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28-12利潤差異分析-公職試題

【選擇題】

C01.進行顧客獲利性分析時,有關顧客收入表達及成本歸屬之敘述,何者正確? (A)評估個別顧客之獲利性時,僅需將顧客服務成本分攤至個別顧客 (B)為評估對個別顧客之既定策略是否達成預期目的,只要分析顧客收入淨額即可 (C)採用分攤全部間接成本至個別顧客的方法時,所有顧客利潤總和會等於公司之總利潤 (D)作顧客獲利性分析時,僅將顧客層級以上之成本庫,如通路、行銷、廠房安全員工訓練費用予以歸屬分攤即可。[109地方三等成會]

(A)顧客層級成本也要分攤。(B)成本也要評估。(D)只要分攤顧客層級。

 

C02.下列分錄代表的意義為何? (A)本期變動製造費用少分攤$20,000 (B)本期發生$30,000不利之變動製造費用支出差異 (C)本期發生$20,000有利之變動製造費用彈性預算差異 (D)本期實際變動製造費用為$200,000[109會計師成會]

已分攤變動製造費用 200,000

變動製造費用效率差異 10,000

  變動製造費用統制帳戶180,000

  變動製造費用支出差異 30,000

已分攤製造費用$200,000,實際製造費用$180,000,多分攤$20,000,選(C)

 

A03.某公司產銷甲及乙兩種單位邊際貢獻不等之產品,當期兩產品合計的實際銷售總數量與預計銷售總數量相等,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當期無純銷售數量差異(sales-quantity variance) (B)當期無銷售數量差異(sales-volume variance) (C)當期無銷售組合差異(sales-mix variance) (D)當期無市場規模差異(market-size variance)[109會計師成會]

(實際銷售總數量-預計銷售總數量)×平均預計單位邊際貢獻=0

(A)無純銷售數量差異

 

C04.若公司將共同成本分攤給顧客,則放棄不具獲利能力的顧客,一定產生的後果為何? (A)將可免除所有分攤到該顧客之公司成本,但同時也喪失該顧客所帶來的相關收入,且這筆收入可能大於免除之成本 (B)將可免除所有分攤到該顧客之公司成本,但可賺到比免除成本更高的收入 (C)無法免除所有分攤到該顧客之公司成本,但同時也喪失該顧客所帶來的相關收入,且這筆收入可能大於免除之成本 (D)無法免除所有分攤到該顧客之公司成本,但會賺到比免除成本更高的收入。[110地方三等成會]

將共同成本分攤給顧客,使顧客承擔對其無效益的成本,將會喪失該顧客帶來的收入。

 

B05.甲公司銷售組合式商品,每一組商品中包含2X產品及3Y產品,X產品及Y產品的邊際貢獻分別為$100$50,該公司上個月銷售2,000組組合式商品,這個月因市場競爭激烈,X產品的邊際貢獻下降為$75,並且需增加廣告費用$200,000,若欲維持與上個月相同的利潤,這個月應該銷售多少組組合式商品? (A)2,500 (B)3,000 (C)3,500 (D)4,000組。[110地方四等成會]

上個月利潤=($100×2+$50×3)×2,000=$700,000

本月份銷售=($700,000+$200,000)÷($75×2+$50×3)=3,000

 

B06.甲公司採用標準成本制,其產品生產需投入多種原料,因實際投入各種原料組合比例變動所造成之差異為下列何者? (A)效率差異 (B)組合差異 (C)產出差異 (D)價格差異。[110退役三等成會]

產品組合差異=(實際數量下實際組合-實際數量下預計組合)×預計單位平均毛利

 

B07.A公司於X5年起,採取成本領導之經營策略,該公司經評估認為此策略可於X6年呈現施行成效。試問如該公司此項策略執行成功,則營業利益分析的結果會是如何? (A)營業利益的增加係來自價格回收因素與成長因素,而非生產力因素 (B)營業利益的增加係來自生產力因素與成長因素,而非價格回收因素 (C)營業利益的增加係來自產業市場規模因素與價格回收因素,而非成長因素 (D)營業利益的增加係來自產業市場規模因素與成長因素,而非價格回收因素。[110退役三等成會]

