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28-13非例行性決策及攸關資訊-公職試題
【選擇題】
【C】01.甲公司為咖啡豆批發商,在決定是否接受特殊訂單時,應考慮下列何項資訊?①變動製造成本②固定製造成本③機會成本④特殊訂單價格 (A)僅①② (B)僅①③ (C)僅③④ (D)僅①③④。[109地方三等成會]
正常訂單機會成本=正常訂單價格-變動製造成本
在無閒置產能下,需要考慮正常訂單機會成本:
(正常訂單價格-變動製造成本) ↹ (特殊訂單價格-變動製造成本)
→ 特殊訂單價格 ↹ 正常訂單價格
∴考慮:機會成本及特殊訂單價格
【D】02-1.甲公司的A部門專門產銷特定規格鏡頭,此規格鏡頭的市場單位售價為$100,單位變動成本為$45,單位固定成本為$25。若管理階層希望A部門將5,000個鏡頭轉撥給另一個部門,且A部門目前無閒置產能,則A部門經理應接受的最低轉撥價格為何? (A)$25 (B)$45 (C)$55 (D)$100。
無閒置產能下最低轉撥價格=變動成本+機會成本=$45+($100-$45)=$100
【B】02-2.承上題,若A部門目前尚有足夠之閒置產能可供使用,則A部門經理應接受的最低轉撥價格為何? (A)$25 (B)$45 (C)$55 (D)$100。[109地方三等成會]
有閒置產能下最低轉撥價格=變動成本=$45
【D】03.有一家潛在客戶要向甲公司提出一次性的特殊訂單,公司有閒置產能,且不需要再多花行銷成本,以下是目前類似產品每單位的資訊:
變動成本: |
|
直接材料 |
$130 |
直接人工 |
60 |
製造費用 |
105 |
行銷成本 |
95 |
固定成本: |
|
製造費用 |
175 |
行銷成本 |
65 |
總成本 |
630 |
加成(50%) |
315 |
目標價格 |
$945 |
如果甲公司接受每單位$550的一次性特殊訂單1,030個單位,營業淨利的變化如何? (A)營業淨利減少$82,400 (B)營業淨利減少$15,450 (C)營業淨利增加$164,800 (D)營業淨利增加$262,650。[109地方四等成會]
營業淨利增加=[$550-($130+$60+$105)]×1,030=$262,650
【B】04.甲公司目前有兩個部門,去年營業資料如下:
|
軟木部門 |
橡膠部門 |
銷貨收入 |
$600,000 |
$300,000 |
變動成本 |
310,000 |
200,000 |
邊際貢獻 |
290,000 |
100,000 |
部門固定成本 |
110,000 |
60,000 |
部門利益 |
180,000 |
40,000 |
分攤公司固定成本 |
100,000 |
50,000 |
淨利(損) |
$80,000 |
$(10,000) |
公司總裁正考慮裁撤產生損失的橡膠部門。若裁撤,則公司之總固定成本不變。若將橡膠部門裁撤,則公司整體營業利益將有何變化? (A)增加$10,000 (B)減少$40,000 (C)增加$50,000 (D)減少$100,000。[109地方四等成會]
分攤公司固定成本$50,000為非攸關成本
公司整體營業利益減少=減少部門利益$40,000
【C】05.某公司販售某種商品,關於平均收入及成本資料如下:
單位售價 |
$35 |
每單位變動成本: |
|
直接材料 |
$8 |
直接人工 |
$2 |
製造費用 |
$1 |
銷售成本 |
$4 |
每年固定成本 |
$150,000 |
假設公司決定降價20%,而原售出20,000單位可增加10%,則淨利會減少多少? (A)$26,000 (B)$106,000 (C)$114,000 (D)$140,000。[109高考三級成會]
單位變動成本=$8+$2+$1+$4=$15
原價之淨利=($35-$15)×20,000=$400,000
降價之淨利=($28-$15)×20,000×(1+10%)=$286,000
淨利減少=$400,000-$286,000=$114,000
【D】06.甲公司目前由資訊安全小組負責資訊安全管理,但近來多次駭客入侵使總經理考慮將資訊安全管理委外給乙公司。資訊安全小組營運成本包含變動成本$234,000及固定成本$325,000,若將資訊安全管理委外,固定營運成本可節省30%。公司總部分攤管理費$156,000給資訊安全小組。甲公司在此委外決策中願意支付給乙公司最高價格為何?
(A)$227,500 (B)$234,000 (C)$325,000 (D)$331,500。[109高考三級成會]
營運成本=$234,000+$325,000+$156,000=$715,000
委外最高價格=$715,000-$325,000×(1-30%)-$156,000=$331,500
【C】07.甲公司會計人員編製下列最新年度的損益表:
|
A部門 |
B部門 |
C部門 |
總額 |
銷貨收入 |
$63,000 |
$179,000 |
$60,000 |
$302,000 |
銷貨成本 |
37,000 |
70,000 |
23,000 |
130,000 |
銷貨毛利 |
26,000 |
109,000 |
37,000 |
172,000 |
訂購與運送成本 |
19,000 |
26,000 |
9,000 |
54,000 |
租金(依使用坪數支付) |
3,000 |
3,000 |
3,000 |
9,000 |
總公司分攤成本 |
10,000 |
10,000 |
10,000 |
30,000 |
營業淨利 |
$(6,000) |
$70,000 |
$15,000 |
$79,000 |
如果甲公司在去年就關閉A部門,則該公司的損益將有何不同? (A)公司淨利不變 (B)公司淨利增加$6,000 (C)公司淨利減少$4,000 (D)公司淨利減少$7,000。[109普考成會]
∵關閉A部門 ∴總公司分攤成本$10,000為非攸關成本
公司淨利減少=$10,000-$6,000=$4,000
【A】08.甲公司收到生產6,000輛模型汽車的特殊訂單,單位售價與單位成本分別為$13.70與$11.50。成本結構如下:
直接材料 |
$2.50 |
直接人工 |
1.90 |
變動製造費用 |
2.30 |
固定製造費用 |
4.80 |
產品單位成本 |
$11.50 |
