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28-04分批成本制-公職試題
【選擇題】
【C】01.甲公司的A部門本期有200單位期初存貨,其中加工成本完工程度40%。期末存貨250單位,加工成本完工程度60%。如果A部門採用先進先出法計算約當數量,則本期共有1,000個約當數量,請問本期A部門共有多少完工單位轉出至下一部門? (A)560 (B)680 (C)930 (D)1,050。[109地方三等成會]
|
實際數量 |
約當數量 |
本期完工--期初在製品(40%) |
200 |
120 |
本期完工--本期投入 |
? |
? |
期末在製品(60%) |
250 |
150 |
合計 |
|
1,000 |
本期投入?=730,本期完工=200+730=930
【B】02.假設批次2工作單中有10個損壞品可以重做,重做成本為$5,000(包含直接材料,人工及製造費用)。重做成本為正常性質且被歸屬至該批次,試問下列何者為相關分錄之借方科目? (A)製造費用 (B)在製品 (C)製成品 (D)重做損失。[109地方三等成會]
借:在製品
貸:材料
人工
已分攤製造費用
【B】03.甲公司採分批成本制,並按直接人工成本的150%分攤製造費用。若批號#601訂單之實際製造費用為$140,000,已耗用直接人工成本為$80,000,有關該批號訂單製造費用之分攤,下列何者正確? (A)多分攤$60,000
(B)少分攤$20,000
(C)多分攤$20,000
(D)少分攤$60,000。[109地方四等成會]
已分攤製造費用=$80,000×150%=$120,000
製造費用少分攤=$140,000-$120,000=$20,000
【B】04.某公司製造麵粉,1月共投入直接原料$800,000、直接人工$460,000及製造費用$217,500,且原料係於製程開始時投入,加工成本則於製程中平均投入。1月份有期初在製品8,000單位(完工程度30%),投入生產25,000單位,期末在製品5,000單位(完工程度30%)。請問在先進先出法下,1月份期末在製品成本為何?
(A)$285,000 (B)$197,500 (C)$191,800 (D)$85,500。[109高考三級成會]
單位原料成本=$800,000÷25,000=$32
加工成本單位數=8,000×(1-30%)+5,000×30%+(25,000-5,000)=27,100
單位加工成本=($460,000+$217,500)÷27,100=$25
期末在製品成本=$32×5,000+$25×(5,000×30%)=$197,500
【A】05.甲公司採用分批成本制,一月份之成本耗用資料如下:直接材料$120,000,間接材料$20,000,直接人工$150,000,間接人工$40,000,其它製造費用$100,000,製造費用分攤率為直接人工成本的120%。月底在製品存貨、製成品存貨及已售商品耗用之直接人工成本分別為$15,000、$45,000與$90,000。若實際製造費用與已分攤製造費用之差額採用比例分攤法,則相較於全部差額分配至銷貨成本法,比例分攤法對淨利將有何影響? (A)淨利少計$8,000
(B)淨利少計$12,000
(C)淨利多計$8,000
(D)淨利多計$12,000。[109會計師成會]
實際製造費用=$20,000+$40,000+$100,000=$160,000
已分攤製造費用=$150,000×120%=$180,000
若差額全部分配至銷貨成本,則銷貨成本少計$20,000,淨利多計$20,000
若差額按比例分配至銷貨成本,$20,000×$90,000/$150,000=$12,000,則銷貨成本少計$12,000,淨利多計$12,000,相較於全部分配至銷貨成本,淨利少計$8,000
【A】06.甲公司在5月1日只有一批次產品製造中。該批次已耗用直接材料$1,400,直接人工$6,192,與製造費用$5,712。公司以每人工小時$11.90的預計製造費用分攤率分攤製造費用。公司於5月間的活動紀錄如下:
材料(全部為直接材料):
期初餘額 |
$8,500 |
當月進貨 |
$48,000 |
生產耗用 |
$51,800 |
人工:
當月直接人工小時數 |
1,900 |
當月已發生直接人工成本 |
$24,510 |
已發生實際製造費用為$21,000
存貨:
5月31日期末材料 |
? |
5月31日期末在製品 |
$19,536 |
5月31日的期末在製品存貨包含了$4,773的直接人工成本。試問5月份製成品成本為何? (A)$92,688
(B)$97,310 (C)$98,920 (D)$120,800。[109鐵路三級成會]
製造成本=$51,800+$24,510+$11.9×1,900=$98,920
製成品成本=($1,400+$6,192+$5,712)+$98,920-$19,536=$92,688
【B】07.甲公司11月資料如下:
|
在製品 |
製成品 |
銷貨成本 |
合計 |
直接材料 |
$1,970 |
$10,500 |
$65,100 |
$77,570 |
直接人工 |
3,150 |
20,250 |
125,550 |
148,950 |
已分攤製造費用 |
3,600 |
11,700 |
74,700 |
90,000 |
合計 |
$8,720 |
$42,450 |
$265,350 |
$316,520 |
