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28-12利潤差異分析-其他試題

【選擇題】

A01.甲公司預計8月份要生產4,000單位的產品,預計每單位變動成本為$60,總固定成本為$96,000。並以每單位$100的價格全數出售,8月份的實際結果顯示營業淨利之銷售數量差異(sales-volume variance)$6,000(不利),則8月份之實際銷量為何? (A)3,850 (B)3,900 (C)3,940 (D)4,150[106原民四等成會]

實際銷量=4,000-$6,000÷($100-$60)=3,850

 

C02.丁公司X3X4年度之營運資料如下,

 

X3年度

X4年度

產出數量

150,000

135,000

直接原料用量

120,000

90,000

丁公司X4年度直接原料之偏生產力為何? (A)0.5 (B)0.67 (C)1.5 (D)2[106退役三等成會]

偏生產力=135,000÷90,000=1.5

 

C03.甲律師事務所按諮詢時數分攤間接成本,再依所估計之成本向客戶收費,當其客戶使用的實際諮詢時數比預計時數為多時,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依據實際成本制,應按預計諮詢時數來計算間接成本分攤率 (B)依據正常成本制,應按實際諮詢時數來計算間接成本分攤率 (C)相較於預計諮詢時數,若按實際諮詢時數來計算分攤率時,會使其向客戶之收費較低 (D)相較於預計諮詢時數,若按實際諮詢時數來計算分攤率時,會使其向客戶之收費較高。[106退役四等成會]

實際諮詢時數>預計諮詢時數,則實際諮詢時數分攤率較低,向客戶收費較低。

 

D04.甲公司相關預算與實際資料列示如下,

 

總預算

實際結果

銷量(單位)

3,000

2,700

售價

$80

$82

變動成本總額

$129,000

$113,400

固定成本總額

$56,000

$50,000

其營業淨利之彈性預算差異與銷售數量差異分別為何? (A)彈性預算差異$6,000(有利);銷售數量差異$3,000(不利) (B)彈性預算差異$8,100(有利);銷售數量差異$5,100(不利) (C)彈性預算差異$11,100(有利);銷售數量差異$14,100(不利) (D)彈性預算差異$14,100(有利);銷售數量差異$11,100(不利)[106退役四等成會]

預計成本=$129,000÷3,000=$43

實際利益=$82×2,700-$113,400-$50,000=$58,000

預計利益=($80-$43)×3,000-$56,000=$55,000

彈性預算利益=($80-$43)×2,700-$56,000=$43,900

彈性預算差異=$58,000-$43,900=$14,100(有利)

銷售數量差異=$43,900-$55,000=-$11,100(不利)

 

A05.丙公司之生產作業由多種不同技能層級之員工參與,在進行直接人工之差異分析時,若整體人工效率差異為有利、組合差異(mix variance)為不利,則最不可能存在下列何種情事? (A)不利之產出差異(yield variance) (B)有利之產出差異(yield variance) (C)不利之人工工資率差異(rate variance) (D)有利之人工工資率差異(rate variance)[106退役四等成會]

數量(效率)差異(有利)=組合差異(不利)+產出差異(有利)

 

C06.甲公司記錄如下之分錄:

已分攤變動製造費用 180,000

變動製造費用效率差異 20,000

  變動製造費用    160,000

  變動製造費用支出差異 40,000

基於上述分錄,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公司少分攤變動製造費用 (B)變動製造費用之支出差異為不利 (C)目前在製品成本中之變動製造費用高估 (D)變動製造費用之彈性預算差異為$20,000(不利)[106普考成會]

(A)甲公司多分攤變動製造費用。(B)支出差異$40,000(有利)(D)彈性預算差異$20,000(有利)

 

C07.管理者在分析利潤差異時,經常分解為諸多差異,下列關於差異間關係之敘述,何者錯誤? (A)銷貨收入總差異可區分為銷售價格差異與銷售數量差異 (B)銷貨毛利價格差異可區分為銷售價格差異與生產成本差異 (C)邊際貢獻總差異可區分為變動成本差異與固定成本差異 (D)銷售數量差異可區分為銷售組合差異與純銷售數量差異。[106普考成會]

(C)邊際貢獻差異可分為銷貨價格差異與變動成本價格差異

 