生產力因素高,代表營業利益的增加,係來自產出成本降低,即成本領導策略。

價格回收因素高,代表營業利益的增加,係來自價格提高,即產品差異化策略。

成長因素高,代表營業利益的增加,係來自數量增加,不管成本領導或產品差異化都會影響。

 

A08.某公司X9年甲、乙兩項產品預計及實際銷售資料如下:

 

甲產品

乙產品

 

預計

實際

預計

實際

銷售單位

1,800

2,100

3,600

5,100

單位毛利

$24

$22

$48

$50

試問該公司X9年之銷售組合差異為何? (A)甲產品$7,200(不利),乙產品$14,400(有利) (B)甲產品$14,400(有利),乙產品$57,600(有利) (C)甲產品$7,200(有利),乙產品$72,000(有利) (D)甲產品$11,400(不利),乙產品$24,600(有利)[110高考三級成會]

實際總銷量=2,100+5,100=7,200

預計總銷量=1,800+3,600=5,400

甲預計銷量=7,200×1,800/5,400=2,400

乙預計銷量=7,200×3,600/5,400=4,800

甲銷售組合差異=$24×(2,100-2,400)=-$7,200(不利)

乙銷售組合差異=$48×(5,100-4,800)=$14,400(有利)

 

D09.下列為甲公司今年度之靜態預算及實際產銷量資料如下:  

 

靜態預算

實際資料

單位數

100單位

80單位

單位標準變動成本

 

 

  直接原料

$10

$10

  加工成本

$5

$7

固定成本

 

 

  設備折舊

$700

$700

有關靜態預算差異與彈性預算差異,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靜態預算不利差異$120,彈性預算有利差異$140 (B)靜態預算有利差異$120,彈性預算不利差異$140 (C)靜態預算不利差異$140,彈性預算有利差異$160 (D)靜態預算有利差異$140,彈性預算不利差異$160[110普考成會]

彈性預算差異=($10+$5)×80-($10+$7)×80=-$160(不利)

成本數量差異=($10+$5)×(100-80)=$300(有利)

靜態預算差異=$300-$160=$140(有利)

 

B10.某公司X8年度之預計及實際銷貨資料如下:

 

甲產品

乙產品

 

預計

實際

預計

實際

銷售單位

1,500

1,750

3,000

4,250

單位毛利

$10

$9

$20

$21

進行銷貨毛利差異分析後,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純粹銷售數量不利差異$25,000;銷售組合不利差異$2,500 (B)純粹銷售數量有利差異$25,000;銷售組合有利差異$2,500 (C)純粹銷售數量不利差異$25,000;銷售組合有利差異$2,500 (D)純粹銷售數量為0;銷售組合差異為0[110普考成會]

實際銷售總數=1,750+4,250=6,000

甲銷售組合銷售量=6,000×1,500/4,500=2,000

乙銷售組合銷售量=6,000×3,000/4,500=4,000

純粹銷售數量差異=($10×2,000+$20×4,000)-($10×1,500+$20×3,000)=$25,000(有利)

銷售組合差異=($10×1,750+$20×4,250)-($10×2,000+$20×4,000)=$2,500(有利)

 

C11.下列是甲公司20X1年有關實際與預算的相關資料:

 

實際數目

靜態預算

銷售量

25,000

30,000

變動成本

$125,000

$180,000

固定成本

$48,000

$50,000

該公司每單位預算售價$50,實際售價$60,則營業利益的靜態預算差異與彈性預算差異各為何? (A)營業利益靜態預算差異:$220,000(不利);營業利益彈性預算差異:$277,000(有利) (B)營業利益靜態預算差異:$277,000(有利);營業利益彈性預算差異:$57,000(有利) (C)營業利益靜態預算差異:$57,000(有利);營業利益彈性預算差異:$277,000(有利) (D)營業利益靜態預算差異:$57,000(有利);營業利益彈性預算差異:$220,000(不利)[110會計師成會]