直接人工為變動成本,此特殊訂單不會影響公司上列固定製造費用之成本總額,但需要額外客製化加工,故單位變動成本需額外增加$8.10,且需添購模具,成本$20,000,使用後無殘值。此特殊訂單對公司銷售業務沒有影響,且有充分產能因應。若接受此特殊訂單,則公司營業淨利將有何變化? (A)減少$26,600 (B)增加$13,200 (C)減少$55,400 (D)減少$21,300。[109普考成會]
攸關成本=($2.5+$1.9+$2.3+$8.1)×6,000+$20,000=$108,800
淨利減少=$108,800-$13.7×6,000=$26,600
【A】09.某公司產銷甲、乙及丙三種產品,各種產品之單位售價及變動成本列示如下:
產品 |
甲 |
乙 |
丙 |
售價 |
$8 |
$12 |
$16 |
變動成本 |
4 |
6 |
10 |
該公司每月固定成本為$80,000,每月總產能為4,000機器小時。每生產一單位甲、乙、丙產品分別需耗2、2、4機器小時。根據市場調查後規劃甲產品最多產銷1,000單位,乙產品最多產銷500單位,丙產品最多產銷800單位。請問該公司每月邊際貢獻最高為多少? (A)$8,500 (B)$9,500 (C)$10,500 (D)$11,800。[109會計師成會]
① |
乙 |
($12-$6)÷2=$3 |
2×500=1,000機器小時 |
($12-$6)×500=$3,000 |
② |
甲 |
($8-$4)÷2=$2 |
2×1,000=2,000機器小時 |
($8-$4)×1,000=$4,000 |
③ |
丙 |
($16-$10)÷4=$1.5 |
4×250=1,000機器小時 |
($16-$10)×250=$1,500 |
|
|
|
4,000機器小時 |
邊際貢獻$8,500 |
【C】10.某公司有兩個部門-甲部門與乙部門。兩個部門的收入與費用分別如下:
|
甲部門 |
乙部門 |
銷貨收入 |
$800,000 |
$600,000 |
變動費用 |
350,000 |
200,000 |
部門固定成本 |
250,000 |
150,000 |
公司共同固定成本分攤 |
240,000 |
150,000 |
營業損益 |
$(40,000) |
$100,000 |
該公司的管理者正考慮是否要結束甲部門。如果甲部門結束營業,可以節省甲部門的固定成本,但對公司的共同固定成本則沒有影響。根據以上的資料,對公司整體而言,甲部門是否應該結束營業?甲部門結束營業後,整個公司的營業損益將為何? (A)是,有利益$100,000 (B)否,有利益$60,000 (C)否,有損失$140,000 (D)否,有損失$100,000。[109會計師成會]
原營業利益=$100,000-$40,000=$60,000
甲部門結束營業利益減少=$800,000-$350,000-$250,000=$200,000
新營業損失=$200,000-$60,000=$140,000 (不應結束營業)
【C】11.A公司在兩年前以$10,500購入目前的機台,以直線法計提折舊,截至目前還有一年的殘值。因機台最近常故障,公司可以用$2,200購入一台全新機台,但只能使用一年。與舊機台相較,全新機台每年可以為公司節省$3,000營業費用。試問更換新機台會對公司淨利影響為何? (A)減少淨利$2,700 (B)減少淨利$500 (C)增加淨利$800 (D)增加淨利$4,300。[109鐵路三級成會]
淨利增加=$3,000-$2,200=$800
【A】12.甲顧問公司考慮將X部門業務委外給乙顧問公司,預估乙顧問公司將收費$697,000,委外後將節省X部門專業人員之人事成本$663,000,該部門行政人員(人事成本$204,000)將轉至其他部門。X部門非人事營運成本可因此節省$51,000,原本總公司分攤給X部門的$42,500將轉分攤給其他部門。委外X部門業務對甲顧問公司的淨利影響為何? (A)$17,000 (B)$59,500 (C)$221,000
(D)$263,500。[109鐵路三級成會]
淨利增加=($663,000+$51,000)-$697,000=$17,000
【C】13.甲公司產銷X產品。目前產銷量為15,600單位,營收$686,400,變動製造成本$374,400,固定製造費用$156,000,變動銷管費用$68,640,固定銷管費用$45,760。今有乙公司向甲公司提出以單價$32訂購3,900單位X產品。甲公司總經理認為這筆生意有利可圖,因為公司尚有剩餘產能,而且這筆生意可節省變動銷管費用;但營運長則認為X產品單位製造成本已達$34,高於乙公司提出的買價。若接受此特殊訂單對甲公司的淨利影響為何? (A)增加$7,800 (B)減少$7,800 (C)增加$31,200 (D)減少$31,200。[110地方三等成會]
淨利增加=($32-$374,400÷15,600)×3,900=$31,200
【A】14.甲公司生產零組件A,用於幾款健身器材中。1,000單位的零組件生產成本如下:
直接材料 |
$40,000 |
固定製造費用 |
$18,000 |
直接人工 |
7,500 |
總成本 |
100,000 |
變動製造費用 |
34,500 |
|
|
如果公司從外部供應商購買A,估計分配給A的固定製造費用的7%將不再發生。甲公司可以選擇從外部供應商購買零件,每件$94.7。甲公司支付給外部供應商的最高價格為何? (A)$83.26 (B)$94.7 (C)$98.74 (D)$100。[110地方四等成會]
最高價格=($40,000+$7,500+$34,500+$18,000×7%)÷1,000=$83.26
【D】15.甲公司正考慮是否運用閒置已久的原料於某一特殊訂單。該特殊訂單須耗用原料220公斤,當初取得成本總額為$1,804。若公司向外購買這種原料,則每公斤須花費$8.55。若公司不在特殊訂單上使用這批220公斤的原料,則對外出售價格為每公斤$7.75,但同時須支付$97之運費。在決定是否採用這批原料於特殊訂單時,所需考慮的攸關成本為何?
(A)$1,881 (B)$1,804 (C)$1,705 (D)$1,608。[110地方四等成會]
原料取得成本總額$1,804為沉沒成本,不考慮。
採用原料於特殊訂單,無特殊訂單價格。
攸關成本=原料出售利益=$7.75×220-$97=$1,608
【B】16.甲公司產銷電動車,目前自製零件X,預計每月產製13,000單位之製造成本為$3,588,000(包含直接原料$1,196,000,直接人工$299,000,變動製造費用$897,000,固定製造費用$1,196,000)。若外購X零件,固定製造費用可節省4%。甲公司外購X零件願意支付之最高採購單價為何?