A08.甲公司生產玩具,X61月之營運相關資料如下:產出數量為42,000個,原料用量為7,500磅,成本每磅$12,人工小時為2,000小時,工資每小時$60,其他生產要素3,500單位,每單位$20。甲公司X61月份之總生產力(total productivity)為何? (A)0.15 (B)0.20 (C)0.47 (D)3.23[106普考成會]

總生產力=42,000÷(12×7,500+60×2,000+20×3,500)=0.15

 

09.甲公司製造燈具,製成品之直接材料標準成本如下:每單位燈具耗用直接材料5單位,每單位直接材料標準成本$7.351月份預算生產製成品2,000單位,實際生產燈具1,800單位,實際耗用材料9,000單位,材料之實際成本為每單位$7.50

C09-1.請問材料彈性預算差異(flexible-budget variance)為若干? (A)$1,500有利 (B)$1,500不利 (C)$1,350不利 (D)$1,350有利。

價格差異=($7.5-$7.35)×9,000=$1,350(不利)

用量差異=$7.5×(9,000-1,800×5)=$0

彈性預算差異=$1,350+$0=$1,350(不利)

C09-2.承上題,請問材料靜態預算差異(static-budget variance)為若干? (A)$7,350有利 (B)$7,350不利 (C)$6,000有利 (D)$6,000不利。[106會計師成會]

靜態預算差異=$7.35×2,000×5-$7.5×9,000=$6,000(有利)

 

D10.乙公司在20X1年共銷售12,000單位的產品,每單位平均售價$20、直接材料$4、直接人工$1.6、變動製造費用$0.4、變動銷售成本$2,每年的固定成本有$12,000與銷售活動相關,有$84,000與銷售活動無關。公司在20X2年預計單位直接材料成本與直接人工成本各會增加$1,而且營收增加$40,000,假設其他情況不變,則該公司的營業淨利將增加或減少多少? (A)增加$20,000 (B)減少$20,000 (C)增加$4,000 (D)減少$4,000[106會計師成會]

原營業淨利=($20-$4-$1.6-$0.4-$2)×12,000-$12,000-$84,000=$48,000

新銷量=12,000+$40,000÷$20=14,000單位

新營業淨利=($20-$5-$2.6-$0.4-$2)×14,000-$12,000-$84,000=$44,000

營業淨利減少=$48,000-$44,000=$4,000

 

B11.靜態預算差異為$3,000不利,銷售數量差異(sales-volume variance)$17,000有利,銷售組合差異(sales-mix variance)$8,000有利,市場占有率差異(market-share variance)$6,000不利。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市場規模差異(market-size variance)$23,000有利 (B)市場規模差異為$15,000有利 (C)彈性預算差異為$28,000不利 (D)彈性預算差異為$14,000有利。[106會計師成會]

純銷售數量差異=$17,000-$8,000=$9,000

市場規模差異=$9,000-(-$6,000)=$15,000(有利)

 

C12.在做顧客成本分析時,下列何者屬於顧客支援成本(customer-sustaining costs) (A)銷售產品處理成本 (B)訂單處理成本 (C)顧客拜訪成本 (D)產品運送成本。[107地方三等成會]

與顧客有關的成本,為顧客支援成本。

 

D13.X2年度,乙公司產品W相關營運資料:產品W的預計售價每單位$27,預計的單位成本$19,預計銷售量為5,000包。產品W之實際單位售價$30,實際單位成本$21,實際銷售量為4,800包。X2年度,產品W預計分攤的固定成本為$25,000,實際分攤的固定成本為$28,800。關於產品W之敘述,下者何者正確? (A)產品W的預計邊際貢獻為$40,000 (B)產品W的實際邊際貢獻為$65,000 (C)產品W的邊際貢獻靜態預算差異為$7,000(不利) (D)產品W的邊際貢獻銷售數量差異為$2,600(不利)[107地方四等成會]

預計邊際貢獻=$27-($19-$25,000÷5,000)=$13

銷售數量差異=$13×(4,800-5,000)=-$2,600(不利)

 

C14.丁公司銷售AB兩種產品,該公司9月份之銷售資料如下:

預計總邊際貢獻

$76,000

預計9月份總銷售量

2,000公斤

預計單位邊際貢獻-A產品

$30

預計單位邊際貢獻-B產品

$50

銷售數量差異

$9,400(不利)