假設無期初存貨,當月份製造費用少分攤$12,000。公司以分攤到在製品、製成品與銷貨成本三個帳戶之製造費用金額為依據,分配多分攤或少分攤製造費用。下列何者為記錄分配多分攤或少分攤製造費用之日記簿分錄? (A)借記在製品$8,720,貸記製造費用$8,720 (B)借記在製品$480,貸記製造費用$480 (C)借記製造費用$480,貸記在製品$480 (D)借記製造費用$8,720,貸記在製品$8,720。[109鐵路三級成會]
在製品分攤=$12,000×3,600/90,000=$480
製成品分攤=$12,000×11,700/90,000=$1,560
銷貨成本分攤=$12,000×74,700/90,000=$9,960
【B】08.甲公司6月份有關製造費用之資料如下:
已發生實際製造費用 |
$69,000 |
分攤至在製品的製造費用 |
$76,000 |
該公司將製造費用結入銷貨成本。銷貨成本帳戶在製造費用結入前之餘額為$255,000。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製造費用少分攤$7,000,銷貨成本在製造費用結入後之餘額為$248,000 (B)製造費用多分攤$7,000,銷貨成本在製造費用結入後之餘額為$248,000 (C)製造費用少分攤$7,000,銷貨成本在製造費用結入後之餘額為$262,000 (D)製造費用多分攤$7,000,銷貨成本在製造費用結入後之餘額為$262,000。[110地方三等成會]
製造費用多分攤=$76,000-$69,000=$7,000
銷貨成本在製造費用結入後之餘額=$255,000-$7,000=$248,000
【A】09.甲公司10月份資料如下:
|
在製品 |
製成品 |
銷貨成本 |
合計 |
直接材料 |
$3,900 |
$16,800 |
$112,840 |
$133,540 |
直接人工 |
$1,310 |
$12,000 |
$80,600 |
$93,910 |
已分攤製造費用 |
$1,650 |
$7,150 |
$46,200 |
$55,000 |
合計 |
$6,860 |
$35,950 |
$239,640 |
$282,450 |
假設無期初存貨,當月份製造費用少分攤$2,000。公司以分攤到在製品、製成品與銷貨成本三個帳戶之製造費用金額為依據,分配多分攤或少分攤製造費用。試問銷貨成本帳戶在分配多分攤或少分攤製造費用後餘額為何? (A)$241,320 (B)$237,960 (C)$241,640 (D)$237,640。[110地方三等成會]
少分攤製造費用=$2,000×$46,200/$55,000=$1,680
銷貨成本餘額=$239,640+$1,680=$241,320
【D】10.B公司每單位產品需投入原料2單位,原料每單位為$5,產品的損壞率為10%,原料的殘料率為20%,若公司通過檢驗的產品為90單位,試計算所需要的原料成本為何? (A)$900 (B)$1,000 (C)$1,125 (D)$1,250。[110地方三等成會]
需製造產品數量=90÷(1-10%)=100
需材料數量=2×100÷(1-20%)=250
原料成本=$5×250=$1,250
【A】11.甲公司採用分批成本制度,其分攤製造費用均於年底依相對比例分別轉入銷貨成本、製成品存貨、以及在製品存貨三者項下。甲公司本年底尚未分配分攤製造費用之前各相關科目餘額如下:銷貨收入為$1,200,000,銷貨成本為$720,000,原料存貨為$36,000,在製品存貨為$54,000,製成品存貨為$90,000。若本年度少分攤製造費用有$45,000,下列何者為本年度損益表之銷貨成本金額? (A)$757,500 (B)$682,500 (C)$675,000
(D)$657,000。[110地方四等成會]
損益表之銷貨成本=$720,000+$45,000×$720,000/($720,000+$54,000+$90,000)=$757,500
【C】12.某公司生產甲產品,直接原料於製程結束時投入,今年相關資料如下:
期初在製品存貨A |
145,000單位 |
直接原料(完工程度0%) |
|
加工成本(完工程度80%) |
|
本期投入製造 |
?單位 |
完工並轉出 |
595,000單位 |
期末在製品存貨 |
100,000單位 |
直接原料(完工程度0%) |
|
加工成本(完工程度90%) |
|
請問在先進先出法下,計算單位加工成本所需之加工成本約當數量為何? (A)470,000 (B)482,690 (C)569,000 (D)571,900。[110退役三等成會]
約當數量=145,000×(1-80%)+(595,000-145,000)+100,000×90%=569,000
【C】13.甲公司以直接人工小時數分攤製造費用。某年度期初之預計製造費用為$299,130。到了期末發現當年度實際人工小時數為17,400小時,製造費用多分攤$13,850,且實際製造費用為$294,130。則當年度預計製造費用分攤率為何? (A)$16.90 (B)$17.19 (C)$17.70 (D)$18.22。[110退役三等成會]
預計製造費用分攤率×17,400-$13,850=$294,130,預計製造費用分攤率=$17.7
【D】14.甲公司採用分批成本制,以直接人工成本的70%作為分攤到各批次的製造費用預計分攤率。多分攤或少分攤製造費用則在月底結轉至銷貨成本帳戶。8月份活動資料如下:
材料(全為直接材料): |
|
8月進貨 |
$30,000 |
使用於生產 |
$31,000 |
人工: |
|
8月份發生3,000直接人工小時 |
|
直接人工成本 |