(A)184.00 (B)187.68 (C)230.00 (D)233.68。[110退役三等成會]
單價×13,000+$1,196,000×(1-4%)=$3,588,000,單價=$187.68
【D】17.甲公司產銷某產品,目前產能供不應求,產銷量為24,000單位,營收$456,000,銷貨成本$348,000,其中20%為固定製造費用。今有乙公司向甲公司提出9,600單位、單價$16之特殊訂單。甲公司考慮應否接受此特殊訂單,下列何者正確? (A)應接受,因為會使淨利增加14,400
(B)不應接受,因為會使淨利減少14,400
(C)應接受,因為會使淨利增加28,800
(D)不應接受,因為會使淨利減少28,800。[110退役三等成會]
單位售價=$456,000÷24,000=$19
淨利減少=($16-$19)×9,600=$(28,800)
產能供不應求,無閒置產能,不應接受此訂單
【C】18.甲公司考慮處分X事業部,此事業部的存貨帳面價值屬於下列何者? (A)付現成本 (B)機會成本 (C)沈沒成本 (D)差異成本。[110退役三等成會]
帳面價值未能出售之損失屬於沈沒成本。
【D】19.甲公司產銷登山用品,單位成本資料如下:
直接原料 |
$6,000 |
直接人工 |
1,800 |
變動製造費用 |
900 |
固定製造費用 |
3,000 |
總製造成本 |
$11,700 |
一般訂單採成本加成訂價,係以總製造成本加價30%。甲公司曾因尚有剩餘產能,與乙公司簽訂過一次性特殊訂單,乙公司想進一步與甲公司簽訂長期供貨合約。甲公司最可能對乙公司長期供貨合約之報價為何? (A)$7,800 (B)$8,700 (C)$11,310
(D)$15,210。[110退役四等成會]
長期供貨合約,以一般訂單處理,採成本加價計算。
報價=$11,700×(1+30%)=$15,210
【A】20.甲公司產銷A產品與B產品,正在考慮A產品應自製或外購。若採外購,現有A產品生產設備可用於生產B產品;A產品線經理原本負責A產品之生產與銷售,若外購則改為僅負責銷售業務,底薪與紅利支付方式不變。若甲公司決定外購A產品,下列何者是攸關的付現成本? (A)A產品之外購貨款 (B)A產品線經理的底薪 (C)A產品之直接原料成本 (D)A產品生產設備之折舊成本。[110退役四等成會]
攸關成本:因決策選擇而改變之成本,即選擇不同決策時,應予考慮的成本。具未來性與差異性。
付現成本:須於現在或未來支付現金之成本,通常指變動成本。
付現成本不必然為攸關成本,但攸關成本均為付現成本。
符合攸關的付現成本為(A)A產品之外購貨款。
【B】21.甲批發商於上個月以每公斤$50進貨5,200公斤果乾一批,近月來果乾市價不斷上揚至每公斤$65。該批發商收到乙零售商特殊訂單2,000公斤。甲批發商在考慮是否接受此特殊訂單時,下列何者為攸關資訊?①上月每公斤$50採購價②現時每公斤$65市價③上月進貨5,200公斤④一般訂單客戶對此特殊訂單看法 (A)僅② (B)僅②④ (C)僅①③ (D)僅①②④。[110高考三級成會]
①③沉沒成本及數量,為非攸關資訊。②會影響銷貨收入,為攸關資訊。④會影響其他客戶的看法與將來購買意願,為攸關資訊。
【A】22.甲公司生產電子零件,該公司每月的產能為12,000單位,目前該公司每月產銷10,000單位,公司售價採製造成本加成30%。有關該公司目前之作業水準之成本資訊如下:
產出單位 |
10,000單位 |
5,000小時 |
|
機器小時 |
8,000小時 |
直接材料每單位 |
$25 |
直接製造人工每小時 |
$14 |
變動製造費用每機器小時 |
$20 |
固定製造費用 |
$120,000 |
固定行銷費用 |
$60,000 |
目前該公司收到一次性的訂單,數量為2,000單位。公司若接受此一特殊訂單並不影響正常銷售,也將不會發生額外的行銷費用,但須額外花一筆運送費用$4,000,試問每單位公司最低可接受的報價為何? (A)$50 (B)$60 (C)$65 (D)$78。[110高考三級成會]
閒置產能=12,000-10,000=2,000
每單位直接製造人工小時=5,000÷10,000=0.5
每單位機器小時=8,000÷10,000=0.8
每單位額外運費=$4,000÷2,000=$2
最低可接受報價=$25+$14×0.5+$20×0.8+$2=$50
【B】23.甲公司為一家汽車修理廠,依據直接人工成本加價100%與直接材料成本加價50%的方式向客戶報價,該公司每小時人工成本為$50。假設某台車輛經檢查後,該公司提供了「修理不換零件」與「更換零件」兩種方式供客戶選擇,此兩方案之成本資訊如下:
|
人工 |
材料 |
修理不換零件 |
4小時 |
$60 |
更換零件 |
2小時 |
$220 |
試問下列何種情況公司會建議客戶更換零件? (A)當公司的目標是追求較高的公司利潤 (B)當公司的目標是追求較高的每單位時間利潤 (C)當公司的目標是追求較高的毛利率 (D)當公司的目標是追求較高的主要成本加成百分比。[110高考三級成會]
修理不換零件=$60×(1+50%)+$50×4×(1+100%)-($60+$50×4)=$490-$260=$230
更換零件=$220×(1+50%)+$50×2×(1+100%)-($220+$50×2)=$530-$320=$210
(A)追求較高的利潤,建議修理不換零件($230>$210)
(B)追求較高的每單位時間利潤,建議更換零件($210÷2=$105>$230÷4=$57.5)
(C)追求較高的毛利率,建議修理不換零件($230÷$490=46.94%>$210÷$530=39.62%)
(D)追求較高的主要成本加成百分比,建議修理不換零件($490÷$260-1=88.46%>$530÷$320-1=65.63%)
【B】24.甲工廠目前每月生產1,000個輪胎,以下為1,000個輪胎的單位成本資料:
直接材料 |
$30 |
直接人工 |
5 |
變動製造費用 |
8 |
固定製造費用 |
12 |
總成本 |
$55 |
該工廠的產能為3,000個輪胎,因此考慮擴充產量。請問生產2,000個輪胎的總成本為何? (A)$110,000 (B)$98,000
(C)$94,000 (D)$88,000。[110普考成會]
總成本=$12×1,000+($30+$5+$8)×2,000=$98,000
【C】25.A公司為產品製造商,有甲、乙兩個部門,下列數據為此兩部門最近一期的資料:
甲部門年需求量為50,000,外部供應價$62
乙部門
正常產能(單位數) |
500,000 |
外售單位數 |
360,000 |
中間市場單位售價 |
$62 |
單位變動成本 |
48 |
單位固定成本(按正常產能計算) |
7 |
若甲部門同意以每單位$50向乙部門購買,則乙部門利益會如何變動? (A)減少$400,000 (B)減少$600,000 (C)增加$100,000 (D)增加$2,500,000。[110普考成會]
閒置產能=500,000-360,000=140,000(不需考慮固定成本)
乙部門利益增加=($50-$48)×50,000=$100,000