A產品實際銷售比例

65%

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實際總銷售量為1,800公斤 (B)A產品預計銷售比例為60% (C)銷售組合差異為$7,600(不利) (D)A產品之銷售數量差異為$900(不利)[107原民四等成會]

A預計銷量QB預計銷量2,000-Q

$30Q+$50×(2,000-Q)=$76,000A預計銷量=1,200公斤,B預計銷量=800公斤

預計銷售比例=AB=1,200800=60%40%

實際銷售比例=AB=65%35%

[$30×65%+$50×(1-65%)]×實際銷量=$76,000-$9,400,實際銷量=1,800公斤

A銷售數量差異=$30×2,000×60%-$30×1,800×65%=$900(不利)

銷售組合差異=$30×(60%-65%)×1,800+$50×(40%-35%)×1,800=$1,800(不利)

 

D15.若企業生產多種產品,則在分析銷貨毛利差異時,可將數量差異區分為 (A)組合差異與效率差異 (B)效率差異與產出差異 (C)產出差異與純銷售數量差異 (D)純銷售數量差異與組合差異。[107高考三級成會]

銷售數量差異區分為純銷售數量差異與銷售組合差異。

 

D16.甲公司將直接原料加工後製成A產品,該公司最近兩年度之營運資料如下:

 

本年度

去年度

產量

10,000

8,360

直接原料用量()

8,000

7,600

每磅直接原料成本

$15

$16

直接人工小時

5,000

3,800

每小時工資率

$25

$22

若以去年度之價格為基期,則本年度之總生產力(total productivity)為何? (A)0.034 (B)0.036 (C)0.041 (D)0.042[107高考三級成會]

總生產力=$10,000÷($16×8,000+$22×5,000)=0.042

 

C17.公司進行顧客獲利分析後,對於產生損失的客戶,公司最可能採取下列那一項行動? (A)立刻終止與該客戶往來 (B)立刻不計成本,提高對該客戶的服務品質 (C)評估有何改善方法,可以使該客戶變成獲利客戶 (D)保留該客戶,因為在長期下,每個客戶都會變成獲利客戶。[107高考三級成會]

評估如何改善造成損失之客戶,使其淨利增加。

 

A18.甲公司生產每單位產品允許投入之標準直接原料用量為3磅,每磅原料之標準單價$20,預計5月份產量為1,000單位。若5月份實際購入直接原料3,500磅,生產1,200單位的產品,所有購入之原料全部投入生產,無期初與期末原料存貨。則該月份直接原料的數量差異為何? (A)$2,000(有利) (B)$2,000(不利) (C)$10,000(有利) (D)$10,000(不利)[107普考成會]

數量差異=$20×(3×1,200-3,500)=$2,000(有利)

 

A19.下列何種差異最能衡量生產部門經理之績效? (A)彈性預算差異 (B)靜態預算差異 (C)銷售數量差異 (D)材料價格差異。[107會計師成會]

彈性預算差異=實際利益-彈性預算利益

 

A20.有關銷貨差異分析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當預計銷售總量超過實際銷售總量時,會產生不利的純銷售數量差異(sales-quantity variance) (B)當預計市場規模超過實際市場規模時,會產生不利的銷售數量差異(sales-volume variance) (C)當實際銷售組合邊際貢獻比例較預計銷售組合邊際貢獻比例高時,會產生不利的銷售組合差異(sales-mix variance) (D)當實際市場占有率較預計市場占有率高時,會產生不利的市場占有率差異(market-share variance)[107會計師成會]

純銷售數量差異=(實際銷售總量-預計銷售總量)×平均單位預計銷貨毛利

預計銷售總量>實際銷售總量,純銷售數量差異為不利。

 

B21.在進行顧客獲利能力分析時,就每單位產品而言,訂單處理成本最有可能被歸類為下列那一類層級之成本? (A)單位層級成本(unit-level costs) (B)批次層級成本(batch-level costs) (C)顧客層級成本(customer-level costs) (D)公司支援成本(corporate-sustaining costs)[107會計師成會]

有訂單時,才會發生訂單成本,故歸類為批次層級成本。

 