$27,000 |
間接人工成本 |
$6,000 |
製造費用 |
$19,000 |
存貨: |
|
8月31日材料(全為直接材料) |
$8,000 |
8月1日在製品 |
$7,600 |
8月31日在製品* |
$15,000 |
*包括$6,000直接材料成本
記錄8月份多分攤或少分攤製造費用之結轉分錄應包括下列何者? (A)貸記銷貨成本$100 (B)貸記製造費用$6,000 (C)借記銷貨成本$6,000 (D)貸記製造費用$100。[110退役四等成會]
借:銷貨成本$100 ($19,000-$27,000×70%)
貸:製造費用$100
【A】15.甲公司以直接人工小時為基礎分攤製造費用。某年度公司之預計製造費用為$172,140,實際製造費用為$171,000;預計直接人工小時數為3,800小時,實際人工小時數為3,880小時。試問當年度多分攤製造費用的金額為何? (A)多分攤製造費用$4,764 (B)多分攤製造費用$3,600 (C)多分攤製造費用$1,156 (D)多分攤製造費用$1,140。[110高考三級成會]
預計製造費用分攤率=$172,140÷3,800=$45.3
已分攤製造費用=$45.3×3,880=$175,764
多分攤製造費用=$175,764-$171,000=$4,764
【B】16.甲公司製造產品之實際工資率為每人工小時$97,X1年度實際人工小時數為9,000小時,人工效率差異$47,000(不利),以及工資率差異$27,000(有利),標準人工小時數為何? (A)8,500小時 (B)8,530小時 (C)9,470小時 (D)9,500小時。[110普考成會]
標準工資率=$97+$27,000÷9,000=$100
標準人工小時數=90,000-47,000÷100=8,530
【B】17.甲公司以機器小時分攤製造費用,預計製造費用$8,160,000,實際製造費用$7,106,000。預計機器運轉時數為136,000小時;地震停電導致實際機器運轉時數僅110,500小時。甲公司當年度製造費用依預計製造費用分攤率分攤,下列何者正確? (A)多分攤$476,000 (B)少分攤$476,000 (C)多分攤$1,054,000 (D)少分攤$1,054,000。[110會計師成會]
已分攤製造費用=$8,160,000×110,500/136,000=$6,630,000
少分攤製造費用=$7,106,000-$6,630,000=$476,000
【C】18.甲公司聘用50位專業清潔人工,其預算間接成本總共為1,050,000元,實際間接成本則為793,800元;預計專業人工小時為500,000小時,實際人工小時則為504,000小時。若甲公司按人工小時分攤間接成本,其預計間接成本分攤率為何? (A)每小時3.6元 (B)每小時3.5714元 (C)每小時2.1元 (D)每小時1.5元。[110會計師成會]
預計間接成本分攤率=$1,050,000÷$500,000=$2.1
【A】19.瑕疵品在正常製造程序下發生且每批發生率明顯不同時,有關修補瑕疵品之會計處理,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列入批次產品成本 (B)列入當期製造費用 (C)列入當期非常損失 (D)列入當期其他損失。[111地方三等成會]
分批成本制瑕疵品的處理,可歸屬於特定訂單,由該批產品負擔整修成本,將整修成本計入在製品。製造費用分配率不包含正常瑕疵分配率。
【D】20.甲公司採用分批成本制度,其多(少)分攤製造費用均於年底依比例分配於在製品存貨、製成品存貨與銷貨成本。該公司本年度少分攤製造費用有$45,000,調整前之相關項目餘額如下:銷貨為$720,000,銷貨成本為$500,000;原料存貨為$60,000,在製品存貨為$40,000,製成品存貨為$60,000。下列何者為調整後之製成品存貨? (A)$55,500 (B)$55,909 (C)$60,491 (D)$64,500。[111地方三等成會]
少分攤金額=$45,000×$60,000/$600,000=$4,500
調整後製成品存貨=$60,000+$4,500=$64,500
【A】21.甲公司製造地毯,其製造費用係以機器小時為單一分攤基礎,甲公司X1年的地毯生產狀況與A顧客之訂單資料如下:
|
甲公司 |
A顧客訂單 |
直接材料 |
$25,000 |
$300 |
直接人工 |
$5,000 |
$100 |
製造費用 |
$20,000 |
|
機器小時 |
100,000小時 |
800小時 |
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A顧客訂單之加工成本為$500 (B)A顧客訂單的直接成本為$400 (C)A顧客訂單的製造費用為$160 (D)甲公司之製造費用分攤率為每機器小時$0.2。[111地方四等成會]
(B)直接成本=$300+$100=$400
(D)每機器小時=$20,000÷100,000=$0.2
(C)製造費用=$0.2×800=$160
(A)加工成本=$100+$160=$260
【D】22.丙公司生產機能性的運動服,其帳務處理採用分批成本制。今年十月,與批號#555訂單的相關成本資料如下:直接材料$13,700,直接人工$4,800,行政管理費用$1,400和銷售費用$5,600。該公司採用機器小時作為分攤製造費用的基礎,每小時的分攤率為$25。批號#555耗用800機器小時,共產出7,000件完好的產品。試問每件運動服的單位產品成本為何?