【A】26.臺北公司產銷A、B兩種產品,A、B商品銷貨組合數量比率為4:1,各產品相關的單位售價與單位變動成本資料如下:
|
A產品 |
B產品 |
單位售價 |
$400 |
$200 |
單位變動成本 |
320 |
100 |
假設固定成本的總額為$340,000,所得稅率20%,若公司的目標利潤是稅後$400,000,則該公司的A、B產品各項的銷貨量為何? (A)A產品8,000單位;B產品2,000單位 (B)A產品7,048單位;B產品1,762單位 (C)A產品22,286單位;B產品5,571單位 (D)A產品8,889單位;B產品1,111單位。[110會計師成會]
稅前淨利=$400,000÷(1-20%)=$500,000
A產品單位邊際貢獻=$400-$320=$80
B產品單位邊際貢獻=$200-$100=$100
組合平均單位邊際貢獻=($80×4+$100×1)÷(4+1)=$84
總銷量=($340,000+$500,000)÷$84=10,000
A產品銷量=10,000×4/5=8,000
B產品銷量=10,000×1/5=2,000
【C】27.甲公司銷售一款暢銷型玩具,其產品單位成本為如下:
直接材料 |
$25 |
直接人工 |
14 |
變動製造費用 |
18 |
固定製造費用 |
13 |
總成本 |
$70 |
乙公司聯繫甲公司,願意協助製造生產該款9,200組的玩具,每組價格為$62。假如甲公司接受乙公司的報價,將可以節省$48,000的固定製造費用。因此,甲公司應該決定自製或外購?兩者方案之間所節省的成本為何? (A)自製,成本節省$25,600 (B)自製,成本節省$73,600 (C)外購,成本節省$2,000 (D)外購,成本節省$48,000。[110會計師成會]
自製成本=$70×9,200=$644,000
外購成本=$62×9,200=$570,400
自製成本>外購成本,應選擇外購
外購可免成本=($25+$14+$18)×9,200+$48,000=$572,400
成本節省=$572,400-$570,400=$2,000
【C】28.甲公司生產液晶電視,每一台電視機的售價為$190,公司在每個月的正常產能為10,000台,每一台的生產成本如下:
直接材料 |
$80 |
直接人工 |
$40 |
製造費用(80%變動、20%固定) |
$50 |
甲公司收到一張海外客戶的特別訂單,訂購量為2,000台。這筆訂單的銷管費用為每單位$12。該公司目前每個月透過正常通路的銷售量為8,000台。這筆特別訂單的最低定價為多少元? (A)$190 (B)$182 (C)$172 (D)$170。[110會計師成會]
最低定價=$80+$40+$50×80%+$12=$172
【B】29.某公司正在考慮是否要取消其中一條產品線,該產品線邊際貢獻雖為正,但營業淨利為負,在停產後目前分攤到該產品線的固定成本也會分攤到其他產品線。假設其他條件不變,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該產品線停產後,公司的淨利會增加,增加的金額等於該產品線所產生的邊際貢獻 (B)該產品線停產後,公司的淨利會降低,因為公司的固定成本不會改變 (C)該產品線停產後,公司的淨利會增加,因為公司的總固定成本會降低 (D)該產品線停產後,公司的淨利會降低,降低的金額等於公司的固定成本。[111地方四等成會]
(D)淨利降低金額等於固定成本變動數。
【C】30.B公司考慮是否向外購買產品每年所需的組件10,000單位,單位售價為$80。若向外購買組件,固定製造費用可減少60%;且目前用於生產組件的機器可以每年$150,000轉租給其他公司,該機器成本為$500,000,直線法提列折舊,無殘值,已提列一年折舊$100,000。原自行生產製造產品組件每單位相關成本包含直接原料$10、直接人工$15、變動製造費用$20以及固定製造費用$30。試問下列何者正確? (A)應外購,較自製攸關成本節省$80,000
(B)應外購,較自製攸關成本節省$100,000
(C)應自製,較外購攸關成本節省$20,000
(D)應自製,較外購攸關成本節省$100,000。[111高考三級成會]
自製成本=($10+$15+$20+$30)×10,000=$750,000
外購成本=$80×10,000+$30×10,000×(1-60%)-$150,000=$770,000
應自製,成本節省=$770,000-$750,000=$20,000
【D】31.A公司因應景氣進行組織縮減,擬裁撤甲部門,並將其工作以每月$500,000外包執行。若裁撤甲部門,將解聘其直接人員,每月薪資為$400,000;間接人員則轉調其他部門,每月薪資維持$50,000。該部門分攤之公司辦公成本$60,000則改由其他部門分攤,而其不含折舊之固定成本可減少$30,000。甲部門設備每月折舊費用為$30,000,若部門裁撤可出租,每月租金$10,000。試問裁撤甲部門對公司之影響為何? (A)營業利益增加$60,000
(B)營業利益增加$30,000
(C)營業利益減少$30,000
(D)營業利益減少$60,000。[111高考三級成會]
裁撤攸關成本=$400,000+不含折舊之固定成本$30,000+$10,000=$440,000
裁撤使營業利益減少=$500,000-$440,000=$60,000
【D】32.丙跨國企業位在印尼分公司的產品成本包括直接原料$50、直接人工$40、變動製造費用$10、固定製造費用$25,生產線尚有剩餘產能。除了運回本國分公司繼續加工生產外,該產品也可以每單位$185在當地市場出售。若本國分公司除了向印尼分公司購買,也可以每單位$185在市場上購買,本國稅率為17%,印尼稅率為20%,則本國分公司最高能接受的移轉價格為何?
(A)$100 (B)$125 (C)$150 (D)$185。[111高考三級成會]
本國分公司最高能接受的移轉價格為$185。當移轉價格高於$185,應在當地市場購買。
【C】33.乙公司從事電子零件加工,每年進貨量為1,000,000單位,每單位$30,進貨零件之不良率為1%,每年花費$400,000對進貨零件進行檢查,其中包含$150,000之工廠租金分攤與$250,000之人工成本。經過檢查後可確保不良零件不會進入生產線加工。現今有廠商可提供外包品質檢驗服務,並可確保進貨零件無不良品,若乙公司採此方案將可省去花費於進貨零件檢查之人工成本,但檢驗場地將閒置,乙公司最高可出價多少向廠商購買外包品質檢驗服務?
(A)$400,000 (B)$450,000 (C)$550,000 (D)$700,000。[111普考成會]
提供外包後,檢驗場地將閒置,工廠租金為固定成本。
最高出價=$30×1,000,000×1%+$250,000=$550,000
【A】34.甲公司估計生產檯燈的單位成本是$1,900,其中包括80%的變動成本和20%的固定成本,該公司有閒置產能。乙公司的訂價政策是按全部成本加成45%。甲公司被邀請參加乙公司一次性特殊訂單的競標,以提供180座檯燈。甲公司應該在這個特殊訂單上出的最低價格是多少?