C22.戊公司生產並銷售多種產品,並以去年實際結果作為今年之預算,以下為該公司今年與去年之實際銷售結果:

 

今年

去年

銷貨收入

$600,000

100%

$540,000

100%

銷貨成本

(360,000)

(60%)

(378,000)

(70%)

銷貨毛利

$240,000

40%

$162,000

30%

若該公司今年與去年各類產品之售價與成本均相同,則其銷售組合差異為何? (A)$54,000(不利) (B)$24,000(有利) (C)$60,000(有利) (D)$78,000(有利)[107鐵路三級成會]

銷貨收入=$600,000×(100%-100%)=$0

銷貨成本=$360,000×(60%-70%)=-$36,000(有利)

銷貨毛利=$240,000×(40%-30%)=$24,000(有利)

銷售組合差異=$36,000+$24,000=$60,000(有利)

 

C23.為了改善顧客獲利能力,下列敘述何者正確?①公司只要追蹤銷售的最後發票價格②公司應該追蹤每個顧客的產品購買數量③公司應該追蹤給予每個顧客的折扣④公司應該嚴格執行數量折扣的政策,不給予銷售人員裁量空間 (A)僅①② (B)僅①③ (C)僅②③ (D)僅③④。[107鐵路三級成會]

①只追蹤最後的發票價格,無法得知損益的原因及作出因應對策。④不給銷售人員裁量空間,面對顧客無法隨機應對,可能失去獲利的機會。

 

24.A公司建立直接原料與直接人工的標準成本,X1年乙產品每單位的標準成本如下:

 

預算數量

預算價格

直接原料

16公斤

每公斤$14

直接人工

3.8小時

每小時$30

5月份乙產品生產與銷售5,000單位,耗用70,000公斤的直接原料,平均每公斤$16.4217,000個直接人工小時,平均工資為每小時$34

C24-1.請問5月份直接人工的彈性預算差異為何? (A)不利差異$68,000 (B)不利差異$29,400 (C)不利差異$8,000 (D)有利差異$60,000

直接人工彈性預算差異=($34×17,000)-($30×3.8×5,000)=$8,000(不利)

A24-2.承上題,請問5月份直接原料的價格差異為何? (A)不利差異$169,400 (B)不利差異$29,400 (C)不利差異$8,000 (D)有利差異$140,000[108地方三等成會]

直接原料價格差異=($16.42-$14)×70,000=$169,400(不利)

 

C25.丙公司生產汽水與果汁,X86月,二種產品之預計與實際銷售資料如下:汽水預計單位售價$16,預計銷售量為3,600瓶,實際單位售價$15,實際銷售量為4,200瓶。果汁預計單位售價$18,預計銷售量為2,400瓶,實際單位售價$20,實際銷售量為3,800瓶。汽水預計的市場總需求量為40,000瓶,實際的市場總需求量為60,000瓶。果汁預計的市場總需求量為20,000瓶,實際的市場總需求量為40,000瓶。關於丙公司X86月之市場需求差異(market size variance)與市場佔有率差異(market share variance),下列何者正確? (A)市場需求差異$33,600(有利),市場佔有率差異$67,200(有利) (B)市場需求差異$33,600(不利),市場佔有率差異$67,200(有利) (C)市場需求差異$67,200(有利),市場佔有率差異$33,600(不利) (D)市場需求差異$67,200(不利),市場佔有率差異$33,600(不利)[108地方四等成會]

預計平均單位售價=$16×[3,600÷(3,600+2,400)]+$18×[2,400÷(3,600+2,400)]=$16.8

預計市場佔有率=(3,600+2,400)÷(40,000+20,000)=10%

實際市場佔有率=(4,200+3,800)÷(60,000+40,000)=8%

市場佔有率差異=$16.8×8%×(60,000+40,000)-$16.8×10%×(60,000+40,000)=$(33,600)(不利)

市場需求差異=$16.8×10%×(60,000+40,000)-$16.8×10%×(40,000+20,000)=$67,200(有利)

 

C26.甲公司製造和銷售造型咖啡杯,該公司預計第三季銷售量情況如下:

 

7

8

9

預計銷售量

53,200

47,500

58,900

該公司之政策係將期末製成品存貨數量維持在下個月預計銷售量的30%,該公司應在8月份生產多少個杯子? (A)44,080個杯子 (B)49,210個杯子 (C)50,920個杯子 (D)65,170個杯子。[108地方四等成會]

