12,000,000)×12%=9.12%

經濟附加價值=$1,055,000×(1-40%)-($9,500,000-$2,800,000)×9.12%=$21,960

 

D85.某公司使用雙重費率法(Dual rate method)分攤製造費用,變動成本分攤是以實際生產數量為基礎,固定成本分攤是以預計生產數量為基礎,變動成本分攤率為每單位$8,固定成本分攤率為每單位$12,一月份預計產量為20,000單位A產品及10,000單位B產品,實際產量為22,000單位A產品及8,000單位B產品,若採用雙重費率法,則在一月份分攤到各產品的成本為何? (A)A產品$400,000B產品$200,000 (B)A產品$440,000B產品$160,000 (C)A產品$420,000B產品$180,000 (D)A產品$416,000B產品$184,000[109鐵路三級成會]

A產品=$12×20,000+$8×22,000=$416,000

B產品=$12×10,000+$8×8,000=$184,000

 

A86.甲公司設有AB二部門,A部門半成品生產完成後移轉給B部門繼續加工後出售。A部門半成品的單位售價$110,單位變動成本$60,固定成本$240,000,產能為6,000單位。B部門將該半成品加工後可以每單位$212售出,B部門的成品每單位變動成本$50,固定成本$300,000。假設B部門成品的變動成本不會受到A部門半成品是否移轉而有所不同,若A部門有閒置產能,半成品最低之移轉價格為何? (A)$60 (B)$100 (C)$110 (D)$212[109鐵路三級成會]

A部門有閒置產能,以單位變動成本$60作為最低轉撥價格。

 

【綜合題】

【高考三級管會106-3】精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設籍於臺灣,專門製造插裝電子零件的自動化工具機。由於其產品全數外銷,乃在新加坡及日本各設立一子公司,分別經營東南亞與東北亞地區的銷售業務。目前精工公司擬以成本$500,000在臺灣製造一新型工具機。若該新型工具機由新加坡子公司銷售可售得$1,000,000,然而該子公司必須花費運輸及顧客安裝服務成本$200,000。若該新型工具機由日本子公司銷售可售得$950,000,然而該子公司必須花費運輸及顧客安裝服務成本$250,000。精工公司只能在新加坡或日本子公司中擇一做為行銷管道,不能同時在兩地銷售。此外,精工公司國外之兩個子公司已高度分權化,子公司經理之行為動機為追求其子公司盈餘之極大化。

試作:()假設不考慮稅負,如欲使精工公司整體(含母公司與子公司)合起來的獲利達到最大,則該工具機之轉撥價格(transfer price)應訂在何種範圍?

由日本子公司銷售利益=$950,000-$250,000-$500,000=$200,000

由新加坡子公司銷售利益=$1,000,000-$200,000-$500,000=$300,000

∴應由新加坡子公司銷售

轉撥價格下限=$950,000-$250,000=$700,000

轉撥價格上限=$1,000,000-$200,000=$800,000

∴轉撥價格範圍在$700,000$800,000之間

()假設精工公司在臺灣、新加坡及日本的所得稅實質稅率分別為17%60%30%。而其商品輸入日本時須按銷售價格繳10%的進口貨物稅。且以上三個國家之國稅局皆強制該新型工具機之轉撥價格需在$500,000$630,000之間。試問欲求得整個公司最大利益,該工具機應由那一國子公司銷售?其轉撥價格為何?

臺灣稅率最低,轉撥價格$630,000,公司可獲得最大利益。

 

由新加坡子公司銷售

由日本子公司銷售

 

臺灣

新加坡

臺灣

日本

銷貨收入

$630,000

$1,000,000

$630,000

$950,000

製造與運輸服務成本

(500,000)

(200,000)

(500,000)

(250,000)

轉撥成本

(630,000)

(630,000)

進口貨物稅

(63,000)

稅前營業利益

$130,000

$170,000

$130,000

$7,000

所得稅

(22,100)

(102,000)

(22,100)

(2,100)

稅後營業利益

$107,900

$68,000

$107,900

$4,900

由新加坡子公司銷售稅後利益=$107,900+$68,000=$175,900

由日本子公司銷售稅後利益=$107,900+$4,900=$112,800

∴由新加坡子公司銷售,稅後利益較大,轉撥價格為$630,000

 