 

AP×AQ

BP×AQ

BP×BQ

銷售收入

$60×25,000=$1,500,000

$50×25,000=$1,250,000

$50×30,000=$1,500,000

變動成本

$5×25,000=$125,000

$6×25,000=$150,000

$6×30,000=$180,000

固定成本

$48,000

$50,000

$50,000

NI

$1,327,000

$1,050,000

$1,270,000

AC=$125,000÷25,000=$5

SC=$180,000÷30,000=$6

營業利益靜態預算差異=$1,327,000-$1,270,000=$57,000(有利)

營業利益彈性預算差異=$1,327,000-$1,050,000=$277,000(有利)

 

A12.甲公司產銷AB兩種產品,20X1年銷售的相關資訊如下:

靜態預算邊際貢獻總額

$144,000

AB兩種產品預計銷售總量

(單位)

A產品每單位預計邊際貢獻

$20

B產品每單位預計邊際貢獻

$60

銷售能量差異(sales-volume variances)

$8,000(不利)

B產品預計銷售組合比率

A產品實際銷售組合比率

40%

50%

20X1年的AB兩種產品預計銷售總量,以及A產品的銷售組合差異為何? (A)預計銷售總量:4,000單位;A產品的銷售組合差異$6,800(不利) (B)預計銷售總量:4,000單位;A產品的銷售組合差異$7,600(不利) (C)預計銷售總量:4,000單位;A產品的銷售組合差異$0 (D)預計銷售總量:3,429單位;A產品的銷售組合差異$6,800(不利)[110會計師成會]

預計銷售總量=$144,000÷[$20×(1-40%)+$60×40%]=$4,000

實際銷售總量=($144,000-$8,000)÷[$20×50%+$60×(1-50%)]=3400

A產品銷售組合差異=$20×3400×(50%-60%)=$6,800(不利)

 

A13.下列何者並非為計算彈性預算數額時所需之產品相關資訊? (A)實際單位售價 (B)實際銷售數量 (C)預計單位變動成本 (D)預計固定成本總額。[111地方四等成會]

動變彈性預算數額=實際銷售數量×預計單位變動成本

固定彈性預算數額=預計固定成本總額

 

D14.某批發商正在分析顧客水準(customer-level)的營業利益,下列何者非為決定顧客水準營業利益之項目? (A)顧客取得的價格折扣 (B)顧客購買的數量 (C)顧客水準成本 (D)產品製造成本。[111高考三級成會]

(D)產品製造成本是生產活動的成本,會影響生產利潤。

 

C15.甲公司預計明年前4個月銷售額資訊如下:

月份

預計銷售額

1

$156,000

2

140,400

3

171,600

4

187,200

該公司毛利率為40%,今年12月底的存貨為$28,080。此外,每個月底的目標存貨為下個月銷貨成本的30%。二月份預計進貨總額為何? (A)$78,624 (B)$84,240 (C)$89,856 (D)$149,760[111普考成會]

銷貨成本率=1-40%=60%

月份

預計銷售額A

銷貨成本B=A×60%

期初存貨C=B×30%

期末存貨

1

$156,000

$93,600

$28,080

$25,272

2

140,400

84,240

25,272

30,888

3

171,600

102,960

30,888

33,696

4

187,200

112,320

33,696

 

二月份預計進貨總額=$84,240-$25,272+$30,888=$89,856

 

C16.當以下情況發生時,何者將產生有利的銷售組合差異(sales-mix variance) (A)實際銷售單位數大於預算銷售單位數 (B)實際銷售組合轉向較不獲利的銷售單位數 (C)實際銷售組合的預計邊際貢獻大於預計銷售組合的預計邊際貢獻 (D)實際邊際貢獻大於靜態預算邊際貢獻。[111會計師成會]

