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28-04分批成本制-其他試題

【選擇題】

B01.某公司預估全年的產能水準為20,000個直接人工小時,製造費用為$250,000。該年度的實際製造費用為$225,000,實際的直接人工小時為19,000小時。若多()分攤製造費用均調整至銷貨成本,則有關該項調整之記錄,下列何者正確? (A)貸記銷貨成本科目$25,000 (B)貸記銷貨成本科目$12,500 (C)借記銷貨成本科目$25,000 (D)借記銷貨成本科目$12,500[106地方四等成會]

單位製造費用=$250,000÷20,000=$12.5

借:已分攤製造費用$237,500 ($12.5×19,000)

  貸:製造費用   $225,000

    銷貨成本     12,500

 

D02.甲公司採分批成本制,某年的銷貨成本、製成品存貨及在製品存貨成本的比率為211。若公司將少分攤製造費用全部轉入銷貨成本項下,則該年稅前淨利為$3,000,000;若依成本比率轉入銷貨成本、製成品存貨及在製品存貨,則該年稅前淨利為$3,500,000。假設該年之少分攤製造費用占已分攤製造費用之10%,請問,該年實際製造費用為若干? (A)$8,000,000 (B)$9,000,000 (C)$10,000,000 (D)$11,000,000[106原民三等成會]

設已分攤製造費用M,少分攤製造費用0.1M

$3,500,000-$3,000,000=0.1M×2/(2+1+1)M=$10,000,000

實際製造費用=$10,000,000+$10,000,000×10%=$11,000,000

 

B03.有關殘料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無正常殘料與異常殘料之分 (B)若於生產時入帳,並歸屬至特定批次,則於殘料退回倉庫時,借記:材料,貸記:製造費用 (C)若於出售時入帳,當金額不大,應於出售時,借記:現金(或應收帳款),貸記:殘料收入 (D)若於出售時入帳,並歸屬至特定批次,則殘料出售時,借記:現金(或應收帳款),貸記:在製品。[106退役三等成會]

(B)若殘料可歸屬至特定訂單或部門,借:材料,貸:在製品

 

C04.甲公司十月中完工50,000單位,成本為$600,000,此成本金額尚未分攤損壞品成本,在完工的這些單位中,有25,000單位在十月份售出。除此之外,在十月底還有10,000單位的在製品,其完工程度為50%,成本為$80,000。該公司通常在產品加工完成轉入製成品存貨前檢驗是否有損壞,該月份的正常損壞為$20,000,非常損壞為$50,000。試問該公司十月份損益表中應減除的損壞金額為何? (A)$20,000 (B)$50,000 (C)$60,000 (D)$70,000[106退役三等成會]

應減除損壞金額=$20,000×$25,000/$50,000+$50,000=$60,000

 

D05.甲公司採用分批成本制,並按預計分攤率將製造費用分攤至各批次之產品。下列是該公司六月份之相關資料:直接原料成本$30,000,間接原料成本$6,000,實際製造費用$25,000,直接人工成本$45,000。該公司六月份無期初或期末在製品存貨,若已分攤製造費用為$15,000,則其已完工之製成品成本為何? (A)$106,000 (B)$100,000 (C)$96,000 (D)$90,000[106退役三等成會]

製成品成本=$30,000+$45,000+$15,000=$90,000

 

D06.某公司採用分批成本制,本年度相關資料如下:

批次編號

批次起始日

批次完工日

71日的在製品餘額

7月當月投入的生產成本

#001

61

715

$32,840

$43,600

#002

63

825

$18,100

$177,200

#003

72

730

 

$145,000

#004

76

731

 

$82,800

#005

75

819

 

$126,400

假設批次編號#001#003皆在7月時出售給顧客,試問該公司7月份的銷貨成本為何? (A)$188,600 (B)$304,240 (C)$271,400 (D)$221,440[106退役四等成會]

銷貨成本=$32,840+$43,600+$145,000=$221,440

 

C07.甲公司採用分批成本制,其產品製造過程經過機器部門與組裝部門。製造費用分攤的基礎為:機器部門按機器小時分攤,組裝部門按直接人工小時分攤。預計全年度的相關資料如下:

 

機器部門

組裝部門

直接人工成本

$500,000

$900,000

製造費用

$420,000

$240,000

直接人工小時

30,000

60,000

機器小時

80,000

20,000

批號#316訂單的相關資料如下:

 

機器部門

組裝部門

直接人工小時

120

70

機器小時

60

5

直接材料成本

$300

$200

直接人工成本

$100

$400

試問,計入批號#316訂單的產品成本為何? (A)$715 (B)$880 (C)$1,595 (D)$2,050[106高考三級成會]

每機器小時之製造費用=$420,000÷80,000=$5.25

每直接人工小時之製造費用=$240,000÷60,000=$4

產品成本=($300+$100+$5.25×60)+($200+$400+$4×70)=$1,595

 

08.甲公司使用分批成本制度,有兩個直接成本庫(直接材料與直接人工),以及一個製造費用成本庫,該公司使用直接人工成本分攤製造費用。以下為某年度的相關資訊:

 

預計數

實際數

直接材料成本

$2,000,000

$1,800,000

直接人工成本

1,500,000

1,400,000

製造費用

2,700,000

2,800,000

批次訂單#100的分批成本紀錄為:直接材料耗用$50,000,直接人工成本$20,000

C08-1.若按照正常成本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製造費用少攤$100,000 (B)製造費用多攤$100,000 (C)製造費用少攤$280,000 (D)製造費用多攤$280,000

製造費用分攤率=$2,700,000÷1,500,000=$1.8

製造費用少攤=$2,800,000-$1.8×1,400,000=$280,000

B08-2.承上題,以正常成本法計算批次#100的成本,下列何者正確? (A)$70,000 (B)$106,000 (C)$110,000 (D)$121,000[106普考成會]

成本=$50,000+$20,000+$1.8×20,000=$106,000

 

A09.下列何種原因所造成之加班,其直接人工之加班津貼應視為某特定批次訂單之成本? (A)顧客緊急訂單 (B)當產品生產數量較多時 (C)管理者希望在假期前提早完成 (D)管理者未將該批次排入生產排程。[107地方三等成會]

為特定訂單趕工的加班津貼,計入該批訂單成本。

 

B10.丁公司生產AB兩種產品,下年度預計銷售量分別為A產品20,000單位與B產品16,000單位,其他預算相關資料如下表:

製成品

在製品

產品

期初

期末

期初

完工程度

期末

完工程度

A

1,500單位

2,000單位

1,000單位

60%

2,000單位

50%

B

2,000單位

3,000單位

1,800單位

50%

2,500單位

40%

則下年度該公司對AB兩種產品之預計生產量應分別為若干約當完成單位? (A)A產品20,500單位、B產品16,200單位 (B)A產品20,900單位、B產品17,100單位 (C)A產品21,500單位、B產品17,700單位 (D)A產品21,900單位、B產品18,600單位。[107地方三等成會]

A=20,000-1,500+2,000=20,500單位

B=16,000-2,000+3,000=17,000單位

A約當產量=20,500+2,000×50%-1,000×60%=20,900

B約當產量=17,000+2,500×40%-1,800×50%=17,100

 

B11.甲公司於本月開始生產某產品。本月份共發生直接材料$60,000及加工成本$80,000。本月份共生產30,000單位,有6,000單位尚未完成,其完工程度為45%。所有的材料及加工成本均於製程中平均投入,則本月份每單位材料成本及加工成本依序各為何(四捨五入至小數點下二位) (A)$2.20$2.25 (B)$2.25$3.00 (C)$2.50$2.20 (D)$3.00$2.50[107地方四等成會]

約當產量=(30,000-6,000)+6,000×45%=26,700

單位材料成本=$60,000÷26,700=$2.25

單位加工成本=$80,000÷26,700=$3

 

C12.甲公司採分批成本制度,以預計分攤率分攤製造費用,分攤率以直接人工成本為基礎;預估製造費用為$336,000,直接人工成本為$560,000。本年年底計有AB兩工作批次尚未完工,其相關資料如下:

 

工作批次

 