47,500+(58,900-47,500)×30%=50,920

 

A27.甲公司9月份實際購入直接原料1,000磅,有關記錄直接原料差異之分錄如下:

Dr.直接原料  50,000

  Cr.應付帳款46,000

    購料價格差異4,000

Dr.在製品     45,000

  直接原料數量差異3,000

  Cr.直接原料    48,000

對於上述分錄,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標準用量為900 (B)直接原料數量差異為有利差異 (C)每磅原料的實際購買價格為$50 (D)每磅原料的標準購買價格為$45[108退役三等成會]

借:直接原料  $50,000 ($50×1,000)

  貸:應付帳款  $46,000 ($46×1,000)

    購料價格差異  4,000 ($50,000-$46,000)

借:在製品     $45,000 ($50×900)

  直接原料數量差異  3,000 ($48,000-$45,000)

  貸:直接原料    $48,000 ($50×960)

 

B28.甲公司製造自動門的遙控器。以下為8月份之資訊:

實際市場規模(單位數)

10,000

實際市場占有率

32%

實際平均售價

$10

預計市場規模(單位數)

11,000

預計市場占有率

30%

預計平均售價

$11

預計銷售組合下每混合單位之預計邊際貢獻

$5

關於差異分析的結果,下列何者正確? (A)市場規模差異$500(不利);市場占有率差異$1,500(不利) (B)市場規模差異$1,500(不利);市場占有率差異$1,000(有利) (C)市場規模差異$1,600(有利);市場占有率差異$500(不利) (D)市場規模差異$1,000(有利);市場占有率差異$1,100(有利)[108退役四等成會]

市場規模差異=$5×10,000×30%-$5×11,000×30%=-$1,500(不利)

市場占有率差異=$5×10,000×32%-$5×10,000×30%=$1,000(有利)

 

D29.關於總生產力(total productivity)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總生產力之衡量,著重於特定產量所允許之要素投入量是否合乎預設標準 (B)總生產力之計算,其方式為求算總產出量占所有投入生產要素總量之比例 (C)總生產力之比較,必須假定攸關期間所投入之各種生產要素,其價格不變 (D)總生產力之分析,應考量不同類型之生產要素,彼此間可能存在替代效果。[108高考三級成會]

(A)偏生產力。(B)偏生產力=總產出÷某項投入生產要素。(C)工資會上漲。

 

C30.甲公司生產單一產品,今年度銷量、單位變動成本以及固定成本總額與去年度相同。甲公司採用全部成本法(absorption costing),下列那一個原因導致今年度淨利少於去年度淨利? (A)本期產量大於銷量 (B)本期產量小於銷量 (C)本期不利生產數量差異大於去年不利生產數量差異 (D)本期不利生產數量差異小於去年不利生產數量差異。[108高考三級成會]

(A)(B)不一定。(D)大於。

 

B31.甲公司產銷鮪魚和鰻魚罐頭,X9年度的營運資料如下:鮪魚罐預計單位售價$40,預計單位成本$22,預計銷售量80,000罐。鮪魚罐實際單位售價$38,實際單位成本$18,實際銷售量80,000罐。鰻魚罐預計單位售價$35,預計單位成本$23,預計銷售量80,000罐。鰻魚罐實際單位售價$36,實際單位成本$22,實際銷售量70,000罐。下列何者正確? (A)銷售價格差異為$90,000(有利) (B)銷貨毛利數量差異為$120,000(不利) (C)銷售組合差異為$150,000(不利) (D)純銷售數量差異為$30,000(有利)[108普考成會]

 

實際

單位毛利

實際

銷貨量

實際

銷售組合

預計

單位毛利

預計

銷貨量

預計

銷貨組合

鮪魚

20

80,000

8/15

18

80,000

8/16

鰻魚

14

70,000

7/15

12

80,000

8/16

 

 

150,000

 

 

160,000

 

鮪魚:$18×150,000×(8/15-8/16)=$90,000(有利)

鰻魚:$12×150,000×(7/15-8/16)=-$60,000(不利)

銷售組合差異=$90,000-$60,000=$30,000(有利)