(A)$6.50 (B)$6.30 (C)$5.70 (D)$5.50。[111高考三級成會]
單位產品成本=($13,700+$4,800+$25×800)÷7,000=$5.5
【C】23.甲公司8月份無期初存貨。其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與製造費用資料如下:
|
在製品 |
製成品 |
銷貨成本 |
合計 |
直接材料 |
$1,700 |
$10,000 |
$26,200 |
$37,930 |
直接人工 |
2,250 |
16,000 |
42,920 |
60,170 |
已分攤製造費用 |
1,860 |
8,060 |
21,080 |
31,000 |
合計 |
$5,840 |
$34,060 |
$89,200 |
$129,100 |
8月份製造費用少分攤$2,000。該公司依在製品、製成品與銷貨成本月底已分攤製造費用帳戶餘額,處理多分攤或少分攤製造費用。8月份處理多分攤或少分攤製造費用之日記簿分錄應包括下列何者? (A)借記銷貨成本$89,200 (B)貸記銷貨成本$1,360 (C)借記銷貨成本$1,360 (D)貸記銷貨成本$89,200。[111普考成會]
|
已分攤製造費用餘額 |
少分攤製造費用 |
|
在製品 |
1,860 |
6% |
120(借方) |
製成品 |
8,060 |
26% |
520(借方) |
銷貨成本 |
21,080 |
68% |
1,360(借方) |
合計 |
31,000 |
|
2,000(加回) |
【C】24.甲公司本期開始製造產品1,000單位,完工900單位,期末在製品100單位,材料及加工成本之完工程度分別為60%及30%,則材料之約當產量為何? (A)900單位 (B)930單位 (C)960單位 (D)1,000單位。[111普考成會]
|
單位 |
材料 |
加工 |
完工轉出 |
900 |
900 |
900 |
100 |
100×60%=60 |
100×30%=30 |
|
合計 |
1,000 |
960 |
930 |
【A】25.以下關於分批成本制(job
costing system)的敘述,何者正確? (A)廣告公司所執行的每一個廣告企畫,可視為一個批次,適合採用分批成本制 (B)僅適用於製造業,不適用於服務業及零售業等其他產業 (C)適合用在成本標的為大量相同或是相似的產品時 (D)公司僅能在分批成本制及分步成本制中擇一採用。[111會計師成會]
(B)分批成本制適用行業:客製化、異質性產品。如:營造業、印刷業、傢俱業。
(C)適合用在成本標的為明顯易辨產品或勞務之個別單位或集合,稱為批次。
(D)尚有混合成本制/作業基礎成本制、及時成本制(JIT)。
【D】26.臺北會計師事務所共有24位全職員工,員工平均年薪估計為$900,000。個別客戶平均一年使用450個人工小時,所有人工成本均為直接成本,並按人工小時數分配至各工作批次;此外,此會計師事務所的所有間接成本,按總人工小時數進行分攤,20X1年間接成本預計為$8,100,000且預計有80個客戶,若20X1年4月為甲公司所提供之審計服務共計使用510個人工小時,且無其他直接成本,該事務所執行甲公司審計工作之成本是多少?