A

B

直接人工成本

$22,000

$78,000

機器小時

574

1,294

耗用直接材料

$40,000

$80,000

當年度實際製造費用為$369,600,實際直接人工成本$800,000,實際直接人工小時40,000小時。期末製成品存貨為$144,000,無期初存貨,銷貨成本為$1,296,000。以上存貨及銷貨成本金額均未包含多或少分攤之製造費用,公司對多或少分攤之製造費用,係作為銷貨成本之調整。請問期末在製品存貨是多少? (A)$220,000 (B)$266,200 (C)$280,000 (D)$286,000[107原民四等成會]

預計分攤率=$336,000÷$560,000=60%

期末在製品存貨=$40,000+$80,000+($22,000+$78,000)×(1+60%)=$280,000

 

C13.某公司生產各種布製玩偶,每隻玩偶均需要兩個作業的加工,分別是縫製和處理作業。縫製作業每個月耗用$15,000,其分攤的基礎為直接人工小時。處理作業每個月耗用$10,000,以批次處理為其分攤的基礎。目前公司每個月製造兩千隻娃娃玩偶,每隻娃娃玩偶耗用直接材料$2.00和直接人工$0.50,娃娃玩偶使用公司1/3的直接人工小時,並占公司40%的批次處理。試問該公司每隻娃娃玩偶的總生產成本為何? (A)$2.50 (B)$4.50 (C)$7.00 (D)$7.50[107原民四等成會]

縫製成本=$15,000×1/3=$5,000

處理成本=$10,000×40%=$4,000

總生產成本=$2+$0.5+($5,000+$4,000)÷2,000=$7

 

C14.甲公司生產電腦晶片X1,在不包括重製(rework)成本下,製造每片X1之成本如下:直接材料$50、直接製造人工$12及製造費用$38。在檢驗點若發現瑕疵單位將被送回重製。每片X1之重製成本如下:直接材料$10、直接製造人工$9及製造費用$15。本年某月間,甲公司製造了1,000X1,其中有80片需要重製。甲公司認為其中50片的晶片重製是正常重製且由批次訂單#100所引起,該訂單生產200單位。其他30片的晶片重製屬於異常重製單位,請問下列選項何者錯誤? (A)訂單#100的單位成本$108.5 (B)甲公司某月重製的總成本為$2,720 (C)記錄某月的正常重製,共需貸記:材料統制$800 (D)批次#100之正常重製,應借記:在製品統制$1,700[107高考三級成會]

(A)[($50+$12+$38)×200+($10+$9+$15)×50]÷200=$108.5

(B)($10+$9+$15)×80=$2,720

(C)$10×50=$500

(D)($10+$9+$15)×50=$1,700

 

15.甲公司有兩個部門,分別為染整部門與裁剪部門,公司採用分批成本制度並計算各部門的預計製造費用分攤率,染整部門採機器小時為分攤基礎,而裁剪部門採直接人工成本為分攤基礎。年初時,公司做成下列估計:

 

部門

 

染整部

裁剪部

直接人工小時

6,000

30,000

機器小時

48,000

5,000

製造費用

$360,000

$486,000

直接人工成本

$50,000

$270,000

A15-1.請問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A)裁剪部預計製造費用分攤率為直接人工成本之180% (B)裁剪部預計製造費用分攤率為直接人工成本之150% (C)染整部預計製造費用分攤率為每機器小時$7 (D)以機器小時為基礎計算全廠預計製造費用分攤率,並取代部門分攤率時,生產批次的製造費用會被低估。

(A)$486,000÷$270,000=180%

(C)$360,000÷48,000=$7.5

C15-2.承上題,批次#200在今年度開工並完工,其批次成本單顯示下列資料:

 

部門

 

染整部

裁剪部

直接人工小時

6

20

機器小時

80

4

領用材料

$500

$310

直接人工成本

$70

$150

試問批次#200所分攤到的總製造費用為何? (A)$560 (B)$600 (C)$870 (D)$924[107普考成會]

總製造費用=$7.5×80+$150×180%=$870

 

A16.甲公司於製造某批次產品時發生正常損壞25單位,該批損壞品之單位成本為$500,惟每單位均還有$10之淨處分價值,如果公司將正常損壞成本歸由公司之全體產品(而非該特定批次)負擔,則應有之分錄為何?[107鐵路三級成會]