銷售組合差異=(實際數量下實際組合-實際數量下預計組合)×預計單位平均毛利

實際組合>預計組合,有利

 

C17.成本分攤決策,若依據顧客的受益大小(benefit received)為基礎,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計算出最可靠顧客成本資訊的分攤準則 (B)作業基礎成本制最常用的成本分攤準則 (C)以顧客帶給公司的收入數據作為成本分攤基礎 (D)以顧客帶給公司的利潤數據作為成本分攤基礎。[111會計師成會]

顧客對公司利潤有較大貢獻,須優先照顧。

 

B18.關於生產力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生產力係產出對投入之比例,是一種用來衡量效率的指標 (B)衡量總生產力時,須假設不同類生產要素間無法相互替代 (C)生產力應有比較基準,方能進行有意義的分析 (D)衡量偏生產力(partial productivity)時,不須考量各項生產要素之單位成本。[111鐵路三級成會]

總生產力須衡量不同類生產要素間的替代效果。局部生產力須假設不同類生產要素間無法相互替代。

 

B19.造成固定製造費用生產數量差異(production-volume variance)發生之可能原因為:①停工待料②淡旺季或季節性變化③預算之控制有欠妥當④機器折舊方法之變更 (A)僅②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④。[111鐵路三級成會]

①停工待料,會影響生產數量。

②淡旺季或季節性變化,須調整生產數量。

③預算之控制有欠妥當,影響損益。

④機器折舊方法之變更,影響製造費用。

 

A20.關於銷貨毛利差異分析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銷貨毛利價格差異=售價差異+原料價格差異 (B)銷貨毛利差異=銷貨毛利價格差異+銷貨毛利數量差異 (C)銷貨毛利數量差異=銷售組合差異+純粹銷售數量差異 (D)銷貨毛利數量差異=銷售組合差異+市場需求差異+市場占有率差異。[112地方三等成會]

(A)銷貨毛利價格差異=售價差異+成本價格差異

※成本價格差異=材料成本差異+直接人工成本差異+製造費用差異

 

C21.下列何種情況會產生有利之原料數量差異? (A)原訂標準價格較高 (B)原訂標準價格較低 (C)原訂標準投入數量較高 (D)原訂標準投入數量較低。[112地方四等成會]

標準數量>實際數量,原料數量差異(有利)

 

C22.乙公司生產AB兩種產品,X1年度相關資料如下:

 

實際

預計

 

A產品

B產品

A產品

B產品

邊際貢獻

$36.5

$57.5

$27.5

$54.5

銷售組合

70%

30%

75%

25%

總銷量

150,000

160,000

下列何者為該公司X1年度有利之總銷售組合差異? (A)$157,500 (B)$168,000 (C)$202,500 (D)$216,000[112地方四等成會]

總銷售組合差異=預計邊際貢獻×實際總銷量×(實際組合-預計組合)

A產品=$27.5×150,000×(70%-75%)=$206,250(不利)

B產品=$54.5×150,000×(30%-25%)=$408,750(有利)

總銷售組合差異=$408,750-$206,250=$202,500(有利)

 

D23.甲公司針對X1年不同產品營業結果所做的各項差異分析如下:銷售數量差異為有利$15,000,銷售組合差異為不利$4,000,市場規模差異為不利$1,000。下列何者正確? (A)銷售純數量差異為有利$11,000,市場占有率為有利$12,000 (B)銷售純數量差異為有利$11,000,市場占有率為有利$10,000 (C)銷售純數量差異為有利$19,000,市場占有率為有利$18,000 (D)銷售純數量差異為有利$19,000,市場占有率為有利$20,000[112退役三等成會]

銷售數量差異=銷售組合差異+銷售純數量差異

有利$15,000=不利$4,000+銷售純數量差異,銷售純數量差異=有利$19,000

銷售純數量差異=市場規模差異+市場占有率差異

有利$19,000=不利$1,000+市場占有率差異,市場占有率差異=有利$20,000

 