(A)$273,600 (B)$342,000 (C)$396,720 (D)$495,900。[111普考成會]
有閒置產能,最低價格為變動成本。
最低價格=$1,900×80%×180=$273,600
【A】35.甲公司生產一種零件,可用於製造該公司所生產的其中一種產品,生產該項零件12,000單位所發生的成本包括:直接材料成本$92,000、直接人工成本$140,000、變動製造費用$68,000、固定製造費用$156,000。乙公司願意以每個零件$36供應甲公司12,000單位的相同零件。若甲公司向乙公司購買零件,固定製造費用中有$60,000是可免成本(avoidable
cost),但生產該零件的生產設備並沒有任何其他用途,甲公司應該採取下列何項決策? (A)自己生產該零件,因為與向乙公司購買零件相比,平均每單位可以節省$6 (B)向乙公司購買該零件,因為與自己生產零件相比,平均每單位可以節省$2 (C)向乙公司購買該零件,因為與自己生產零件相比,可以為公司節省$30,000的成本 (D)自己生產該零件,因為與向乙公司購買零件相比,平均每單位可以節省$2。[111普考成會]
攸關成本=$92,000+$140,000+$68,000+$60,000=$360,000
外購成本=$36×12,000=$432,000
自製平均每單位節省=($432,000-$360,000)÷12,000=$6
【B】36.乙公司有剩餘產能,每單位產品的成本如下:直接材料$340,直接人工$610,已分攤變動製造費用$420,以及已分攤固定製造費用$110。現有甲公司欲跟乙公司下單,試問乙公司每單位最低售價應為何?
(A)$1,480 (B)$1,370 (C)$950 (D)$530。[111鐵路三級成會]
有剩餘產能,最低售價=變動成本=$340+$610+$420=$1,370
【B】37.當公司存在閒置產能,且特殊訂單之變動成本與正常訂單之變動成本並不相同之情形下,在決定特殊訂單之最低可接受售價時,下列何者正確? (A)應考慮正常訂單之變動成本,而非特殊訂單之變動成本 (B)應考慮特殊訂單之變動成本,而非正常訂單之變動成本 (C)應同時考慮正常訂單與特殊訂單兩者之變動成本 (D)正常訂單與特殊訂單兩者之變動成本皆不必考慮。[111鐵路三級成會]
有閒置產能,只考慮特殊訂單之變動成本,而非正常訂單之變動成本。
【C】38.甲公司對A零件之需求量為每個月5,000單位,公司生產部目前配置之人力,均已充分使用,故若欲自製A零件,則須加班生產,正常工資率為每小時$120,加班之工資率則為每小時$180,加班不影響固定製造費用。甲公司自製1單位A零件需要3單位材料及2個人工小時,材料單位價格為$150,製造費用係以直接人工小時為分攤基礎,每人工小時應分攤之變動及固定製造費用分別為$80及$100。今有一廠商願意生產A零件提供給甲公司,在利潤考量下,下列何者為外購A零件每單位可接受之最高價格?
(A)$610 (B)$850 (C)$970 (D)$1,170。[112地方三等成會]
每單位可接受之最高價格=$180×2+$150×3+$80×2=$970
【D】39.甲公司的會計長考慮是否繼續生產小型電子馬達,蒐集資訊如下:①生產電子馬達的設備帳面價值是$150,000②現在電子馬達部門的空間可以當作倉儲空間,因此可以省下目前倉庫之租金③相同的電子馬達可以向外部供應商以每單位$59.75購得④4個在電子馬達工作的員工將被遣散,並給予8週的遣散費⑤電子馬達部門仍有未償付的票據$10,000。下列何者為此決策之攸關資訊?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④。[112地方四等成會]
攸關成本:影響決策之成本,具有二個特性:①未來性:未來成本。②差異性:決策不同。
A
⑤不是攸關資訊
【A】40.甲公司產銷2種產品:基本型與豪華型。有關甲公司採用最適之生產組合,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產品生產組合決策為公司短期決策 (B)此產品組合決策以極大化公司營收為目標 (C)售價較高的豪華型產品應占產品組合較高比重 (D)當機器產能有限時應優先生產每機器小時產量最大之產品。[112地方四等成會]
(D)在有限資源下,以每一單位有限資源可產生最大邊際貢獻者,優先生產。
【A】41.甲公司正在考慮中止其中一條產品線,目前分配給該產品線的固定成本將在中止後分配給其他產品線,下列何者為停止該產品線後會產生之財務影響? (A)淨利將變動,金額為該產品線原來的邊際貢獻 (B)淨利將變動,金額為原分配給該產品線的固定成本 (C)公司的總固定成本將增加,金額為該產品線原來的邊際貢獻 (D)公司的總固定成本將減少,金額為原分配給該產品線的固定成本。[112地方四等成會]
某產品線中止後,原有的邊際貢獻減少,淨利減少;固定成本分配給其他生產線,總固定成本不變。
【D】42.甲公司為石化產品製造商,某批「帶酸性殘渣油」之進貨與初步加工之成本為$2,000,000,加工後產出:A產品1,600公秉與B產品400公秉,每公秉的售價分別為$1,200與$2,000。A產品可繼續投入$600,000,將每2公秉A產品轉換為1桶C產品,每桶售價為$4,000;B產品可繼續投入$200,000,將每4公秉B產品轉換為1桶D產品,每桶售價為$8,800。關於是否投入成本繼續加工之決策,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A產品應該繼續加工,利益將增加$1,280,000
(B)A產品不應該繼續加工,利益將減少$80,000
(C)B產品應該繼續加工,利益將增加$680,000
(D)B產品不應該繼續加工,利益將減少$120,000。[112退役三等成會]
A產品增額收入=$4,000×(1,600/2)-$1,200×1,600=$1,280,000>增額成本600,000
應繼續加工,利益增加$680,000
B產品增額收入=$8,800×(400/4)-$2,000×400=$80,000<增額成本$200,000
不應繼續加工,利益減少$120,000
【D】43.甲公司正考慮是否接受一特殊訂單,該訂單數量800單位,單位售價$90,公司正常每單位售價為$100。在現有產能水準下,產品每單位變動成本為$40,每單位固定成本為$6,該特別訂單並不會增加銷管費用。已知甲公司沒有其他閒置產能接此特殊訂單,下列何者為甲公司接下此特殊訂單,對公司獲利之影響? (A)增加$40,000
(B)增加$35,200
(C)減少$3,200
(D)減少$8,000。[112退役三等成會]
接單利益=($90-$40)×800=$40,000
接單損失之邊際貢獻=($100-$40)×800=$48,000
接單獲利減少=$48,000-$40,000=$8,000
【D】44.甲公司A部門長久以來一直都處於虧損狀態,公司管理部門X1年底考慮將其關閉。X1年該部門有邊際貢獻$50,000,固定成本$83,000。固定成本中有$52,000是來自公司整體共同成本的分攤,另A部門對外無跨年度之合約承諾。若甲公司將A部門關閉,對該公司X2年整體利潤而言,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增加$33,000
(B)減少$33,000
(C)增加$19,000
(D)減少$19,000。[112退役三等成會]
A部門關閉,整體利潤減少=$50,000-($83,000-$52,000)=$19,000
【C】45.當決定接受客戶的一次性特殊訂單時,下列何者為管理階層應該考慮的資訊? (A)不考慮特殊訂單對於產品未來價格的影響 (B)考慮沉沒成本和機會成本 (C)確定是否有閒置產能可用 (D)確認產品過去的設計成本。[112退役四等成會]
有閒置產能:訂單每單位訂購價格>每單位變動增支成本,可接受此訂單。
無閒置產能:訂單每單位訂購價格>每單位增支成本+增加產能水準之固定成本,可接受此訂單。
【D】46.甲公司共生產三種產品均非常受歡迎,所有生產的產品於生產中即被訂購一空。該三種產品是在機器密集的環境中生產,產能受到機器在一段時間內可以生產的小時數限制。其他相關資訊如下:
|
產品A |
產品B |
產品C |
每單位貢獻 |
$15 |
$20 |
$30 |
每單位機器小時數 |
3 |
3.5 |
6.5 |
依據上述資訊,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A、B、C三種產品各1/3的組合可以創造最大的營業淨利目標 (B)由於產品C的每單位貢獻最大,因此生產和銷售產品C可以讓營業淨利最高 (C)由於產品A的生產時間最短,因此生產和銷售產品A可以讓營業淨利最高 (D)如果目標是極大化邊際貢獻,則生產和銷售產品B可以讓營業淨利最高。[112退役四等成會]
產品A每單位機器小時邊際貢獻=$15÷3=$5
產品B每單位機器小時邊際貢獻=$20÷3.5=$5.714
→ (D)可以讓營業淨利最高
產品C每單位機器小時邊際貢獻=$30÷6.5=$4.615
【A】47.某公司正在考慮是否要停止A產品的生產,因為該產品在上一季產生損失,關於A產品上一季的銷售與成本資訊如下:銷貨收入$600,000,製造成本包括有直接材料成本$240,000、直接人工成本$96,000、間接製造費用$300,000,營業淨損為$36,000。間接製造費用中有75%是變動成本,其餘25%是專門用於生產A產品之生產設備的折舊費用,且該生產設備並無銷售價值。如果上一季A產品停產,該公司的淨利會有何改變? (A)營業淨利會減少$39,000
(B)營業淨利會增加$36,000
(C)營業淨利會減少$60,000
(D)營業淨利會增加$80,000。[112退役四等成會]
營業淨利減少=$600,000-$240,000-$96,000-$300,000×75%=$39,000
【D】48.關於自製或外購決策之評估,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因外購所產生的閒置設備,應評估是否可用於生產其他產品 (B)目前外購成本較低,企業仍可能為了長遠發展之策略而選擇自製 (C)當評估未來外購供應鏈斷鏈之風險較高時,企業可能較傾向於自製 (D)單純就財務考量,當每單位自製成本為$80時,只要外購成本低於$80即應選擇外購。[112高考三級成會]
自製或外購的決策原則:
(一)有閒置產能時,固定成本為無關成本,僅須考慮外購成本和自製變動成本。
(二)無閒置產能時,除考慮外購成本和自製變動成本之外,尚須考慮增加的固定成本。
【A】49.甲公司之產能為5,000單位,目前僅生產3,000單位。單位售價為$50,單位變動成本為$20,基於目前生產量計算之單位固定成本為$10。現有一次性之特殊訂單2,000單位,下列何者為甲公司最低可接受之價格?
(A)$20 (B)$26 (C)$30 (D)$50。[112高考三級成會]
閒置產能=5,000-3,000=2,000單位
最低可接受價格=單位變動成本=$20
【A】50.A公司生產檜木餐桌,單位製造成本$1,000,其中70%為變動成本,30%為固定成本,A公司的長期訂價決策為全部成本加成25%。A公司目前有閒置產能,可再接受現有民宿業者訂購50張餐桌(屬特殊訂單,非例行性訂單),此訂單最低總成本?
(A)$35,000 (B)$43,750 (C)$50,000 (D)$62,500。[112會計師成會]
單位變動成本=$1,000×70%=$700
最低總成本=$700×50=$35,000
【A】51.A公司為電腦製造商,單位售價$30,000,單位變動成本$15,000,單位固定成本$5,000。A公司正常產能為50,000台,目前使用率為70%。今收到一張短期特殊訂單,訂購數量20,000台,價格為每台$25,000,且現有市場價格及需求不受影響。在不考慮擴充產能與加班的情況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A公司應接此訂單,淨利會增加$125,000,000
(B)A公司應接此訂單,淨利會增加$650,000,000
(C)A公司不應接此訂單,淨利會減少$125,000,000
(D)A公司不應接此訂單,淨利會減少$400,000,000。[112會計師成會]
不接新訂單產量=50,000×70%=35,000
不接新訂單淨利=($30,000-$15,000)×35,000=$525,000,000
接新訂單產量=原訂單30,000+新訂單20,000=50,000
接新訂單淨利=$30,000×30,000+$25,000×20,000-$15,000×50,000=$650,000,000
應接新訂單,淨利增加=$650,000,000-$525,000,000=$125,000,000
【B】52.A公司製造毛巾,目前面臨一項特殊訂單的決策。當管理者決定是否要接受此特殊訂單時,下列那個項目不需要考慮? (A)分析產品的製造成本 (B)分析產品的行銷人員每月固定薪資 (C)考慮特殊訂單對毛巾未來價格的影響 (D)了解公司是否有閒置產能。[112會計師成會]
分析產品的行銷人員每月固定薪資,不屬於製造成本,無須考慮。
【D】53.有關攸關成本與短期決策之關係,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攸關成本是指過去已發生之成本 (B)攸關資訊一定會出現於財務報表中 (C)變動成本一定是攸關成本 (D)機會成本是否為攸關成本與公司目前實際運用的產能水準有關。[112會計師成會]
(A)沉沒成本是指過去已發生之成本。攸關成本會隨決策之選擇而改變的成本,具有未來性與差異性。
(B)攸關資訊不一定會出現於財務報表中,如:機會成本、無法量化之質性因素。
(C)變動成本若無差異性,則為非攸關成本。
【C】54.下列何者不是自製或外購決策的攸關項目? (A)如果改為向外購買零件時將不會再發生的成本 (B)目前該零件的直接材料成本 (C)目前用於生產此零件的特殊機器設備之折舊費用 (D)可避免的材料處理成本。[112會計師成會]
(C)目前用於生產此零件的特殊機器設備之折舊費用,不符合攸關成本的未來性和差異性。
【C】55.A公司銷售三種商品,每種商品的邊際貢獻分別是甲產品$24,乙產品$28,丙產品$30。每單位甲產品需使用5個機器小時,每單位乙產品需使用7個機器小時,每單位丙產品需使用10個機器小時。A公司可用的產能是4,500個機器小時。甲產品可銷售300單位,乙產品可銷售250單位,丙產品可銷售150單位。在現有產能下,最大利潤的生產組合? (A)甲:250、乙:250、丙:125
(B)甲:250、乙:250、丙:150
(C)甲:300、乙:250、丙:125
(D)甲:300、乙:250、丙:150。[113會計師成會]
每單位機器小時邊際貢獻
甲產品:$24÷5=$4.8
乙產品:$28÷7=$4
丙產品:$30÷10=$3
(A)$4.8×5×250+$4×7×250+$3×10×125=$16,750
(B)$4.8×5×250+$4×7×250+$3×10×150=$17,500
(C)$4.8×5×300+$4×7×250+$3×10×125=$17,950
→ 最大利潤的生產組合
(D)5×300+7×250+10×150=4,750>4,500機器小時
【綜合題】
【高考三級管會109-1】甲公司為生產M產品之廠商,其所需之R零件目前係自行製造,X1年使用R零件20,000單位。X1年間R零件使用直接原料$80,000,直接人工$70,000,並分攤製造費用$50,000,故X1年R零件之平均成本為每單位$10。現有一外部廠商乙公司,願意以每單位$8的價格,提供甲公司R零件。甲公司評估若R零件以外購的方式取得,其生產R零件的直接成本將不會發生;而製造費用當中占20%的設備折舊,該設備無其他用途,且未來即使R零件之生產數量大幅增加,仍存在閒置產能;占製造費用70%的R產線經理將調往S產線,並可幫企業節省從外部新聘請S產線經理的額外支出每年$30,000;其餘10%為變動製造費用,若不生產R零件將不會發生。甲公司評估未來M產品具市場潛力,故R零件之使用量將大幅增加。
試問:(一)試依據R零件的不同使用量情境,分析甲公司之自製與外購決策,何者對企業較有利?