(A)

材料統制250

製造費用統制12,250

  在製品統制12,500

(B)

材料統制250

製造費用統制12,000

  在製品統制12,250

(C)

製造費用統制10,000

  材料統制2,000

  在製品統制8,000

(D)

材料統制250

  在製品統制250

借:材料統制  $   250 ($10×25)

  製造費用統制 12,250

  貸:在製品統制 $12,500 ($500×25)

 

B17.乙公司採分批成本制度,該公司某批次生產共領用直接原料$100,000及間接原料$5,000,其交易相關之分錄應包括下列何者? (A)借記直接原料$100,000 (B)借記製造費用$5,000 (C)貸記製造費用$5,000 (D)借記在製品$105,000[107鐵路三級成會]

借:在製品 $100,000

  製造費用   5,000

  貸:直接原料$100,000

    間接原料   5,000

 

B18.甲公司採用分批成本制,2月份資料如下:

批次編號

21日在製品存貨

2月投入直接材料

2月投入直接人工

1

$1,500

$400

$300

2

$2,000

$600

$750

3

$500

$1,000

$1,500

4

$250

$1,300

$2,400

假設無期初製成品存貨,製造費用以直接人工的140%分攤到各批次。批次1、批次2、批次32月份已完工並移轉至製成品,其中只有批次3已銷售給顧客。2月份銷貨成本金額為何? (A)$3,000 (B)$5,100 (C)$8,120 (D)$12,120[108地方三等成會]

銷貨成本=$500+$1,000+$1,500+$1,500×140%=$5,100

 

B19.正常損壞品的成本應分攤給下列何者? (A)當期通過檢查點的單位 (B)當期通過檢查點的完好單位 (C)期末完成品的單位 (D)當期投入生產單位。[108地方三等成會]

決定正常損壞率時,宜以<通過檢驗點之完好產出單位數,不論是否已100%完工>為計算基礎最佳。

正常損壞率=損壞品數量÷完好品數量

 

B20.乙公司以直接人工小時作為計算製造費用之分攤基礎,將製造費用分攤至各個批次。該公司估計當年度將發生$500,000之製造費用與200,000直接人工小時。該公司當年度實際發生$505,000之製造費用與210,000直接人工小時。關於當年度分攤之製造費用,下列何者正確? (A)少分攤$20,000 (B)多分攤$20,000 (C)少分攤$5,000 (D)多分攤$5,000[108地方四等成會]

預計分攤率=$500,000÷200,000=$2.5

多分攤=$2.5×210,000-$505,000=$20,000

 

B21.因設備閒置導致之未分攤固定製造費用,應於發生當期計入 (A)存貨成本 (B)銷貨成本 (C)非常損失 (D)商譽。[108初考]

財會公報第10號「存貨之會計處理準則」,因產能較低或設備閒置導致的未分攤固定製造費用,應於發生當期認列為銷貨成本。

 

D22.在分批成本制度下,已分攤製造費用應在何時計入分批成本單? (A)投入原料時 (B)發生製造費用時 (C)產品銷售時 (D)每月終了結帳時。[108退役三等成會]

分批成本制之已分攤製造費用於月終計入分批成本單。

 

B23.某公司生產多種不同的產品,每次生產前,必須重新進行機台設定、增添機油及更換機器零組件等作業活動,與前述這些作業活動有關的成本應歸類於下列何項層級之作業成本? (A)單位層級成本 (B)批次層級成本 (C)產品支援層級成本 (D)廠務支援層級成本。[108退役四等成會]

每次生產作業的成本,應歸類於批次層級成本。

 

B24.有關分批成本制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分批成本制以預定分攤率分攤製造費用 (B)分批成本制以製造部門或加工步驟計算產品的單位成本 (C)批次成本單為記錄每批次產品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製造成本的表單 (D)分批成本制係以產品批次為成本標的來計算產品成本。[108高考三級成會]

分批成本制:以每次生產之產品為成本標的,按批次彙集計算單位成本。

分步成本制:以生產之步驟或部門為成本標的,累積及計算單位成本。

 