純數量差異=[($18+$12)÷2]×(150,000-160,000)=-$150,000(不利)

銷貨毛利數量差異=$30,000-$150,000=-$120,000(不利)

 

A32.甲公司生產三種不同的產品系列,XYZ型,所有型號都有相當大的市場需求,下列是三種產品的每單位資訊:

 

X

Y

Z

銷售價格

$55

$69

$78

直接原料

10

10

10

直接人工(每人工小時$15)

15

15

30

變動製造費用(每機器小時$7)

7

14

14

固定製造費用

11

11

11

如果甲公司現有機器產能不足,則應優先生產那種型號產品獲利最大? (A)X (B)Y (C)Z (D)三種型號的產品都可以創造最大的獲利。[108普考成會]

單位產品

X

Y

Z

邊際貢獻

55-10-15-7=23

69-10-15-14=30

78-10-30-14=24

耗用機器小時

7÷7=1

14÷7=2

14÷7=2

每機器小時創造貢獻

23÷1=23

30÷2=15

24÷2=12

現有機器產能不足,應生產每機器小時創造貢獻最大者X型。

 

A33.當純銷售數量差異(sales-quantity variance)$5,000有利,銷售組合差異(sales-mix variance)$17,000不利,市場規模差異(market-size variance)$8,000有利時,銷售數量差異(sales-volume variance)與市場占有率差異(market-share variance)分別為多少? (A)銷售數量差異為$12,000不利,市場占有率差異為$3,000不利 (B)銷售數量差異為$12,000不利,市場占有率差異為$20,000不利 (C)銷售數量差異為$22,000有利,市場占有率差異為$3,000有利 (D)銷售數量差異為$22,000有利,市場占有率差異為$14,000有利。[108會計師成會]

純銷售數量差異+銷售組合差異=銷售數量差異

$5,000(有利)+$17,000(不利)=$12,000(不利)

市場規模差異+市場占有率差異=純銷售數量差異

$8,000(有利)+$3,000(不利)=$5,000(有利)

 

C34.桃園公司將直接原料加工製造成手機使用的零組件。以下為該公司X1X2年度的營運相關資料:

 

X1

X2

產出數量()

12,000

10,000

直接原料用量()

8,000

5,000

直接人工小時

5,000

4,000

桃園公司X2年度直接人工之部分生產力(partial productivity)為何? (A)1.5 (B)2 (C)2.5 (D)3[108會計師成會]

部分生產力=10,000÷4,000=2.5

 

C35.進行顧客獲利性分析時,有關顧客收入表達及成本歸屬之敘述,何者正確? (A)評估個別顧客之獲利性時,僅需將顧客服務成本分攤至個別顧客 (B)為評估對個別顧客之既定策略是否達成預期目的,只要分析顧客收入淨額即可 (C)採用分攤全部間接成本至個別顧客的方法時,所有顧客利潤總和會等於公司之總利潤 (D)作顧客獲利性分析時,僅將顧客層級以上之成本庫,如通路、行銷、廠房安全員工訓練費用予以歸屬分攤即可。[109地方三等成會]

(A)顧客層級成本也要分攤。(B)成本也要評估。(D)只要分攤顧客層級。

 

C36.下列分錄代表的意義為何?

已分攤變動製造費用 200,000

變動製造費用效率差異 10,000

  變動製造費用統制帳戶180,000

  變動製造費用支出差異 30,000 (A)本期變動製造費用少分攤$20,000 (B)本期發生$30,000不利之變動製造費用支出差異 (C)本期發生$20,000有利之變動製造費用彈性預算差異 (D)本期實際變動製造費用為$200,000[109會計師成會]

已分攤製造費用$200,000,實際製造費用$180,000,多分攤$20,000,選(C)

 

A37.某公司產銷甲及乙兩種單位邊際貢獻不等之產品,當期兩產品合計的實際銷售總數量與預計銷售總數量相等,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當期無純銷售數量差異(sales-quantity variance) (B)當期無銷售數量差異(sales-volume variance) (C)當期無銷售組合差異(sales-mix variance) (D)當期無市場規模差異(market-size variance)[109會計師成會]

(實際銷售總數量-預計銷售總數量平均預計單位邊際貢獻=0

(A)無純銷售數量差異

 