R零件單位成本:
直接材料=$80,000÷20,000=$4
直接人工=$70,000÷20,000=$3.5
變動製造費用=$50,000÷20,000×10%=$0.25
設備折舊=$50,000×20%=$10,000
經理支出=$50,000×70%=$35,000
R零件X單位之自製成本等於外購成本,則
($4+$3.5+$0.25)X+($10,000+$35,000+$30,000)=$8X+($10,000+$35,000),X=120,000
(1)R零件為100,000單位時
自製成本=($4+$3.5+$0.25)×100,000+($10,000+$35,000+$30,000)=$850,000
外購成本=$8×100,000+($10,000+$35,000)=$845,000
(2)R零件為140,000單位時
自製成本=($4+$3.5+$0.25)×140,000+($10,000+$35,000+$30,000)=$1,160,000
外購成本=$8×140,000+($10,000+$35,000)=$1,165,000
結論:R零件低於120,000單位,採外購有利;高於120,000單位,採自製有利。
(二)若企業不生產R零件時,可將閒置之設備租給丙公司,每年賺得租金收入$50,000,試依據R零件的不同使用量情境,分析甲公司之自製與外購決策,何者對企業較有利?
R零件X單位之自製成本等於外購成本,則
($4+$3.5+$0.25)X+($10,000+$35,000+$30,000)=$8X+($10,000+$35,000)-$50,000,X=320,000
(1)R零件為300,000單位時
自製成本=($4+$3.5+$0.25)×300,000+($10,000+$35,000+$30,000)=$2,400,000
外購成本=$8×300,000+($10,000+$35,000)-$50,000=$2,395,000
(2)R零件為340,000單位時
自製成本=($4+$3.5+$0.25)×340,000+($10,000+$35,000+$30,000)=$2,710,000
外購成本=$8×340,000+($10,000+$35,000)-$50,000=$2,715,000
結論:R零件低於320,000單位,採外購有利;高於320,000單位,採自製有利。
(三)當企業評估自製與外購決策時,除依據前述之量化分析,試列舉並說明兩項可能須額外考量之因素。
(1)自製技術之可行性。
(2)外購品質之考量,廠商供貨之及時性與缺貨率。
【普考成會110-3】乙公司專門製造自動感應沖水器,其原理為通過紅外線感應產生水流,達到自動給水的作用。沖水器的兩側都各有一個感應器,乙公司本年預計生產18,000個沖水器,因此,管理會計人員蒐集了產製36,000個感應器的資訊,如下所示:
|
單位成本 |
總成本 |
直接材料 |
$10.00 |
$360,000 |
直接人工(變動) |
5.00 |
180,000 |
製造費用(變動) |
2.00 |
72,000 |
檢驗、整備、物料處理 |
|
8,000 |
機器租金 |
|
10,000 |
分攤廠房之行政成本、稅費、保險 |
|
50,000 |
總成本 |
|
$680,000 |
會計人員亦蒐集到下列攸關資訊:
.檢驗、整備、物料處理的成本隨著批次變動。每個批次1,000個,即乙公司產製36,000個感應器,將分為36個批次。
.產製感應器之機器係承租而得,若改由向外部供應商購買,則無須支付租金成本。有個外部供應商可向乙公司無限量提供每個$18的感應器。
試作:以下回答請說明並列示計算過程
(一)若乙公司向外部供應商購買感應器,目前產製感應器的廠房將會閒置。若僅考慮財務因素,乙公司是否應向外部供應商購買36,000個感應器?自製與外購二方案的成本相差多少?
外購成本=$18×36,000=$648,000
自製成本=($10+$5+$2)×36,000+$8,000+$10,000=$630,000
※不應外購,外購成本增加=$648,000-$630,000=$18,000
(二)假設乙公司已決定向外部供應商購買感應器,為了擴增產品功能,閒置的廠房將用以產製旋轉供水閥(註:每個沖水器有2個感應器、1個旋轉供水閥)。加上旋轉供水閥後,沖水器的售價可提高$48,但每個沖水器的變動成本也將提升$35,另有每年$180,000的模具成本。若乙公司於本年生產並銷售18,000個沖水器,僅考慮財務因素,是否應向外部供應商購買感應器?自製與外購二方案的成本相差多少?
外購成本=$18×36,000+$180,000=$828,000
自製成本=($10+$5+$2)×36,000+$8,000+$10,000+($48-$35)×18,000=$864,000
※應外購,外購成本減少=$864,000-$828,000=$36,000
(三)受到疫情影響,銷售部門估計本年僅能售出14,000個沖水器(未附旋轉供水閥)。在產量減少的情況下,釋出之廠房可用以產製感應器,僅考慮財務因素,是否應向外部供應商購買感應器?自製與外購二方案的成本相差多少?