B25.甲公司生產汽車零件,每生產1,000個完好零件即會發生10個損壞品,在檢驗點時,每單位損壞品成本為$50,損壞品的處分價格為每單位$10。目前需要生產2,500個完好零件,請問損壞品的分錄為何?[108高考三級成會]

(A)

材料統制  200

製造費用統制800

  在製品統制 1,000

(B)

材料統制    250

製造費用統制1,000

  在製品統制 1,250

(C)

製造費用統制1,000

  製造費用統制200

  在製品統制 800

(D)

在製品統制 1,250

  材料統制    250

  製造費用統制1,000

損壞品數量=2,500×10/1,000=25

借:材料統制  $  250 ($10×25)

  製造費用統制 1,000

  貸:在製品統制 $1,250 ($50×25)

 

B26.丁公司8月份投入生產10,000單位,計生產完成8,800單位,8月底尚有在製品800單位(完工80%)。原料於生產之初期投入,檢驗點設在完工50%時。若8月初無任何存貨,該公司正常損壞為通過檢驗完好產品之2%,則8月份非常損壞之數量為多少單位? (A)0 (B)208 (C)214 (D)216[108高考三級成會]

損壞數量=10,000-8,800-800=400

正常損壞=(8,800+800)×2%=192

非常損壞=400-192=208

 

B27.甲公司生產胡蘿蔔口味的冰淇淋。該公司預計第一季的生產量如下:

 

一月

二月

三月

生產量(加侖)

310,000

372,000

465,000

每加侖的冰淇淋需要四盎司的胡蘿蔔。公司希望每個月底有足夠的胡蘿蔔存貨,可供支應下個月生產量需求的5%。該公司預計在二月份購買多少盎司的胡蘿蔔? (A)1,469,400盎司 (B)1,506,600盎司 (C)1,519,000盎司 (D)1,581,000盎司。[108普考成會]

一月期末存貨=372,000×5%=18,600加侖

二月期末存貨=465,000×5%=23,250加侖

二月份購量=4×(372,000-18,600+23,250)=1,506,600盎司

 

A28.甲公司在其P部門生產某種書具整理器,直接材料於生產一開始即加入,加工成本則於整個生產程序中均勻地加入。甲公司在生產單位進入生產流程時即開始進行檢驗,檢驗後某些產品被發現基於材料的瑕疵而被歸屬為損壞品,而正常損壞品通常約占本期完工之完好品的3%X14月相關資料如下:

期初在製品X1/4/1

102,000單位

 直接材料(100%完成)

 

 加工成本(50%完成)

 

X14月開始投入生產

340,000單位

完工而且轉出

360,000單位

期末在製品X1/4/30

52,000單位

 直接材料(100%完成)

 

 加工成本(25%完成)

 

成本:

 

期初在製品:

 

 直接材料

$560,000

 加工成本

160,000

本期加入之直接材料

816,000

本期加入之加工成本

528,000

試問假如甲公司採用「先進先出法」計算產品成本,正常損壞品和非常損壞品的成本各為多少? (A)$25,920$46,080 (B)$28,800$25,920 (C)$32,000$16,000 (D)$42,120$74,880[108會計師成會]

損壞品總數量=102,000+340,000-360,000-52,000=30,000單位

正常損壞品數量=360,000×3%=10,800單位

非常損壞品數量=30,000-10,800=19,200單位

單位產品成本=$816,000÷(360,000+52,000+30,000-102,000)=$2.4

正常損壞品成本=$2.4×10,800=$25,920

非常損壞品成本=$2.4×19,200=$46,080

 

C29.甲公司的A部門本期有200單位期初存貨,其中加工成本完工程度40%。期末存貨250單位,加工成本完工程度60%。如果A部門採用先進先出法計算約當數量,則本期共有1,000個約當數量,請問本期A部門共有多少完工單位轉出至下一部門? (A)560 (B)680 (C)930 (D)1,050[109地方三等成會]

 

實際數量

約當數量

本期完工--期初在製品(40%)

200

120

本期完工--本期投入

期末在製品(60%)

250

150

合計

 

1,000

本期投入?=730,本期完工=200+730=930

 