(A)$371,250 (B)$384,750 (C)$407,250 (D)$420,750。[111會計師成會]
每單位直接人工小時成本=$900,000×24÷(450×80)=$600
每單位間接人工小時成本=$8,100,000÷(450×80)=$225
審計服務成本=($600+$225)×510=$420,750
【D】27.有關分批成本制的處理,下列何者正確? (A)異常損壞不是存貨成本,而應於發現當期視為製造費用 (B)正常損壞若是由特定批次所引發,則損壞品的處分價值不應自該批次成本扣除 (C)當殘料的金額很小,則殘料出售所得的現金,應貸記為製造費用統制 (D)當正常重製(rework)不歸屬到特定批次時,重製成本會被歸屬為製造費用,分配到所有的批次產品。[111鐵路三級成會]
(A)視為銷貨成本。(B)應自該批次成本扣除。(C)貸記殘料收入。
【B】28.甲公司採分批成本制,去年將多分攤或少分攤的製造費用依比率攤到在製品、製成品與銷貨成本帳戶貸方之金額分別為$1,000、$1,500與$2,500。該公司去年發生費用如下:
間接材料 |
$10,000 |
間接人工 |
20,000 |
其他製造費用 |
100,000 |
銷售與管理費用 |
50,000 |
總間接成本 |
$180,000 |
下列何者為該公司去年度已分攤製造費用? (A)$125,000
(B)$135,000 (C)$175,000 (D)$185,000。[112地方三等成會]
借:已分攤製造費用$135,000
貸:製造費用 $130,000 ($10,000+$20,000+$100,000)
在製品 1,000
製成品 1,500
銷貨成本 2,500
【D】29.甲公司生產505批號產品5,000單位,其單位成本如下:直接材料$21,直接人工$10,製造費用$9。生產完成後,發現有100單位為正常損壞品(該批次客戶採用較嚴格品管標準所致),其並無任何銷售價值,下列何者為正確之會計處理? (A)借︰在製品4,000 (B)借︰製造費用4,000 (C)借︰正常損失4,000 (D)無須作分錄。[112地方三等成會]
∵「並無任何銷售價值」 ∴無須作分錄
【D】30.甲公司有A、B兩個部門,採部門別製造費用分攤率,且製造費用係依直接人工成本基礎分攤。相關資訊如下:
A部門:預計直接人工成本$200,000,預計製造費用$600,000。
B部門:預計直接人工成本$40,000,預計製造費用$80,000。
訂單#475發生之實際直接成本為:直接原料$25,000,直接人工成本$20,000(A部門$8,000及B部門$12,000)。下列何者為訂單#475之製成品成本? (A)$30,000 (B)$50,000 (C)$75,000 (D)$93,000。[112地方三等成會]
A部門製造費用分攤率=600,000÷200,000=3
B部門製造費用分攤率=80,000÷40,000=2
製成品成本=$25,000+($8,000+$12,000)+($8,000×3+$12,000×2)=$93,000
【D】31.甲公司採用分批成本制度記錄各批次產品成本,生產批號#101工作單為一般訂單,於本期開工生產1,200單位,共投入直接原料$4,800,耗用人工1,200小時,每小時工資$5,製造費用分攤率為每人工小時$3(內含正常損壞分配$0.5)。生產結果有60單位發生各批次共同原因之正常損壞,損壞品每單位殘值$2。下列何者為批號#101工作單完好製成品之總成本? (A)$12,990 (B)$13,110 (C)$13,560 (D)$13,680。[112退役三等成會]
總成本=$4,800+($5×$3)×1,200=$14,400
損壞品=$14,400÷1,200×60=$720
完好製成品總成本=$14,400-$720=$13,680
【A】32.甲公司採用分批成本制,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分批成本制之已分攤製造費用於結帳前計入分批成本單 (B)某批次生產,共領用直接原料$100,000及間接原料$5,000時,借:在製品$150,000,貸:直接原料$150,000 (C)按直接人工成本的120%分攤製造費用,某批號訂單之實際製造費用為$220,000,已耗用直接人工成本為$160,000,該批號訂單製造費用之分攤為多分攤$28,000 (D)某批次發生正常損壞15單位,該批損壞品之單位成本為$1,000(每單位還有$100之淨處分價值),若將正常損壞成本歸由全部產品負擔時,借:材料統制$1,500,貸:在製品統制$1,500。[112退役三等成會]
(B)領用直接材料,借:在製品$100,000。領用間接原料,借:製造費用$5,000。
(C)已分攤製造費用=$160,000×$120%=$192,000,少分攤=$220,000-$192,000=$28,000
(D)借:損壞品$1,500,製造費用$13,500,貸:在製品$15,000
【D】33-1.甲公司是眼鏡的生產廠商,廠長發現批次#101工單資訊如下:開始生產32單位,在最後檢驗點時發現7單位損壞品,其中1單位是鏡片刮傷,其餘25單位為完好品,廠長認為因為技術未成熟,所以這些可視為正常損壞。在檢驗點前,每單位的成本為$1,450,損壞品的處分價格只有$250,下列何者為正常損壞率? (A)18.75% (B)21.88% (C)24.00% (D)28.00%。