外購成本=$18×(14,000×2)=$504,000
自製成本=($10+$5+$2)×28,000+$8,000×(14,000×2)/36,000+$10,000=$492,222
※不應外購,外購成本增加=$504,000-$492,222=$11,778
【高考三級成會111-2】高雄公司只生產單一產品,每年正常產能為60,000單位,據此估算其生產及銷售該產品的單位成本資料如下:
直接材料 |
$5.00 |
直接人工 |
$6.00 |
變動製造費用 |
$2.50 |
固定製造費用 |
$4.50 |
變動銷售及管理費用 |
$2.00 |
固定銷售及管理費用 |
$2.50 |
此產品每單位正常售價為$28,而公司最大產能每年為80,000單位。現在公司接到一張20,000單位的特殊訂單,報價每單位$17,該訂單不會影響公司的正常銷貨及總固定成本。
試作:(一)高雄公司若接受此特殊訂單,公司的年度營業損益會增加或減少的金額多少?
有閒置產能,僅須考量料工及變動成本=$5+$6+變動製造費用$2.5+$2=$15.5
利益增加=($17-$15.5)×20,000=$30,000
(二)高雄公司還有剩餘120單位低於正常品質的產品在倉庫,只能以低於正常售價出售,故須訂定這些低品質產品的最低單位售價。請說明有那些單位成本數字是攸關的?最低單位售價需訂為多少?
低品質產品(瑕疵品)僅須考量變動銷售及管理費用,最低單位售價為$2.00
【地方三等成會112-3】A職籃公司有二個營運部門:甲和乙。這二個部門個別及全公司1月份的損益表如下:
|
甲部門 |
乙部門 |
全公司 |
銷貨收入 |
$112,500 |
$60,000 |
$172,500 |
銷貨成本: |
|
|
|
主要成本(Prime cost) |
$20,000 |
$15,000 |
$35,000 |
變動製造費用 |
15,000 |
12,000 |
27,000 |
固定製造費用 |
22,500 |
18,000 |
40,500 |
合計 |
$57,500 |
$45,000 |
$102,500 |
銷貨毛利 |
$55,000 |
$15,000 |
$70,000 |
其他費用: |
|
|
|
銷售佣金 |
$10,000 |
$5,000 |
$15,000 |
包裝及運輸費用 |
9,000 |
7,000 |
16,000 |
廣告費用 |
12,000 |
8,000 |
20,000 |
行政管理費用 |
16,000 |
8,000 |
24,000 |
合計 |
$47,000 |
$28,000 |
$75,000 |
營業利益(損失) |
$8,000 |
$(13,000) |
$(5,000) |
銀行最近通知公司若要繼續獲得融資,營業利潤必須維持在相當的水準。因此,公司評估是否要出售乙部門以改善目前帳上出現虧損的狀況。若決定出售該部門,買家開出的價碼為現金$300,000,而公司資金的年投資報酬率為8%。仔細審視乙部門及整個公司目前的成本特性如下:乙部門所有的變動生產成本均是可免成本,固定生產成本的習性短期內不會改變。銷售佣金、包裝及運輸費用亦完全是變動成本。若決定出售,則全公司的廣告費用只會發生$15,000,且乙部門亦可節省一半的行政管理費用。
試作:以財務分析的角度評估若出售乙部門,將對公司的損益產生何種的影響。作答時須列示計算過程及最後攸關的決策數字,否則將不予計分。
銷貨收入 |
|
$112,500 |
|
銷貨成本: |
|
|
|
主要成本 |
$20,000 |
|
|
變動製造費用 |
15,000 |
|
|
固定製造費用 |
40,500 |
$75,500 |
22,500+18,000=40,500 |
銷貨毛利 |
|
$37,000 |
|
其他費用: |
|
|
|
銷售佣金 |
$10,000 |
|
|
包裝及運輸費用 |
9,000 |
|
|
廣告費用 |
15,000 |
|
|
行政管理費用 |
20,000 |
|
16,000+$8,000×1/2=20,000 |
機會成本 |
(24,000) |
$30,000 |
$300,000×8%=$24,000 |
營業利益 |
|
$7,000 |
|
出售乙部門,公司營業利益增加=$5,000+$7,000=$12,000
【普考成會112-1】甲公司於X1年1月成立,生產專業環保化工產品A和B。甲公司投入機器設備$1,200,000(每月攤提折舊費用$20,000),廠房租金每年$600,000(每月租金費用$50,000),保險費每年$120,000(每月保險費$10,000)。A產品及B產品之直接材料相關成本資料如下(每單位):
直接材料 |
A產品 |
B產品 |
K(每公斤$80) |
1.5公斤 |
2公斤 |
L(每公斤$50) |
1.8公斤 |
- |
M(每公斤$100) |
- |
1公斤 |
X1年10月,甲公司管理高層基於產能及效率的考量,決定將A產品或B產品擇一來生產,預計每月生產A產品5,000單位或B產品3,750單位,且生產良率皆為100%並可立即完全銷售。
試作:(假設無論是選擇生產A產品或B產品,直接材料以外的其他製造成本及銷管費用均相同且不考慮所得稅。)
(一)決策過程中之不可免成本每月總金額。
不可免成本每月總金額=$20,000+$50,000+$10,000=$80,000
(二)決策過程中之可免成本且為攸關成本。
A產品直接材料L成本=$50×1.8×5,000=$450,000
B產品直接材料M成本=$100×1×3,750=$375,000
可免成本且為攸關成本=$450,000+$375,000=$825,000
(三)決策過程中之可免成本且為無關成本。
A產品直接材料K成本=$80×1.5×5,000=$600,000
B產品直接材料K成本=$80×2×3,750=$600,000
可免成本且為無關成本=$600,000
(四)A產品每單位售價$800,B產品每單位售價$1,060,則應選擇何者生產利潤較高﹖(無計算或推論過程不給分)
A產品生產利潤=[$800-($80×1.5+$50×1.8)]×5,000=$2,950,000
B產品生產利潤=[$1,060-($80×2+$100×1)]×3,750=$3,000,000
差異金額=$3,000,000-$2,950,000=$50,000
B產品生產利潤較高$50,000,應選擇B產品
【普考成會112-3】丙公司的最高產能為生產1,000,000單位的產品,正常產能為900,000單位。每生產一單位產品的直接材料為$10、直接人工為$6、變動製造費用為$3,固定製造費用總額為$4,500,000。另外,變動銷管費用為每單位$18,固定銷管費用總額為$1,400,000。每單位的銷售價格為$45。今有某客戶欲訂購1,200,000單位的產品,由於此項訂單已超過丙公司的產能負荷,尚需另租用一台機器設備,租金為$200,000。
試作:丙公司是否應接受這項訂單的評估決策?(無計算或推演過程不給分)
單位變動成本=$10+$6+$3+$18=$37
原有營業利益=($45-$37)×900,000-$4,500,000=$2,700,000
接受訂單後營業利益=($45-$37)×1,200,000-$4,500,000-$200,000=$4,900,000
應接受這項訂單,營業利益增加=$4,900,000-$2,700,000=$2,200,000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