【普考成會106-2】甲公司製造與銷售電視機,其組裝部門從螢幕部門購買螢幕後,加以組裝成電視出售。螢幕部門目前正以全產能營運中,每個螢幕增額製造成本為$70,可以每個$120賣給外面顧客,但須支付變動行銷與運送成本$8。而組裝部門可以$120從外界供應商取得螢幕,但每個螢幕須支付$7之採購成本。目前該公司各部門經理均有極大化部門利益之自主權利。

試作:()求算螢幕部門願意銷售給組裝部門之最低移轉價格。

最低移轉價格=$70+($120-$70-$8)=$112

()求算組裝部門願意向螢幕部門購買之最高移轉價格。

最高移轉價格=$120+$7=$127

()假設螢幕部門每月之產能為20,000個,而每月僅能向外銷售產能之70%,產能在短期內無法縮減,而組裝部門每月能組裝及銷售超過20,000台電視。

(1)求算螢幕部門願意銷售給組裝部門之最低移轉價格。

外售數量=20,000×70%=14,000

閒置產能=20,000-14,000=6,000

最低移轉價格=($112×14,000+$70×6,000)÷20,000=$99.4

(2)從甲公司整體利益觀點,螢幕部門應移轉給組裝部門多少單位?

內部轉撥減少成本=($120+$7-$70)×20,000=$1,140,000

內部轉撥減少利益=($120-$70-$8)×14,000=$588,000

∵整體利益增加=$1,140,000-$588,000=$552,000

∴應移轉20,000單位

 

【會計師成會106-2】乙公司為一辦公用品的批發商,總部位於臺北,向製造商購買商品後,在北區、中區、南區成立三個銷售據點。今年公司首度出現營業虧損,總經理要求會計部門提供損益表以檢討虧損原因。以下為會計部門所提供的各地區別之損益表:

 

北區

中區

南區

營業收入

$4,500,000

$8,000,000

$7,500,000

區域費用:

 

 

 

 銷貨成本

1,629,000

2,800,000

3,765,000

 廣告費

1,080,000

2,000,000

2,100,000

 人事費

900,000

880,000

1,350,000

 水電費

135,000

120,000

150,000

 折舊費

270,000

280,000

300,000

 運送費用

171,000

320,000

285,000

 區域費用總和

$4,185,000

$6,400,000

$7,950,000

區域營業淨利()

$315,000

$1,600,000

($450,000)

總部費用:

 

 

 

 廣告費

180,000

320,000

300,000

 行政費

500,000

500,000

500,000

 總部費用總和

$680,000

$820,000

$800,000

營業淨利()

($365,000)

$780,000

($1,250,000)

上表中,銷貨成本與運送費用為變動成本,其餘成本為固定成本。三個銷售據點規模很接近,每一據點皆各自有銷售經理與業務人員。試回答下列問題:

()以上述會計部門所提供之損益表評估各銷售據點之營運績效有何缺陷?

未區分可控制與不可控制項目,未區分變動成本及固定成本,無法評估部門邊際貢獻及部門主管可控制貢獻。

()請問總部費用是如何分攤給各地區之銷售據點?你認為該分攤是否合理?請說明理由。

廣告費依獲益程度(Benefits Received),按各地區營業收入比例分攤,尚屬合理。

行政費依平均基礎,由各地區平均分攤,屬於簡單、武斷的方法。

為避免產生績效評估之偏差,宜由總部承擔。

()試編製一張新的損益表使總經理更能有效評估各銷售據點之營運績效。

 

北區

中區

南區

合計

營業收入

$4,500,000

$8,000,000

$7,500,000

$20,000,000

變動成本:

 

 

 

 

 銷貨成本

(1,629,000)

(2,800,000)

(3,765,000)

(8,194,000)

 運送費用

(171,000)

(320,000)

(285,000)

(776,000)

部門邊際貢獻

$2,700,000

$4,880,000

$3,450,000

$11,030,000

可控制直接固定成本:

 

 

 

 

 廣告費

(1,080,000)

(2,000,000)

(2,100,000)

(5,180,000)