決定正常損壞率時,宜以<通過檢驗點之完好產出單位數,不論是否已100%完工>為計算基礎最佳。
正常損壞率=7÷25=28%
【D】33-2.承上題,若該正常損壞視為批次#101所引發,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該批次損壞品分錄為借記:在製品統制(批次#101)$1,750;貸記:材料統制$1,750 (B)該批次損壞品分錄為借記:材料統制$1,750,借記:製造費用統制$8,400;貸記:在製品統制(批次#101)$10,150 (C)完好品成本$36,250 (D)完好品成本$44,650。[112退役四等成會]
完好品成本=$1,450×32-$250×7=$44,650
【A】34.有關分批成本制之非常損壞成本處理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列為當期損失 (B)列為當期完好產品之成本 (C)列為該特定批次產品之成本 (D)列為所有批次產品之成本。[112高考三級成會]
非常損壞成本,扣除殘值後,列為當期損失。
【C】35.丙公司採用分批成本制,該公司於六月發生$17,000的損壞品,並由管理當局認定為非常損壞,且追蹤其發生的原因是來自批次#888的訂單,該訂單於三個月後以$459,000售出。
|
單位生產成本 |
營業淨利 |
① |
增加 |
沒有影響 |
② |
增加 |
減少 |
③ |
沒有影響 |
減少 |
④ |
沒有影響 |
資料不足無法判斷 |
有關該損壞對丙公司在批次#888訂單的單位生產成本和公司整體營業淨利的影響,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① (B)② (C)③ (D)④。[112高考三級成會]
非常損壞成本,扣除殘值後,列為當期損失。
單位生產成本沒有影響,營業淨利減少。
【B】36.甲公司生產酒精自動感應噴霧機,其四個作業製造流程相關資料如下:
作業 |
成本動因 |
預計分攤率 |
整備 |
生產批次 |
每批次$120 |
機器製作 |
機器小時 |
每個機器小時$40 |
組裝 |
零件數量 |
每個零件$15 |
檢驗 |
檢驗次數 |
每次$250 |
甲公司目前已完工5,000單位,每單位產品需要2單位的零件,分100批次生產,每批生產數量皆相同,每批次檢驗一次,全部批次共使用800個機器小時。每單位產品的直接材料成本為$125,直接人工成本為$84,下列何者為每批次之產品成本? (A)$11,890 (B)$12,640 (C)$22,340 (D)$25,280。[112高考三級成會]
每批次生產=5,000÷100=50單位
每批次使用=800÷100=8個機器小時
每批次產品成本=$120+$40×8+$15×2×50+$250+$125×50+$84×50=$12,640
【D】37.工廠設備折舊屬於下列何者? (A)固定資產 (B)銷售費用 (C)管理費用 (D)製造費用。[112普考成會]
工廠設備折舊屬於固定製造費用
【C】38.甲公司採用分批成本制處理相關交易。本年度相關資料如下:
批次編號 |
批次起始日 |
批次完工日 |
7月1日的在製品餘額 |
7月當月投入的生產成本 |
#001 |
6月1日 |
7月15日 |
$32,840 |
$43,600 |
#002 |
6月3日 |
8月25日 |
$18,100 |
$177,200 |
#003 |
7月2日 |
7月30日 |
|
$145,000 |
#004 |
7月6日 |
7月31日 |
|
$82,800 |
#005 |
7月5日 |
8月19日 |
|
$126,400 |
下列何者為該公司7月31日在製品的餘額? (A)$466,700 (B)$448,600 (C)$321,700 (D)$303,600。[112普考成會]
7/1在製品餘額=$32,840+$18,100=$50,940
7/31在製品餘額=$18,100+$177,200+$126,400=$321,700
【B】39.A公司採用分批成本制,以總成本加價30%作為產品訂價。批次NO.1直接原料$750,000,直接人工$640,000,製造費用以直接人工成本180%分攤。該批次銷售時,會計分錄之借方科目與金額,下列何者正確? (A)製成品存貨,$2,542,000
(B)銷貨成本,$2,542,000
(C)銷貨收入,$3,304,600
(D)銷貨成本,$3,304,600。[112會計師成會]
借:應收帳款$3,304,600
($2,542,000×130%)
貸:銷貨收入$3,304,600
借:銷貨成本$2,542,000
($750,000+$640,000+$640,000×180%)
貸:製成品存貨$2,542,000
【D】40.A公司X1年成立,產銷客製化手環並採用分批成本系統,已分攤製造費用為直接人工成本的150%。X1年產製四批次訂單編號為X101、X102、X103及X104,期末針對訂單編號X102的多分攤或少分攤之製造費用調整分錄如下:
借:銷貨成本2,106
貸:製造費用2,106
調整後訂單X102總製造成本為$89,856,該訂單本期用料$70,200。訂單X102之已分攤製造費用為何?