C24.甲公司產銷多種產品,在對其毛利進行差異分析時,純數量差異(sales-quantity variance)可進一步區分為下列何者? (A)組合差異與產出差異 (B)產出差異與市場占有率差異 (C)市場占有率差異與市場規模差異 (D)市場規模差異、組合差異與產出差異。[112退役四等成會]

市場占有率差異=(實際市場占有率-預計市場占有率)×實際市場數量×預期平均單位邊際貢獻

市場規模差異=(實際市場數量-預計市場數量)×預計市場占有率×預期平均單位邊際貢獻

 

A25.乙公司生產並銷售芒果和鳳梨罐頭,X5年度營運資料如下:芒果罐頭預計單位售價$34,預計單位成本$22,預計銷售量為60,000罐。芒果罐頭實際單位售價$35,實際單位成本$25,實際銷售量為50,000罐。鳳梨罐頭預計單位售價$37,預計單位成本$21,預計銷售量為60,000罐。鳳梨罐頭實際單位售價$36,實際單位成本$20,實際銷售量為60,000罐。X5年度,水果罐頭產業產銷芒果罐頭300,000罐,鳳梨罐頭900,000罐,乙公司預估芒果罐頭的市場總需求為325,000罐,鳳梨罐頭則為1,175,000罐。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二種水果罐頭預計的市場占有率為8% (B)二種水果罐頭的銷售組合差異合計數為$140,000(不利) (C)二種水果罐頭的銷售組合差異合計數為$140,000(有利) (D)以銷貨毛利差異觀點分析下之市場規模差異為$336,000(有利)[112普考成會]

預計市場占有率=(60,000+60,000)÷(325,000+1,175,000)=8%

實際銷售組合=($12×50,000+$16×60,000)/(50,000+60,000)×(50,000+60,000)=$1,560,000

預計銷售組合=($12×60,000+$16×60,000)/(60,000+60,000)×(50,000+60,000)=$1,540,000

銷售組合差異合計數=$1,560,000-$1,540,000=$20,000(有利)

預計平均單位毛利=($12×60,000+$16×60,000)÷(60,000+60,000)=$14

實際市場總需求=$14×(300,000+900,000)×8%=$1,344,000

預計市場總需求=$14×(325,000+1,175,000)×8%=$1,680,000

市場規模差異=$1,680,000-$1,344,000=$336,000(不利)

 

【綜合題】

【地方四等成會109-3】甲公司將有關產品A與產品B於某期間的預算及實際銷貨之資料列示如下:

 

預算

實際

銷售單位

 

 

  產品A

30,000

35,000

  產品B

60,000

85,000

單位邊際貢獻

 

 

  產品A

$4.00

$4.00

  產品B

$10.00

$10.00

試作:()計算產品A的銷售組合差異(須標示有利或不利)

 

預算

實際

銷售

單位

比例

單位

比例

 

  產品A

30,000

1/3

35,000

7/24

 

  產品B

60,000

2/3

85,000

17/24

 

合計

90,000

 

120,000

 

 

A產品銷售組合差異=(7/24-1/3)×$4×120,000=-$20,000(不利)

()計算產品B的銷售組合差異(須標示有利或不利)

B產品銷售組合差異=(17/24-2/3)×$10×120,000=$50,000(有利)

 

【高考三級成會109-3】臺中公司生產高爾夫球桿零組件。該公司行銷三種不同款式,A款式為特級品,B款式為高級品,而C款式屬於普通品。假設你負責該公司業績分析工作,而20X9年第三季,公司預計和實際結果之營業資料如下:

20X9年第三季之預計營業資料

 

每單位售價

每單位變動成本

每單位邊際貢獻

銷售數量

 

A款式

$379

$182

$197

12,500

 

B款式

269

98

171

37,500

 

C款式

149

65

84

50,000

 

合計

 

 

 

100,000

 

 

20X9年第三季之實際營業資料

 