 人事費

(900,000)

(880,000)

(1,350,000)

(3,130,000)

 水電費

(135,000)

(120,000)

(150,000)

(405,000)

部門主管可控制貢獻

$585,000

$1,880,000

$(150,000)

$2,315,000

不可控制直接固定成本:

 

 

 

 

 折舊費

(270,000)

(280,000)

(300,000)

(850,000)

部門貢獻

$315,000

$1,600,000

$(450,000)

$1,465,000

總部費用:

 

 

 

 

 廣告費

 

 

 

(800,000)

 行政費

 

 

 

(1,500,000)

營業淨利()

 

 

 

$(835,000)

 

【關務三等成會106-4】丁公司有XY兩部門,X部門生產馬達,Y部門則組裝風扇,過去Y部門都向外部市場購買馬達。丁公司為改善財務績效,打算改變目前作法。丁公司提出相關資料如下:1.2016X部門之營運產能量僅達70%2.Y部門對馬達需求量在每個$960時,每年需2,000個。3.若馬達轉移至Y部門,則X部門之變動銷售成本每個可節省$1004.2016X部門製造馬達之相關資料如下:單位銷售價格$1,100,單位變動製造成本$600,單位變動銷售成本$300,固定製造費用$1,600,000,每年應分攤公司之銷管費用$200,000,正常產能15,000個。

試問:()X部門損益兩平點之銷售金額為何?2016X部門之營業利益為何?

損益兩平點銷售量=($1,600,000+$200,000)÷($1,100-$600-$300)=9,000單位

損益兩平點銷售金額=$1,100×9,000=$9,900,000

2016年產銷量=15,000×70%=10,500單位

2016X部門營業利益=($1,100-$600-$300)×10,500-$1,600,000-$200,000=$300,000

()請說明XY部門間移轉馬達時,訂定的最高及最低移轉價格應為多少?

15,000-10,500=4,5002,000單位,X部門有閒置產能

X部門最低移轉價格=$600+($300-$100)=$800

Y部門最高移轉價格=$960

()Y部門可按$860向外界供應商購入馬達,則X部門是否應以此價格移轉馬達給Y部門?

X部門利益增加=($860-$800)×2,000=$120,000

X部門應以$860移轉馬達給Y部門

()X部門之對外銷售已達正常產能,則問題()之答案應如何修正?

X部門無閒置產能

X部門最低移轉價格=$800+($1,100-$600-$300)=$1,000

Y部門最高移轉價格=$960

 

【關務三等成會107-5】大化公司之木板與床組部門均為獨立之投資中心,木板部門生產一種可以拼裝成床組之木板,其每單位之市價及成本資料如下:

市場售價

$100

變動成本

60

固定成本

5

正常產能(單位數)

20,000單位

木板部門之產品配送運費均由買方負擔,無須支付其他額外費用。床組部門每年需求5,000單位的木板,每單位外購價格$100,但可取得3%之數量折扣。

試作:()假定木板部門目前只能向外銷售15,000單位,試問如木板部門出售木板給床組部門,則轉撥價格應會落在那一區間?並解釋原因。

閒置產能=20,000-15,000=5,000單位

最高轉撥價格=$100×(1-3%)=$97

轉撥價格介於$60~$97之間

()假定木板部門可出售所有木板給外部顧客,試問木板部門可接受的轉撥價格區間為何?並解釋原因。

無閒置產能,轉撥價格=$60+($100-$60)=$100

()假定木板部門可出售所有木板給外部顧客,試問床組部門可接受的轉撥價格區間為何?並解釋原因。

轉撥價格=機會成本,轉撥價格=$100×(1-3%)=$97

 

【地方三等成會108-3】丙公司採行分權化制度多年,該公司甲部門產銷某特殊零件。下列是甲部門最近一年的損益資料:

 

總額

單位

銷貨收入(5,000單位)

$1,500,000

$300

銷貨成本

900,000

180

銷貨毛利

600,000

120

銷管費用(固定費用$240,000)