(A)$8,705 (B)$7,020 (C)$13,057 (D)$10,530。[112會計師成會]
直接人工成本為X,已分攤製造費用為1.5X
$70,200+X+1.5X+$2,106=$89,856
直接人工成本=$7,020,已分攤製造費用=$7,020×1.5=$10,530
【B】41.A公司下列3項未調整前之期末帳戶餘額:
在製品 |
7,500 |
製成品 |
30,000 |
銷貨成本 |
300,000 |
如果A公司期末多分攤$12,000的製造費用,並且A公司採用期末餘額的比例來調整多或少分攤製造費用的影響,那麼調整後的銷貨成本期末餘額為何? (A)$288,000
(B)$289,333 (C)$290,400 (D)$310,667。[112會計師成會]
銷貨成本多分攤=$12,000×$300,000/($7,500+$30,000+$300,000)=$10,667
調整後銷貨成本=$300,000-$10,667=$289,333
【A】42.A公司製造精密設備,製造費用預計分攤率為每直接人工小時$540。下列為X1年2月份之數據:
直接材料 |
$5,100,000 |
直接人工(6,900小時,$300/小時) |
$2,070,000 |
間接人工 |
$765,000 |
廠房租金 |
$1,530,000 |
廠房機械設備折舊 |
$1,102,250 |
銷售佣金 |
$990,000 |
行政費用 |
$840,000 |
X1年2月份多分攤或少分攤的製造費用為何? (A)多分攤$328,750 (B)多分攤$511,250 (C)少分攤$328,750 (D)少分攤$511,250。[112會計師成會]
已分攤製造費用=$540×6,900=$3,726,000
實際製造費用=$765,000+$1,530,000+$1,102,250=$3,397,250
多分攤製造費用=$3,726,000-$3,397,250=$328,750
【D】43.A公司有甲、乙兩個生產部門,此二部門X1年的製造成本預算為:
|
甲生產部門 |
乙生產部門 |
直接原料 |
$725,000 |
$150,000 |
直接人工 |
$240,000 |
$918,000 |
製造費用 |
$480,000 |
$400,000 |
A公司生產批號605產品時,實際發生成本有直接原料$30,000,甲生產部門直接人工成本$8,000及乙生產部門直接人工成本$16,000。A公司依據年初決定之部門費率,按直接人工成本將製造費用分攤至各生產批次。甲生產部門的製造費用分攤率是多少? (A)50.00% (B)75.99% (C)131.59% (D)200.00%。[113會計師成會]
製造費用分攤率=製造費用÷成本動因=$480,000÷$240,000=200%
【綜合題】
【地方四等成會110-1】宜家裝潢公司採用分批成本制及正常成本法,製造費用依據直接人工成本的120%分攤,若有多分攤或少分攤之製造費用則於月底結入銷貨成本。該公司2021年10月底,僅有批次W15尚未完工,其成本資料為:直接原料$100,000,直接人工$250,000,已分攤製造費用$300,000。該公司於11月承接業務計有W16、W17、W18、W19四批,11月發生之實際成本為:直接原料$750,000,直接人工$900,000,製造費用$1,037,000。11月底僅有批次W19尚未完工,該批次已投入直接原料$120,000,直接人工$200,000。
試作(請詳列計算過程,否則不予計分):
(一)何謂正常成本法?有何優點?
意義: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按實際金額累計成本,製造費用按預計金額累計成本。
優點:製造費用為間接成本,實際製造費用不易在完工時立即得知,製造費用先按預計金額算出成本,以利相關決策執行,解決時效性問題。
(二)請編製2021年11月製成品成本表。
宜家公司 製成品成本表 2021年11月 |
|
|
直接原料 |
$750,000 |
|
直接人工 |
900,000 |
|
製造費用 |
1,080,000 |
$900,000×120%=$1,080,000 |
總製造成本 |
$2,730,000 |
|
加:在製品存貨-11月1日 |
650,000 |
$100,000+$250,000+$300,000=$650,000 |
減:在製品存貨-11月30日 |
(560,000) |
$120,000+$200,000+$200,000×120%=$560,000 |
製成品成本 |
$2,820,000 |
|
(三)請計算2021年11月多分攤或少分攤製造費用,可能原因為何?