每單位售價

每單位變動成本

每單位邊際貢獻

銷售數量

A款式

$349

$178

$171

11,000

B款式

285

92

193

44,000

C款式

102

73

29

55,000

合計

 

 

 

110,000

該公司編製第三季預算時,假設市場占有率為25%。假定預估第三季該產業在全世界共銷售400,000單位,而第三季實際銷貨量為550,000單位。

試作︰()20X9年第三季臺中公司之市場占有率及市場規模差異為有利或不利,金額各為多少?(所有差異之計算均以邊際貢獻表示)

預期平均單位邊際貢獻=$197×12.5%+$171×37.5%+$84×50%=$130.75

預期平均單位邊際貢獻

×

市場占有率

×

市場銷售量

=

邊際貢獻

$130.75

 

20%

 

550,000

 

$14,382,500

$130.75

 

25%

 

550,000

 

$17,978,125

$130.75

 

25%

 

400,000

 

$13,075,000

市場占有率差異=$14,382,500-$17,978,125=-$3,595,625(不利)

市場規模差異=$17,978,125-$13,075,000=$4,903,125(有利)

()依上述分析結果,說明該公司之經營表現。(提醒︰指出表現好或壞,以及你的判斷依據。)

1.公司經營績效不佳,產生市場占有率差異-$3,595,625(不利)

2.市場規模差異$4,903,125(有利),與市場規模擴大、經濟景氣有關。

 

【鐵路三級成會109-3】乙公司生產電腦週邊產品ABC等三大類,X98月,產品ABC之預計與實際資料如下:

產品

預計

單位售價

單位變動成本

銷售量()

銷售組合比例

市場總需求()

A

$1,000

$800

500

25%

3,000

B

1,600

750

800

40%

8,000

C

2,000

900

700

35%

5,000

合計

 

 

2,000

100%

16,000

產品

實際

單位售價

單位變動成本

銷售量()

銷售組合比例

市場總需求()

A

$1,200

$750

440

20%

4,000

B

1,550

700

1,100

50%

10,000

C

1,900

920

660

30%

6,000

合計

 

 

2,200

100%

20,000

試作:乙公司X98月之銷售價格差異、銷售組合差異以及市場占有率差異為何?

銷售價格差異=($1,200-$1,000)×440+($1,550-$1,600)×1,100+($1,900-$2,000)×660=-$33,000(不利)

銷售組合差異=($1,000-$800)×(20%-25%)×2,200+($1,600-$750)×(50%-40%)×2,200+($2,000-$900)×(30%-35%)×2,200=$44,000(有利)

預計邊際貢獻=($1,000-$800)×25%+($1,600-$750)×40%+($2,000-$900)×35%=$775

市場占有率差異=$775×(2,000/16,000-2,200/20,000)×20,000=$232,500(有利)

 

【退役三等成會110-1】開心公司為製造汽車螺絲螺帽公司。該公司一名新任實習會計人員不小心刪除了2020年度公司所計算之部分差異分析資訊。以下為所剩資訊:

2020年度績效評估報告

 

實際結果

彈性預算差異

彈性預算

銷售量差異

靜態預算

出售單位數

130,000

 

 

 

120,000

收入(銷貨)

$715,000

 

 

 

$420,000

變動成本

520,000

 

 

 

240,000

邊際貢獻

195,000

 

 

 

180,000

固定成本

135,000

 

 

 

120,000

營業淨利

 

 

 

 

 

每單位實際售價$5.5

試作:()預算售價、預算每單位變動成本與實際每單位變動成本各為多少?