300,000

60

部門淨利

$300,000

6

依據丙公司成本資料顯示,單位銷貨成本含有直接材料$90、直接人工$30、變動製造費用$15以及固定製造費用$45

丙公司的乙部門向甲部門提出要求購買該特殊零件。為接受乙部門之要求,甲部門必須每年放棄對外銷售2,000單位,但接受內部訂單可節省所有的變動銷管費用。

試作:()計算甲部門可接受之最低單位轉撥價格

單位變動銷管費用=($300,000-$240,000)÷5,000=$12

對內轉撥每單位機會成本=$300-($90+$30+$15+$12)=$153

可接受之最低單位轉撥價格=($90+$30+$15)+$153=$288

()若乙部門以每單位$240向供應商購入該特殊零件,則對公司整體利潤之影響為何。

甲部門外銷增加之邊際貢獻=$153×2,000=$306,000

乙部門外購增加之成本=[$240-($90+$30+$15)]×2,000=$210,000

乙部門外購,公司整體利潤增加=$306,000-$210,000=$96,000

 

【地方四等成會108-2】甲、乙兩公司為同業,產品及市場均十分雷同,X1年初兩家企業均投入某項新產品專案。甲公司較為積極,對專案所需之資金以舉債60%配合40%自有資金因應。然而乙公司採行較保守之策略,對專案所需之資金以舉債20%配合80%自有資金因應,因此在此專案規模上,不及甲公司。以下為兩公司X1年度有關此專案之相關資料:(不考慮所得稅效果)

 

甲公司

乙公司

資產總額(投入資金)

$80,000,000

C

淨利

A

$1,000,000

銷貨收入

$120,000,000

$24,000,000

投資報酬率(ROI)

10%

D

權益報酬率(ROE)

B

25%

試作:()請分別求出ABCD應有之數字。

甲公司

A淨利=$80,000,000×10%=$8,000,000

自有資金=$80,000,000×40%=$32,000,000

B權益報酬率=$8,000,000÷$32,000,000=25%

乙公司

自有資金=$1,000,000÷25%=$4,000,000

C資產總額=$4,000,000÷80%=$5,000,000

D投資報酬率=$1,000,000÷$5,000,000=20%

()請問那一家公司之專案資產周轉率較佳?

甲公司資產周轉率=$120,000,000÷$80,000,000=1.5

乙公司資產周轉率=$24,000,000÷$5,000,000=4.8

※乙公司資產周轉率較佳

()假設除明年基本工資調高,甲、乙公司預期此專案之淨利率都會下降1%外,若其他條件不變,請問明年兩家公司之專案權益報酬率(ROE)將分別為若干?

甲公司權益報酬率=($8,000,000-$120,000,000×1%)÷$32,000,000=21.25%

乙公司權益報酬率=($1,000,000-$24,000,000×1%)÷$4,000,000=19%

 

【退役四等成會108-2】甲公司內有一零件製造部門,此部門生產之零件能提供甲公司內其他部門製造生產所用,也能向外部市場進行銷售。若甲公司有一機器生產部門要求零件部門每年提供20,000件特殊零件F40,此特殊零件每單位之變動製造成本為$20。機器生產部門若由外部市場取得此特殊零件,每單位需花費$29。零件製造部門為生產此特殊零件,需減縮目前正在生產之零件F50。零件F50每單位之售價為$32,且其每單位變動製造成本為$19,每單位包裝及運送F50之成本為$3,每單位包裝及運送F40之成本為$1。甲公司之零件部門每年生產及銷售F5040,000件,若零件部門欲為機器生產部門生產特殊零件F40,則F50之生產及銷售將會減少20%

()若每年零件部門願意向機器生產部門移轉10,000單位之特殊零件,試計算此決策會使此二部門利潤增加之移轉價格範圍?

F50單位邊際貢獻=$32-$19-$3=$10

零件部門最低移轉價格=$20+$1+($10×40,000×20%)÷20,000=$25

移轉價格範圍:$25~$29

()試說明此內部移轉是否符合甲公司整體的最佳利益?