【綜合題】

【高考三級管會106-2】東方公司產銷高階型與標準型之甲產品,該產品之市場佔有率預計可達20%。根據過去之銷售組合經驗與未來之營運計畫,東方公司編製甲產品之2017年預算資料如下:

型式

預計產銷量

預計單位售價

預計單位變動製造成本

預計單位變動銷管成本

標準型

300,000單位

$75

$40

$15

高階型

200,000單位

110

50

20

該公司2017年預計固定製造費用為$4,000,000,固定銷管費用為$800,000。相關固定費用若需分攤至產品,以預計產量為分攤基礎。該公司2017年實際營運資料顯示,甲產品之市場規模為1,600,000單位。由於同業降價競爭,東方公司高階型與標準型產品之實際單位售價分別降至$100$70,而高階型與標準型產品之實際銷售數量則分別為150,000單位與250,000單位。除此之外,其餘營運結果均與預算資料相符。

試作:()根據2017年預算之相關資料,維持預定的產量下,若東方公司想要在2017年財務報表(依歸納成本法編製)顯示出恰好為損益兩平之經營結果,則該公司2017年的高階型與標準型產品之銷貨收入各應為多少?

預計單位固定製造費用=$4,000,000÷(300,000+200,000)=$8

高階型預計產銷量:標準型預計產銷量=200,000300,000=0.40.6

設損益兩平銷售量X,高階型預計產銷量0.4X,標準型預計產銷量0.6X

($110-$50-$8)×0.4X+($75-$40-$8)×0.6X-($20×0.4X+$15×0.6X+$800,000)=$0X=40,000單位

高階型銷貨收入=$110×40,000×0.4=$1,760,000

標準型銷貨收入=$75×40,000×0.6=$1,800,000

()根據預算與實際銷售資料,計算東方公司甲產品2017年之銷售組合差異(sales mix variance)、市場佔有率差異(market share variance)與市場規模差異(market size variance)

高階型預計單位邊際貢獻=$110-$50-$20=$40

標準型預計單位邊際貢獻=$75-$40-$15=$20

高階型實際銷售量:標準型實際銷售量=150,000250,000=0.3750.625

銷售組合差異=$40×400,000×(0.375-0.4)+$20×400,000×(0.625-0.6)=-$200,000(不利)

預計平均單位邊際貢獻=$40×0.4+$20×0.6=$28

預計平均單位邊際貢獻

 

市場佔有率

 

市場規模

 

邊際貢獻

28

×

0.25

×

1,600,000

=

11,200,000

28

×

0.2

×

1,600,000

=

8,960,000

28

×

0.2

×

2,500,000

=

14,000,000

市場佔有率差異=$11,200,000-$8,960,000=$2,240,000(有利)

市場規模差異=$8,960,000-$14,000,000=-$5,040,000(不利)

 

【普考成會108-1】甲公司X45月,AB二種產品的預計與實際銷售資料如下:

 

預計

實際

 

單位售價

銷售量

市場總需求

單位售價

銷售量

市場總需求

A

$18

3,300

38,000

$16

4,400

58,000

B

20

2,700

22,000

21

3,600

42,000

甲公司X45月,產品A的預計單位成本$14,實際單位成本$15。產品B的預計單位成本$19,實際單位成本$17。試作:甲公司X45月之生產成本差異、銷售價格差異、市場需求差異及市場占有率差異。

1.生產成本差異=($15-$14)×4,400+($17-$19)×3,600=-$2,800(有利)

2.銷售價格差異=($16-$18)×4,400+($21-$20)×3,600=-$5,200(不利)

預計銷售量=3,300+2,700=6,000

預計平均單位毛利=($18-$14)×3,300/6,000+($20-$19)×2,700/6,000=$2.65

預計市場占有率=(3,300+2,700)÷(38,000+22,000)=$10%

實際市場需求=58,000+42,000=100,000

3.市場需求差異=$2.65×(100,000-60,000)×10%=$10,600(有利)

4.市場占有率差異=$2.65×(8%-10%)×100,000=-$5,300(不利)

 

【地方四等成會109-3】甲公司將有關產品A與產品B於某期間的預算及實際銷貨之資料列示如下:

 

預算

實際

銷售單位

 

 