B30.假設批次2工作單中有10個損壞品可以重做,重做成本為$5,000(包含直接材料,人工及製造費用)。重做成本為正常性質且被歸屬至該批次,試問下列何者為相關分錄之借方科目? (A)製造費用 (B)在製品 (C)製成品 (D)重做損失。[109地方三等成會]

借:在製品

  貸:材料

    人工

    已分攤製造費用

 

B31.甲公司採分批成本制,並按直接人工成本的150%分攤製造費用。若批號#601訂單之實際製造費用為$140,000,已耗用直接人工成本為$80,000,有關該批號訂單製造費用之分攤,下列何者正確? (A)多分攤$60,000 (B)少分攤$20,000 (C)多分攤$20,000 (D)少分攤$60,000[109地方四等成會]

已分攤製造費用=$80,000×150%=$120,000

製造費用少分攤=$140,000-$120,000=$20,000

 

B32.某公司製造麵粉,1月共投入直接原料$800,000、直接人工$460,000及製造費用$217,500,且原料係於製程開始時投入,加工成本則於製程中平均投入。1月份有期初在製品8,000單位(完工程度30%),投入生產25,000單位,期末在製品5,000單位(完工程度30%)。請問在先進先出法下,1月份期末在製品成本為何? (A)$285,000 (B)$197,500 (C)$191,800 (D)$85,500[109高考三級成會]

單位原料成本=$800,000÷25,000=$32

加工成本單位數=8,000×(1-30%)+5,000×30%+(25,000-5,000)=27,100

單位加工成本=($460,000+$217,500)÷27,100=$25

期末在製品成本=$32×5,000+$25×(5,000×30%)=$197,500

 

A33.甲公司採用分批成本制,一月份之成本耗用資料如下:直接材料$120,000,間接材料$20,000,直接人工$150,000,間接人工$40,000,其它製造費用$100,000,製造費用分攤率為直接人工成本的120%。月底在製品存貨、製成品存貨及已售商品耗用之直接人工成本分別為$15,000$45,000$90,000。若實際製造費用與已分攤製造費用之差額採用比例分攤法,則相較於全部差額分配至銷貨成本法,比例分攤法對淨利將有何影響? (A)淨利少計$8,000 (B)淨利少計$12,000 (C)淨利多計$8,000 (D)淨利多計$12,000[109會計師成會]

實際製造費用=$20,000+$40,000+$100,000=$160,000

已分攤製造費用=$150,000×120%=$180,000

若差額全部分配至銷貨成本,則銷貨成本少計$20,000,淨利多計$20,000

若差額按比例分配至銷貨成本,$20,000×$90,000/$150,000=$12,000,則銷貨成本少計$12,000,淨利多計$12,000,相較於全部分配至銷貨成本,淨利少計$8,000

 

A34.甲公司在51日只有一批次產品製造中。該批次已耗用直接材料$1,400,直接人工$6,192,與製造費用$5,712。公司以每人工小時$11.90的預計製造費用分攤率分攤製造費用。公司於5月間的活動紀錄如下:

材料(全部為直接材料)

期初餘額

$8,500

當月進貨

$48,000

生產耗用

$51,800

人工:

當月直接人工小時數

1,900

當月已發生直接人工成本

$24,510

已發生實際製造費用為$21,000

存貨:

531日期末材料

531日期末在製品

$19,536

531日的期末在製品存貨包含了$4,773的直接人工成本。試問5月份製成品成本為何? (A)$92,688 (B)$97,310 (C)$98,920 (D)$120,800[109鐵路三級成會]

製造成本=$51,800+$24,510+$11.9×1,900=$98,920

製成品成本=($1,400+$6,192+$5,712)+$98,920-$19,536=$92,688

 

B35.甲公司11月資料如下:

 