F50單位邊際貢獻=$32-$19-$3=$10

F50生產40,000件之邊際貢獻=$10×40,000=$400,000

F40生產20,000件,F50生產減少20%(8,000),則F40生產10,000件,F50生產減少10%(4,000);以移轉價格$29計算

邊際貢獻=$10×(40,000-4,000)+($29-$20-$1)×10,000=$440,000

整體利益增加=$440,000-$400,000=$40,000

 

【高考三級成會108-2乙公司有AB二個部門,均為投資中心,A部門生產之零件可供B部門使用,也可以每單位$32出售至外部市場,A部門每年可生產200,000單位零件。X1年,A部門每單位零件的成本估計資料如下:直接原料$8、直接人工$4、變動製造費用$5、固定製造費用$6A部門X1年估計的固定行銷與管理費用$360,000,以及估計每單位銷售費用$1。由於不景氣的影響,A部門管理者預期X2年度只能賣出140,000單位零件。B部門目前是以每單位$30向外部供應商購買相似零件60,000單位。試作(每小題均為獨立題目)

()B部門正考慮是否以每單位$18A部門購買50,000單位零件,A部門目前有閒置產能。A部門每單位零件的內部移轉價格最高為何?最低為何?

最低移轉價格=$8+$4+$5+$1=$18

最高移轉價格=Min($32, $30)=$30

()假設A部門的平均營業資產為$14,000,000,並以每單位$22移轉60,000單位的零件給B部門,A部門X2年度預期的投資報酬率(ROI)為何(答案以百分比格式表示)

淨利=($32-$18)×140,000+($22-$18)×60,000-$6×200,000-$360,000=$640,000

投資報酬率=$640,000÷$14,000,000=4.57%

 

【關務三等成會108-3】花蓮公司有甲、乙二部門,甲部門生產電視映像管,乙部門生產電視。甲部門生產之映像管可以賣給同公司的乙部門或外部客戶。甲部門銷售給乙部門及外部客戶的售價相同,均為$130,至其變動成本每單位為$90,乙部門為製造電視,每部電視會再投入成本$100,再以每部$300的價格出售。去年,甲部門映像管數量之相關資訊如下:

生產量

20,000

出售給外部客戶之數量

16,000

出售給乙部門之數量

4,000

試作:()編製甲部門、乙部門以及全公司的損益表。

甲公司

銷貨收入

$2,600,000

$130×20,000=$2,600,000

銷貨成本

(1,800,000)

$90×20,000=$1,800,000

銷貨毛利

$800,000

 

乙公司

銷貨收入

$1,200,000

$300×4,000=$1,200,000

銷貨成本

(760,000)

($90+$100)×4,000=$760,000

銷貨毛利

$440,000

 

全公司

銷貨收入

$3,800,000

$2,600,000+$1,200,000=$3,800,000

銷貨成本

(2,200,000)

$90×20,000+$100×4,000=$2,200,000

銷貨毛利

$1,600,000

 

()假設甲部門的產能是20,000支映像管。明年乙部門想要向甲部門購買5,000支映像管(這種映像管僅能從甲部門取得)。以公司整體的觀點,甲部門是否應出售額外的1,000支映像管給乙部門?或是應繼續賣給外部客戶?

賣給外部客戶利潤增加=($130-$90)×1,000=$40,000

賣給乙部門利潤增加=($300-$130-$100)×1,000=$70,000$40,000

∴以公司整體的觀點,甲部門應出售額外的1,000支映像管給乙部門

 

【高考三級成會109-1】說明為何採用投資報酬率(Return on Investment, ROI)作為部門績效評量指標可能導致公司目標不一致(goal incongruence)情形,而採用剩餘利益(Residual Income, RI)可克服此問題?

投資報酬率採用比率來衡量績效,部門主管會選擇對部門有利之方案,而可能拒絶對公司整體目標有利之方案,導致與公司目標不一致,產生反功能決策。

剩餘利益採用絕對金額來衡量績效,可激勵部門主管選擇有利於公司目標之方案,只要投資預期邊際效益大於其投資資金成本,不但可增加剩餘收益,亦可增加公司利潤。

 

【會計師成會109-2】甲公司實施責任會計,責任中心績效評估是以利潤額或以投資報酬率為基礎。甲公司設有電池及手機二部門,電池是手機之零組件,手機部門明年的預算是以銷售量15,000單位為基礎,而預算列示於下:

 

每單位

總金額

銷貨收入

$400

$6,000,000

銷貨成本:

 

 

 電池

$70

$1,050,000

 其他零件

37

555,000

 直接人工

30

450,000

 變動製造費用

45

675,000

 固定製造費用

32

480,000

  總銷貨成本

214

3,210,000

毛利

186

2,790,000

營業費用:

 

 

 變動銷售費用

$18

$270,000

 固定銷售費用

19

285,000

 固定管理行政費用

38

570,000

  總營業費用

75

1,125,000

稅前淨利

$111

$1,665,000

手機部經理深信,手機售價調降,必能增加銷量。若調降售價5%($20),將增加16%(2,400單位)銷量。手機部現存閒置產能可吸收此項增量。

目前手機部所使用之電池是以每單位$70購自於公司外部供應商,而電池部之電池亦只售予公司外部買主。手機、電池二部門經理正洽談電池之企業內跨部門間之移轉。惟規格須略做修改,估計可降低電池材料成本每單位$1.50。由於是內部移轉,故變動銷售費用可以免除。手機部經理期望可以每單位$50自單一來源取得電池之供應。

電池部產能75,000單位,以64,000單位(未含公司內手機部需求量)為作業量基礎之預算列示於下:

 

每單位

總金額

銷貨收入

$100

$6,400,000

銷貨成本:

 

 

 原料及零件

12

768,000

 直接人工

8

512,000

 變動製造費用

10

640,000

 固定製造費用

11

704,000

  總銷貨成本

41

2,624,000

毛利

59

3,776,000

營業費用:

 

 

 變動銷售費用

6

384,000

 固定銷售費用

4

256,000

 固定管理行政費用

7

448,000

  總營業費用

17

1,088,000

稅前淨利

$42

$2,688,000

請作:()請列表計算降價5%前、後之利潤,用以說明手機部是否願意降價5%

 

降價前

降價後

銷貨收入

$6,000,000

($400-$20)×(15,000+2,400)=$6,612,000

變動成本

$200×15,000=$3,000,000

$200×(15,000+2,400)=$3,480,000

固定成本

$1,335,000

$1,335,000

利潤

$1,665,000

$1,797,000

降價後利潤增加=$1,797,000-$1,665,000=$132,000

∴手機部願意降價

()不考慮第()小題,若手機部需求17,400單位電池,電池部願意以每單位$50提供電池給手機部嗎?請以計算式支持你的答案。

電池部閒置產能=75,000-64,000=11,00017,400 (不足6,400)

電池部轉撥價格下限=($12-$1.5+$8+$10)+[($100-$12-$8-$10-$6)×6,400]÷17,400=$52.04$50

∴電池部不願意提供電池給手機部

()不考慮第()()小題,若電池部以每單位$50提供17,400單位電池給手機部,以滿足手機部之需求,則如此將對甲公司更有利嗎?請以計算式支持你的答案。

營業利益增加=$70×17,400-($12-$1.5+$8+$10)×17,400-($100-$12-$8-$10-$6)×6,400=$312,500

∴對甲公司更有利

 

【鐵路三級成會109-1】甲公司有AB部門,該公司長期資金的來源有長期負債與發行權益兩種。長期負債面額$4,000,000,其市價$4,000,000,票面利率4%,市場利率5%。甲公司的權益市價$6,000,000,資金成本6%,所得稅率20%X6AB部門相關資料如下:

部門

資產總額

流動負債

稅前淨利

附加經濟價值

A

$8,000,000

$800,000

$

$20,000

B

3,200,000

400,000

200,000

試作:甲公司的加權平均資金成本為何?(答案以百分比格式表示)

WACC=[$4,000,000×5%×(1-20%)+$6,000,000×6%]÷($4,000,000+$6,000,000)=5.2%

A部門的稅前淨利為何?

稅後淨利=($8,000,000-$800,000)×5.2%+$20,000=$394,400

稅前淨利=$394,400÷(1-20%)=$493,000

B部門的附加經濟價值(EVA)為何?

EVA=$200,000×(1-20%)-($3,200,000-$400,000)×5.2%=$14,400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會計28-01成本分類-公職試題

會計28-06混合成本制與作業基礎成本制-公職試題

會計28-05分步成本制-公職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