  產品A

30,000

35,000

  產品B

60,000

85,000

單位邊際貢獻

 

 

  產品A

$4.00

$4.00

  產品B

$10.00

$10.00

試作:()計算產品A的銷售組合差異(須標示有利或不利)

 

預算

實際

銷售

單位

比例

單位

比例

 

  產品A

30,000

1/3

35,000

7/24

 

  產品B

60,000

2/3

85,000

17/24

 

合計

90,000

 

120,000

 

 

A產品銷售組合差異=(7/24-1/3)×$4×120,000=-$20,000(不利)

()計算產品B的銷售組合差異(須標示有利或不利)

B產品銷售組合差異=(17/24-2/3)×$10×120,000=$50,000(有利)

 

【高考三級成會109-3】臺中公司生產高爾夫球桿零組件。該公司行銷三種不同款式,A款式為特級品,B款式為高級品,而C款式屬於普通品。假設你負責該公司業績分析工作,而20X9年第三季,公司預計和實際結果之營業資料如下:

20X9年第三季之預計營業資料

 

每單位售價

每單位變動成本

每單位邊際貢獻

銷售數量

 

A款式

$379

$182

$197

12,500

 

B款式

269

98

171

37,500

 

C款式

149

65

84

50,000

 

合計

 

 

 

100,000

 

 

20X9年第三季之實際營業資料

 

每單位售價

每單位變動成本

每單位邊際貢獻

銷售數量

A款式

$349

$178

$171

11,000

B款式

285

92

193

44,000

C款式

102

73

29

55,000

合計

 

 

 

110,000

該公司編製第三季預算時,假設市場占有率為25%。假定預估第三季該產業在全世界共銷售400,000單位,而第三季實際銷貨量為550,000單位。

試作︰()20X9年第三季臺中公司之市場占有率及市場規模差異為有利或不利,金額各為多少?(所有差異之計算均以邊際貢獻表示)

預期平均單位邊際貢獻=$197×12.5%+$171×37.5%+$84×50%=$130.75

預期平均單位邊際貢獻

×

市場占有率

×

市場銷售量

=

邊際貢獻

$130.75

 

20%

 

550,000

 

$14,382,500

$130.75

 

25%

 

550,000

 

$17,978,125

$130.75

 

25%

 

400,000

 

$13,075,000

市場占有率差異=$14,382,500-$17,978,125=-$3,595,625(不利)

市場規模差異=$17,978,125-$13,075,000=$4,903,125(有利)

()依上述分析結果,說明該公司之經營表現。(提醒︰指出表現好或壞,以及你的判斷依據。)

1.公司經營績效不佳,產生市場占有率差異-$3,595,625(不利)

2.市場規模差異$4,903,125(有利),與市場規模擴大、經濟景氣有關。

 

【鐵路三級成會109-3】乙公司生產電腦週邊產品ABC等三大類,X98月,產品ABC之預計與實際資料如下:

產品

預計

單位售價

單位變動成本

銷售量()

銷售組合比例

市場總需求()

A

$1,000

$800

500

25%

3,000

B

1,600

750

800

40%

8,000

C

2,000

900

700

35%

5,000

合計

 

 

2,000

100%

16,000

產品

實際

單位售價

單位變動成本

銷售量()

銷售組合比例

市場總需求()

A

$1,200

$750

440

20%

4,000

B

1,550

700

1,100

50%

10,000

C

1,900

920

660

30%

6,000

合計

 

 

2,200

100%

20,000

試作:乙公司X98月之銷售價格差異、銷售組合差異以及市場占有率差異為何?

銷售價格差異=($1,200-$1,000)×440+($1,550-$1,600)×1,100+($1,900-$2,000)×660=-$33,000(不利)

銷售組合差異=($1,000-$800)×(20%-25%)×2,200+($1,600-$750)×(50%-40%)×2,200+($2,000-$900)×(30%-35%)×2,200=$44,000(有利)

預計邊際貢獻=($1,000-$800)×25%+($1,600-$750)×40%+($2,000-$900)×35%=$775

市場占有率差異=$775×(2,000/16,000-2,200/20,000)×20,000=$232,500(有利)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會計28-01成本分類-公職試題

會計28-06混合成本制與作業基礎成本制-公職試題

會計28-05分步成本制-公職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