在製品

製成品

銷貨成本

合計

直接材料

$1,970

$10,500

$65,100

$77,570

直接人工

3,150

20,250

125,550

148,950

已分攤製造費用

3,600

11,700

74,700

90,000

合計

$8,720

$42,450

$265,350

$316,520

假設無期初存貨,當月份製造費用少分攤$12,000。公司以分攤到在製品、製成品與銷貨成本三個帳戶之製造費用金額為依據,分配多分攤或少分攤製造費用。下列何者為記錄分配多分攤或少分攤製造費用之日記簿分錄? (A)借記在製品$8,720,貸記製造費用$8,720 (B)借記在製品$480,貸記製造費用$480 (C)借記製造費用$480,貸記在製品$480 (D)借記製造費用$8,720,貸記在製品$8,720[109鐵路三級成會]

在製品分攤=$12,000×3,600/90,000=$480

製成品分攤=$12,000×11,700/90,000=$1,560

銷貨成本分攤=$12,000×74,700/90,000=$9,960

 

【綜合題】

【退役四等成會106-1】新竹公司生產一種必須由兩個部門加工的產品,有關第一個部門五月份之資料如下:

 

單位數

直接材料

加工成本

期初在製品

6,000

$4,320

$2,830

開工單位數

45,000

 

 

轉出單位數

43,000

 

 

期末在製品

8,000

 

 

該月份投入成本

 

$52,800

$59,750

期初在製品存貨之直接材料部分已完工80%,加工成本已投入70%;期末在製品存貨之直接材料部分已完工60%,加工成本已投入40%。假設新竹公司採用先進先出法計算約當產量與約當單位成本。

試作:()計算第一加工部門五月份作業之直接材料的約當產量,及加工成本的約當產量。

直接材料約當產量=43,000+8,000×60%-6,000×80%=43,000

加工成本約當產量=43,000+8,000×40%-6,000×70%=42,000

()計算五月份之直接材料的約當單位成本,及加工成本的約當單位成本。(請四捨五入至小數點第二位)

直接材料約當單位成本=$52,800÷43,000=$1.23

加工成本約當單位成本=$59,750÷42,000=$1.42

 

【普考成會106-3】乙公司2017年生產第201批號產品3,000單位,單位成本如下:直接材料$10,直接人工$20,製造費用$10

試作:()生產完成後,發現100單位屬正常損壞品,無殘值,損壞係因該產品要求精細規格所致,試作有關損壞品之會計分錄。

損壞品屬正常損壞,係因要求精細規格所致,應由第201批吸收;又因損壞品無殘值,故不做分錄。

()生產完成後,發現100單位屬正常損壞品,損壞品每單位殘值$10,損壞係因生產期間公司電壓不穩所致,試作有關損壞品之會計分錄。

借:損壞品   $1,000 ($10×100)

  製造費用   3,000 (電壓不穩所致,由所有產品吸收)

  貸:在製品201 $4,000 [($10+$20+$10)×100]

()生產完成後,發現100單位屬非常損壞品,每單位殘值$5,試作有關損壞品之會計分錄。

借:損壞品   $  500 ($5×100)

  其他損失   3,500 (非常損壞,轉列其他損失)

  貸:在製品201 $4,000 [($10+$20+$10)×100]

 

【地方三等成會107-1】乙公司生產某種零件必須依序經過ABC三個部門。其中A部門之原料成本在生產過程的一開始便全部投入;加工成本則於生產過程中平均投入。1073A部門有期初在製品500單位,完工比例60%,其中包括原料成本$4,300及加工成本$3,2003月份另外開始生產3,500單位,完工3,000單位。期末在製品1,000單位,完工比例40%3月份共投入原料成本$31,500,加工成本$31,000。乙公司用先進先出法計算各部門之產品成本。

試作:()計算A部門3月份原料及加工成本之約當產量及單位約當成本。

約當產量

直接材料=3,000-500+1,000=3,500

加工成本=3,000-500×60%+1,000×40%=3,100

單位約當成本

直接材料=$31,500÷3,500=$9

加工成本=$31,000÷3,100=$10

()計算3月份A部門完工轉出產品之總成本。

期初在製品本期完工=$4,300+$3,200+$10×500×(1-60%)=$9,500

本期投入本期完工=($9+$10)×(3,000-500)=$47,500

總成本=$9,500+$47,500=$57,000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會計28-01成本分類-公職試題

會計28-06混合成本制與作業基礎成本制-公職試題

會計28-05分步成本制-公職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