多分攤製造費用=$1,080,000-$1,037,000=$43,000
可能原因:1.製造費用分攤率設定太高,2.實際成本下降。
【地方三等成會111-1】甲公司採用分批成本制,X5年4月共生產三批訂單,相關成本資料如下:
|
批號A |
批號B |
批號C |
期初在製品 |
$35,000 |
$20,000 |
$- |
4月份投入成本: |
|
|
|
直接原料 |
$95,000 |
$100,000 |
$50,000 |
直接人工(每小時工資率$70) |
175,000 |
126,000 |
45,500 |
製造費用 |
? |
? |
? |
甲公司的製造費用係以直接人工小時為分攤基礎,分攤率為$100。甲公司X5年4月份製造費用實際發生金額$500,000。甲公司訂單批號A及B之產品於4月份完工並轉入製成品倉庫,而訂單批號C直到4月底仍尚未完工。
試計算:(一)甲公司X5年4月底在製品成本。
|
批號A |
批號B |
批號C |
期初在製品 |
$35,000 |
$20,000 |
$- |
4月份投入成本: |
|
|
|
直接原料 |
95,000 |
100,000 |
50,000 |
直接人工(每小時工資率$70) |
175,000 |
126,000 |
45,500 |
已分攤製造費用(每小時$100) |
250,000 |
180,000 |
65,000 |
|
$555,000 |
$426,000 |
$160,500 |
$100×($175,000/$70)=$250,000
$100×($126,000/$70)=$180,000
$100×($45,500/$70)=$65,000
(二)完工產品(製成品)成本。
完工產品(製成品)成本=$555,000+$426,000=$981,000
(三)X5年4月份之多(少)分攤製造費用。
已分攤製造費用=$250,000+$180,000+$65,000=$495,000
少分攤製造費用=$500,000-$495,000=$5,000
【會計師成會111-1】甲公司採分批成本制度,預計X1年將發生直接原料成本$8,600,000、直接人工成本$3,600,000,製造費用預計有機器加工成本$1,800,000及填裝殺菌成本$5,400,000共$7,200,000。機器加工成本按機器小時數分攤,X1年預計將使用產能為50,000機器小時,填裝殺菌成本按直接人工成本分攤。X1年8月期間,甲公司生產兩批訂單,相關成本資料如下:
|
批號801 |
批號802 |
直接原料 |
$40,000 |
$56,000 |
直接人工 |
$45,000 |
$70,000 |
其他資料如下:
⑴訂單批號801使用200機器小時,批號802使用500機器小時。
⑵X1年8月實際發生之機器加工成本為$28,000,填裝殺菌成本為$171,770。
⑶批號801及批號802之產品均於X1年8月完工轉入製成品倉庫。
試作:(單位成本若不能整除,請一律四捨五入至小數點後第二位)
(一)計算各批號產品8月份應分攤之機器加工成本、填裝殺菌成本及總成本。
分攤率 |
機器加工成本:$1,800,000÷50,000=$36 填裝殺菌成本:$5,400,000÷$3,600,000=1.5 |
分攤機器 加工成本 |
批號801:$36×200=$7,200 批號802:$36×500=$18,000 |
分攤填裝 殺菌成本 |
批號801:$45,000×1.5=$67,500 批號802:$70,000×1.5=$105,000 |
總成本 |
批號801:$40,000+$45,000+$7,200+$67,500=$159,700 批號802:$56,000+$70,000+$18,000+$105,000=$249,000 |
(二)計算X1年8月份之多(少)分攤之機器加工成本及填裝殺菌成本。
機器加工成本=$7,200+$18,000=$25,200
裝填殺菌成本=$67,500+$105,000=$172,500
|
已分攤成本 |
實際成本 |
多(少)分攤 |
機器加工成本 |
$25,200 |
$28,000 |
$(2,800) |
裝填殺菌成本 |
172,500 |
171,770 |
730 |
合計 |
$197,700 |
$199,770 |
$(2,070) |
(三)若批號801共計生產2,000單位產品,其中非常損壞品共計40單位,均係於完工檢驗時發現,且無任何出售價值。計算批號801之完好產品單位成本,並作損壞品之分錄。
批號801完好產品單位成本=$159,700÷2,000=$79.85
借:損壞品損失 $3,194
($79.85×40)
貸:在製品-批號801
$3,194
(四)若批號802共計生產3,000單位產品,其中損壞品共計30單位,為該批產品特有原因造成的正常損壞,均係於完工檢驗時發現,且無任何出售價值。計算批號802之完好產品單位成本,並作損壞品之分錄。
特有原因造成的正常損壞,應由批號802吸收。
原單位成本=$249,000÷3,000=$83
借:在製品-批號802 $2,490
($83×30)
貸:在製品-批號802 $2,490
批號802完好產品單位成本=[$83×(3,000-30)+$2,490]÷(3,000-30)=$83.84
留言
張貼留言