預算售價=$420,000÷120,000=$3.5

預算每單位變動成本=$240,000÷120,000=$2

實際每單位變動成本=$520,000÷$130,000=$4

()計算營業淨利的銷售差異與彈性預算差異(需標示有利、不利)

 

實際結果

彈性預算差異

彈性預算

銷售量差異

靜態預算

出售單位數

130,000

0

130,000

10,000(有利)

120,000

收入(銷貨)

$715,000

$260,000(有利)

$455,000

$35,000(有利)

$420,000

變動成本

520,000

260,000(不利)

260,000

20,000(不利)

240,000

邊際貢獻

$195,000

$0

$195,000

$15,000(有利)

$180,000

固定成本

135,000

15,000(不利)

120,000

0

120,000

營業淨利

$60,000

$15,000(不利)

$75,000

$15,000(有利)

$60,000

銷售量差異$15,000(有利),彈性預算差異$15,000(不利)

 

【關務三等成會111-2臺中公司有甲及乙兩位客戶,損益資料如下:

 

銷貨收入

$520,000

$308,000

銷貨成本

234,000

135,520

銷售費用

60,000

43,000

行政費用

42,000

30,100

成本動因資料如下:

客戶作業

成本動因

分攤率

銷售作業

銷售拜訪

$2,000

10

6

訂單採購

銷售訂單

$600

2022

 

特殊處理

處理數量

$4

15,960

11,791

特別運送

運送

$1,500

20

15

請問:()請為臺中公司進行顧客利潤分析,計算甲及乙的毛利及營運利潤。

 

銷貨收入

$520,000

$308,000

銷貨成本

234,000

135,520

銷貨毛利

$286,000

$172,480

銷售費用

60,000

43,000

行政費用

42,000

30,100

營運利潤

$184,000

$99,380

()請計算甲及乙以銷貨收入為基礎的毛利率及以毛利為基礎之客戶相關成本的比率。

以銷貨收入為基礎的毛利率

甲:$286,000÷$520,000=55%

乙:$172,480÷$308,000=56%

客戶相關成本

甲:$2,000×10+$600×20+$4×15,960+$1,500×20=$125,840

乙:$2,000×6+$600×22+$4×11,791+$1,500×15=94,864

以毛利為基礎之客戶相關成本的比率

甲:$125,840÷$286,000=44%

乙:$94,864÷$172,480=55%

 

【關務三等成會112-3朱雀國的海巡隊負責偵查偷渡案件,偵查隊員分為兩組,一組是資深巡查官,每小時薪資$800,另一組是新進巡查員,每小時薪資$500。依據過去二年資料,平均投入100人工小時(其中資深巡查官40小時,新進巡查員60小時)可破獲一件偷渡案,海巡隊依據上述資料編制直接人工成本預算。4月份,海巡隊共查獲20件偷渡案,實際發生直接人工成本為:資深巡查官共計投入880小時,薪資總計$726,000;新進巡查員共計投入1,220小時,薪資總計$610,000

試作(詳列計算過程,否則不予計分):請計算4月份直接人工彈性預算差異、價格差異、效率差異、組合差異(mix variance)及產出差異(yield variance),必須標示有利或不利,並說明造成各項差異交互影響的可能原因,以及提出改善建議。

 

實際金額

AP×AQ

彈性預算

SP×AQ

固定預算

SP×SQ

SP×TQ×組合

資深

825×880=726,000

800×880=704,000

800×40×20=640,000

800×2,100×0.4=672,000

新進

500×1,220=610,000

500×1,220=610,000

500×60×20=600,000

500×2,100×0.6=630,000

合計

$1,336,000

$1,314,000

$1,240,000

$1,302,000

1.直接人工彈性預算差異=$1,336,000-$1,240,000=$96,000(不利)

2.價格差異=$1,336,000-$1,314,000=$22,000(不利)

3.效率差異=$1,314,000-$1,240,000=$74,000(不利)

4.組合差異=$1,314,000-$1,302,000=$12,000(不利)

5.產出差異=$1,302,000-$1,240,000=$62,000(不利)

6.原因:前述五項皆為不利,表示須加強控管成本。

7.建議:

(1)閒置時間是否太長。

(2)人員是否過多。

(3)計工單是否確切核實。

(4)查緝案件是否可提升。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會計28-01成本分類-公職試題

會計28-06混合成本制與作業基礎成本制-公職試題

會計28-05分步成本制-公職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